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8 09: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天朝——子民
民国——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从这三组词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出什么变化?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初建共和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两种共和制度的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与恢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全面深化
本课纲要

南京临时政府初建共和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初创共和
历史画面一: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合影。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五色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改用阳历,公元纪年
哪一项是最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的,为什么?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
历史画面二:孙中山辞去临时总统职位和孙中山致力于铁路修建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孙中山致力于铁路修建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材料1:1912年9月孙中山在铁路学校视察后,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国民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平等自由的中国;一路学习世界科学技术,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座诸君不都投身于锋镝之间。”
——张化本《茅以升与中国桥梁梦》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重视中国社会的什么建设?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材料2:宋教仁在改组完同盟会的鄂支部欢迎会上说:“以前,我们是革命党;现在,我们是革命的政党。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
——《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
宋教仁遇刺照
历史画面三:
请根据材料,说明宋教仁在改组同盟会之后对于政党政治的认识?
图片又说明了什么?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材料3:
1912年3月由孙中山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和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性质。肯定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为国家政权体制,规定总统颁布命令需要由国务员(即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副署才生效。
1913年10月《中华民国宪法案》,政体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没有满足袁世凯对总统权力的欲望。于是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国会。1914年4月炮制出来《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家政体由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负责制。
1923年10月10日,直系军阀曹锟为了摆脱贿选总统后的困境,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
请比较民国时期的三部宪法的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1915年袁世凯称帝
历史画面四: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护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两种共和制度的实践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与“宪政”
宋教仁遇刺照
历史画面五
校长、委员长
总裁、总统
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与“宪政”
材料4:对于蒋介石的称呼例如校长、委员长、总裁、总统等等,这些称呼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建设时期。在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校长,因此有人称之为“校长”。1932年到1945年之间,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军委会委员长一职统率全国海陆空军,总管军令、军政等事项,实际上就是国家最高统帅,妇孺皆知的“蒋委员长”就此诞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是修改党章,增设了《总裁》一章,由此“总裁”的称呼开来。在抗战胜利后,总裁却被保留下来,并长期由蒋介石担任。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的招牌。建立总统府,蒋介石被选举为总统。
根据所学和材料,在“训政”和“宪政”时期,蒋介石的“委员长”、“总统”称呼说明了什么实质?
根据地人民进行普选投票
历史画面六:
根据地普选投票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形势图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时期 制度建设 地区 意义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苏维埃政权
农村革命根据地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开辟人民政权的重要实践,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
边区政府、参议会,
三三制原则
抗日根据地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行政区
解放区
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定基础。
请分析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的原因?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历史画面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一、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
二、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
三、四面红旗表示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
四、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的含义,分析其所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新中国的性质。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根本政治制度 重要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
民族制度
基层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众自治制度
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与恢复
遭到破坏:
1957年以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思想影响,“文革”十年。
恢复完善:
“文化大革命”后,1982年宪法颁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5: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协商理念及其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州以及武汉的国民政府中,就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党际之间的政治协商机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国民政府中再次以合作党的身份参与以全民抗战为主旨的政治协商,另一方面又以领导党的身份主持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协商。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举行,成为20年代以来中国协商性政治发展的显著成果。1948年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延续下来的协商性政治理念以及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倡议,成为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催化剂。
——《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一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政治协商制度历史原因有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制度的全面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制度的全面深化
材料6:
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同比增长7.5%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在出口方面我国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主要是防疫物资、笔记本电脑、家电等宅经济推动出口增长。
——《新闻联播》
2020年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认为疫情带来的衰退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伤害,全球经济复苏漫长且易受挫折,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4.3%,欧元区经济将萎缩8.3%,日本经济将萎缩5.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将于今年增长1.9%,是全球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有望在2021年持续增长,增幅有望达8.2%。
——《新闻联播》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初建共和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制度的波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两种共和制度的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与恢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全面深化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