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重点)
2.初步掌握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殊表达效果。(重点)
3.学习体会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难点)
教学流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我们看到同学们的作文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同腔”。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走动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大众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交流阅读感受。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相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要有一定的顺序
二、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特征
三、巧用修饰
名段欣赏: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和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小试身手:给下列描写神态的句子配对。
紧张时 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愤怒时 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哭泣时 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
说不出来。
高兴时 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 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伤心时 亮晶晶的泪珠在他的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
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
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初试牛刀:
阅读材料1,找出材料1中描写人神态的文字,并分析它的作用。
材料1: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
小结:
1、要注意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动作:
1、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生成:
外貌描写:
要有一定的顺序二、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特征三、巧用修饰
神态描写:
1、要注意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动作描写:
1、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2、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3、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作业布置:
描写人物在某种情境中的神态。(二选一)
课堂上,某位同学意识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时……
2、某某在他人的捉弄下,喝了一种极辣(或极酸)的调味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