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国家使命
家的责任
国家速度
——火神山
家庭速度
——不容缓
心里想着国
嘴上记着家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措施;
3、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一、户籍:国聚千万家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一、户籍:国聚千万家
牛耕图
东汉 汉画像石
皇帝宝座
清 故宫太和殿
一、户籍:国聚千万家
朝代 主要措施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自主梳理:课文第一目内容
一、户籍:国聚千万家
朝代 主要措施
战国 户籍相伍
秦朝 分类登记
西汉 官员负责
东汉 豪强争民
魏晋南北朝 “土断”白籍
隋朝 大索貌阅
唐朝 三年一造
宋朝 主客分籍
元朝 按职定籍
明朝 户帖“黄册”
清朝 户籍松停
试一试:划分以下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阶段。
户
籍
相
伍
分
类
登
记
官
员
负
责
豪
强
争
民
土
断
白
籍
大
索
貌
阅
三
年
一
造
主
客
分
籍
按
职
定
籍
户
帖
黄
册
户
籍
松
停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西晋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材料
到了宋代,封建王朝完全承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同时也把佃农作为“客户”身份登入国家户籍,从而阻止了由于农民对地主的依附。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分析》2006年版321页
思考:户籍制度在宋代发生怎样的变化?
封建国家
地 主
农 民
赋税
徭役
地租
一、户籍:国聚千万家
材料
清代的编审完全放弃了'户'的统计。户的规模大小不再与服役负担的轻重有关。
——刘志伟《明清里甲赋役研究》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秦朝形势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材料
由于中华帝国地域广阔,通信和交通不发达,加上绝大多数人民目不识丁,不问政事,因此政府发布的法律与命令,要让百姓知道都极为困难,更不用说实施了。
——— 萧公权 《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2016版第135页
思考: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目的是什么?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秦汉 唐 明清
组织
监督
时 期
方 式
自主梳理:课文第二目内容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秦汉 唐
明清
组织 乡里 里村
里甲
监督 什伍 邻保
保甲
时 期
方 式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行政系统 乡 (有秩、三老、游徼、乡佐) 里 (里正、里父老、里佐、里治中) 治安系统 乡游徼 亭 社宰
教化系统 社 里社(书社) 社宰
民政系统 乡 里单 (祭酒、三老、长史、卿、尉、平政、谷史、司平、监、集、从) 材料
—— 据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牍整理》
设置复杂
控制严密
思考:乡里机构设置有什么特点?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东汉 汉画像石
庄园盛况
西晋
坞堡 陶模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的历史表明一旦中央控制能力减弱,关系救护加强,自耕农经济就会被被瓦解。魏晋南北朝就是突出的例子
—— 金观涛 刘青峰《兴盛与危机》2011年1月版155页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村社
乡绅
自治
保甲
材料一 保甲制一是重兵事治安,二是国家对基层直接渗透。基层领袖成为了州县长官任意驱使的差役。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2004年8月博士论文36页
材料二 唐中后期,随着乡和村社人口扩张,自然居民点“村”的功能在扩张和强化,管理者直接面对乡村。
——张国刚《唐代乡村基层组织及其演变》
材料四 明中叶前后,福建的里甲户籍,往往成为家族组织的代名词,甚至“每一甲为一姓所据”。
——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1999年版
材料三 取得功名的文人,成为介乎官和民的中间阶层。他们通常与国家实现有机协调从而把巨大的农业社会组织起来。
——金观涛《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2011年版第33页
讨论:古代中国从哪些方面如何实施基层治理的?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材料 家庭发挥了与国家同构的效应,加强了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与管理,家庭像细胞那样保存了国家信息。
—— 金观涛 刘青峰《兴盛与危机》2011年1月版155页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材料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礼运》
社会理想
民心所向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汉 隋 唐 宋 元
明清
国家
社会
古代各朝代主要救济措施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汉 隋 唐 宋 元
明清
国家 常平仓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
社会 义仓 社仓 义田 善堂
善会
古代各朝代主要救济措施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清 陕西 大荔县
丰图义仓遗址
材料
开皇五年,隋文帝命令各州以民间社为单位,劝募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以备灾荒。
开皇十五年,隋文帝又命西北诸州将“义仓”改为州县管理,劝募形式改为按户征税。
“义仓”纳入国家经济管理体系中。成为国家储备粮仓的补充。
——摘录 王子今《中国社会福利史》2013年1月版 145-146
思考:义仓管理权的演变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材料一 有清一代268年间族田431处,其中道光以后建立308处,占总数的71%多,咸丰以后建立201处,占总数的近47%,同治光绪年间达到高峰。设立义庄义田最为普遍的地区则为江苏、安徽和浙江。
—— 李文治《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
材料二 天下乱民并非生而为乱民,不养不教以致之。唯有立于宗法,从严教之,而不生盗贼邪佞
—— 冯桂芬(清)《校邠庐抗议》
思考:宗族的社会救助的特点与作用?
三、救抚:家国共此心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忧国
重家
1955年毛泽东到安徽
视察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送瘟神》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8年6月毛泽东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写下的七言律诗
111
11111111
课堂小结
官治
民治
血缘
地
缘
保甲
宗族
士绅
多元共治
乡里
参考书目:
宋昌斌 《中国户籍制度史》三秦出版社
栾成显 《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彦辉 《秦汉户籍管理研究》中华书局
费孝通 《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 《皇权与绅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秦 晖 《传统十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子今 《中国社会福利史》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