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科举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
【
学习目标
从历史解释角度了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运用史料分析晚清、民国和新中国面临的人才困境。
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员选
拔和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础知识。
通过中西选官制度的对比,从家国情怀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
【
壹
人才梦的困境
贰
人才梦的实践
叁
人才梦的启迪
材料一:
“乙酉(1885年)府君三十三岁,府君自由欧东归后,见吾国人事事竺旧,鄙夷新知,于学则徒尚词章,不求真理。每向知交痛陈其害。自思职卑言轻,且不由科举出身。”
“欲博一第入都, 以与当轴周旋。 既已入彀中, 或者其言较易动听, 风气渐可转移, 因于是秋赴闽乡试, 榜发报罢”。 自此后, 严复先后于 1888、1889 两年参加顺天府乡试, 1893 年参加福建乡试,均以落第告终。
---王栻《严复集》
一、人才梦的困境
自主思考:晚晴面临的人才困境是什么?
一、人才梦的困境
材料二:
(晚清)当时官场的现实是仕途拥塞,官吏队伍混乱。不同制度选拔出的官吏同在,不同政治理念、立场的官吏共存。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正、异途矛盾,满、汉矛盾无从解决,现在又上了新矛盾。不同制度选拔出的官员难以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相互协作,行政运作必须的权成和秩序发生动摇。……选官制度的变革使清末吏治更加腐败。清代和历代王朝一样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为了王朝的和益,却一直在谋求以科举制度这一看上去公平、公正、公开并严格有序的制度来控制选官腐败。满清乡试、会试、殿试的考官皆应时钦命选派,并有严格的资格和程序要求。这一套繁复严密的规章不是废科举之后的学堂选官、奖励游学种种举措在短期内能够重建的。而腐败在制度缺失或制度不合理时,必然大量滋生。
——岑红《论清末选官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时局的影响》
自主思考:民国初期面临着怎样的人才困境?
材料三:
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道理很明显,只是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确定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还不够,还需要有人干。谁来干 反正靠我们坐在办公室画圈圈不行,没有希望。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国家干部”这个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陈日单一,阻碍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江汇编》(1987年)
一、人才梦的困境
自主思考:当代中国干部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一、人才梦的困境
一看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四千年来未有之变,中国的传统选官制度走向衰落,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考试科目显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科举弊端积重难返。
再看民国政府建立之初,中国又面临着科举废除之后产生的严重的人事行政危机,官吏队伍混乱,行政运作效率低下,而腐败也在制度缺失或制度不合理时,大量滋生。
三看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当时的干部管理制度缺陷暴露得更加充分了。
无人才
需人才
1898年
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
1905年
废除科举制度
1901年
官制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瓦解传统六部建制
1904年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破旧
立新
晚清时期:破旧立新
二、人才梦的实践
科举之废
二、人才梦的实践
史料阅读
科举夙为外人诟(gòu)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jí)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依据材料,概括废除科举的理由是什么。
①树立清政府的新形象,赢得列强信任。
②兴办学堂可以吸引中国留学生回国发展
③储备人才,启发民智、普及教育,利国利民。
二、人才梦的实践
选官之变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奏定学堂章程》中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
思考:学堂选官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采用考试;将学堂教育和官员任用结合;增加了近代科技的教育内容,同时经学占据首位,所培养的人才立足做官,封建旧教育根深蒂固。
二、人才梦的实践
选官之变
梅贻琦
詹天佑
胡适
唐绍仪
民国时期:建章立制
二、人才梦的实践
时期 阶段 文官制度的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奠定基础
北洋政府时期 正式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继承发展
阅读课本,整体把握,自主学习填表
中国古代
行政权
考试权
监察权
西方三权分立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五权分立
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及考试
文官考试思想
期望能根据这种办法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人才,使优秀人士掌管国家,美国等国家只是将考选制度应用于下级的官吏,且考试之权仍然在行政部之下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方得妥当.....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
——《孙中山全集》
二、人才梦的实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概括出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异同。
VS
二、人才梦的实践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二、人才梦的实践
干部
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干部”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革命团体中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干部” 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历史纵横
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除行政机关外,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均纳入公务员队伍。他们依法履行公职,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日益完善
干部制度
二、人才梦的实践
萌芽于民主革命时期(党管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战争时期的统一管理的方法又建立分类管理干部的制度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人才梦的实践
中国干部制度改革大事记(部分)
1995年,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2000年,中央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2002年,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2005年,中央通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2019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
思考:干部制度改革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干部制度
二、人才梦的实践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公
务
员
制
度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2005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务员法》
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二、人才梦的实践
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
第二十一条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
阅读材料:分析两版的变化?
思路引领:一是找出变化,二是分析变化的原因。
变化:改非领导职务为职级,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重新设置了职级序列。
原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些规定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修订完善。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统一领导、党管干部等要求要进一步体现到具体规定中。
二、人才梦的实践
公务员制度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国特色的法制化的国家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的确立,这对于贯彻与实现党的基本路线,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
2、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3、对国家机关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建设起了促进作用。
——《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
思考: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三、人才梦的启迪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公务制度的指导原则。公务员必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西方公务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要求公务员不得以公务员身份参加党派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各项具体管理制度是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来制定的……西方公务员制度则强调公务员管理是独立于党派之外的管理系统,不受政党干预,政党不得直接管理公务员。
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任用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工作的一贯原则……西方公务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只强调所谓“专才”或“通才”。
我国公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不贪污受贿、不谋私利,并接受群众监督……西方公务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时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我国不搞多党制和所谓政治中立,要求所有公务员在政治上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因此,我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别。而西方公务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度政务官“政治化”,事务官“职业化”。
---舒放 王克良《公务员制度教程》
合作探究:根据史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
三、人才梦的启迪
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各级政府官员的任免完全是所谓民主集中制,实则领导任命制,其效率之高、弊端之丛生优劣部分不需多说。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性现代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于1994 年6 月7日颁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标志着考试录用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政府公职人员的选拔再也不能遵循旧的方式,任人唯亲、以权谋私形成无能贪婪的既得利益群体,特别是现在这样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极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公务员制度自然是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迫切之处。
但是没有一种制度一定会是完美无缺的,目前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是通过多年的实际实施、逐步修改、不断完善才形成目前比较完备的一套考试体系。现在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这一原则下,进一步改进公务员考试制度,以更加科学的选拔制度让优秀的报考者进入公务员队伍,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看法
各抒己见
【
【
时空坐标
1905
1898
改革科举
废除科举
学堂选官
留学毕业生选官
文官考试制度确立
1913
1933
1993
2005
公务员制度确立
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1898年,光绪帝下诏创立京师大学堂,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从中可以看出( )
A.传统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办学以培养西学人才为主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D
2.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 )
A.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B.表明北洋时期官僚机构膨胀
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 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
C
巩固练习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很大成效, 如废止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说明我国( )
A.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民主化
B.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官制改革深受西方和传统影响
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清末有奏折称:“自新政改官制添设各部,而该堂官误会破格用人之义,流品之杂,名器之滥,亘古未有……乃市侩胥吏,弹冠相庆,皮毛新学,一岁三迁。”材料反映出官制改革( )
A.改变了传统选官标准 B.加速了政体改革步伐
C.效果与初衷不尽一致 D.加剧了官僚队伍腐败
C
A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