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9 0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最终能战胜最大地困难。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故事。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七年级语文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1、故事告诉给我们的人生意义
2、思考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意义
3、感受叙述语言中的情感因素
4、训练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目标
第一次“先学后教”:品析“我”
自学指导(6分钟)
1、面对爬悬崖这件事,“我”是怎样的心理?
2、找出能表现出“我”心理状态的句子。一起分析当时的心理状态
3、如何理解第6段中的“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1、面对爬悬崖这件事,“我”是怎样的心理?
我犹豫了。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2、找出能表现出“我”心理状态的句子。一起分析当时的心理状态
非常矛盾
恐惧
极度恐惧
陷入绝望
激动和自豪
3、如何理解第6段中的“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严禁”是来自妈妈的警告,“不可能”是“我”认为自己不应该也不可能爬上眼前的悬崖。其实是表现了“我”的孱弱与自卑。
第二次“先学后教”:品析“我”的朋友们
自学指导(5分钟)
1、杰里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2、如果你是五个男孩之一,你会怎样做?
1、杰里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如果我是杰里,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里帮“我”,而杰里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里看起来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杰里可能低估了“我”的怯弱。他以为这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天黑时,见“我”没回来,告诉了“我”的父亲,寻求大人的帮助,把“我”从危险边缘救了回来。虽然他有些地方做的不对,但他还是“我”真正的朋友。
2、如果你是五个男孩之一,你会怎样做?
我会鼓励他,不嘲笑他,如果自己帮不了他,我会尽快寻找大人来帮忙。
友善,
在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刻,更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处于困境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
第三次“先学后教”:品析“我”的父亲
自学指导(8分钟)
1、爸爸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
2、“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3、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1、爸爸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
第一步: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要吃晚饭了”。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
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指导“我”怎么做,并鼓励“我”勇敢地走下悬崖。
总结:安慰——指导——鼓励。
趴在岩石上不敢下→第一小步“我”能做到→再一次 “我”做到了→一次一步,成功脱险。
启发:①面对人生的困难和危险,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逐一击破,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收获成功。
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不懈,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2、“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3、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教子有方。他没有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儿子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来。这是为锻炼儿子的勇气和毅力。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这位父亲是一位对孩子负责、真正爱孩子的好父亲。
第四次“先学后教”:理解文章主旨
自学指导(10分钟)
1、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 一样吗
2、文章最后一段在文章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的情形吗?
3、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是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的?
1、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 一样吗
脱险时的“一小步”指的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我”走出的一小步;
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是比喻义,指人生中的近期目标、小目标。
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已不在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的经历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一步步走,甚至解决所有困难。
从结构上讲,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哲理凸显在读者眼前,而且还与题目照应。
2、文章最后一段在文章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的情形吗?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
3、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是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的?
小结
一步走不完长征路
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
一步登不上高山顶
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
在人生的路上
请珍惜你的每一步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对自己说:
当你身处低谷时,你会对自己说:
当你坚持不下去时,你会对自己说:
再走一步!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走一步,
课后作业
生活中,常常有人遇事因胆怯而畏缩不前,就像文中的“我”那样。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你动笔写一写。
脱险时的“一小步”指的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我”走出的一小步;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是比喻义,指人生中的近期目标、小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最后一段——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悬崖峭壁上所学到的经验,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说,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自己要到的地方为止。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多么遥远。
思考:
作者的经验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来。仅仅针对爬山而言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中获得的启示?
作者的经验不仅仅是针对爬山而言的,这句话实际是在告诉读者,我们在遇到困难面对困难的时候要一步一步的去克服困难,一个大的困难会在一步步小的困难之后得到解决。
知识回顾
利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我们来回顾下本篇文章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费城的一个悬崖上。
“我”,内德、杰里等五个男孩子、父亲。
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父亲指点,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