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大象》(教案)音乐一年级下册 -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象》《大象》(教案)音乐一年级下册 -人音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28 22:1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象》《大象》教学设计
年级:一年级下册
课题:第四课《长鼻子》
课型:欣赏综合课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动画视频及相关图片,聆听管弦乐《小象》和《大象》 。
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体验、创造达成音乐审美情感。
能够准确拍击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及其强弱规律,并体验音乐三要素。
本课时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次课时的内容是选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鼻子》中的《小象》和《大象》两首欣赏曲目。
新课标提出: “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鉴于以上理念,结合我校心智课堂的教学模式:“心”指的是“心理”,“智”指的是“思维”,心智课堂是通过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亲身实践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对各种音乐要素作出反应,最后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音乐感知力和经验。
本课的体验与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听中有思考,听中有创造,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三、教材分析:
1.《小象》与《大象》均为管弦乐曲。
2.《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为D大调,2/4拍,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首先出现的是小象蹒跚行进的主题,接着弦乐齐奏主题,描述了小象可爱温柔的性格,然后好像出现了象妈妈的召唤,最后木管乐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乐曲统一完整。似乎小象愉快地回到了象妈妈身边。
3.《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乐曲采用降E大调,3/8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作者以漫画式的笔调,以低音提琴和钢琴演奏,运用两种乐器的音色和表情特征,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滑稽可笑的舞姿和可爱的情态。
学生的情况分析:
一年级是学生跨入小学生活的门槛。过去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易多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通过上学期的音乐教学培养,充分利用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律动齐进教室,有节奏礼貌问好;训练学生听琴声能迅速反应(起立、坐端或安静);加强鼓励同学的掌声的节奏感,坚持整齐响亮。一年级(1)-(7)班,从整体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基本能保证常规教学,课堂行为习惯明显进步,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相对形成意识,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每个班都有个别表现非凡的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但始终存在着一小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自律。本学期依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发挥其好奇、尤其好动、模仿力强、想象力高、形体灵巧的特征,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运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歌唱、聆听、形体表演中积极愉快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高度注意力,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音乐为主线,将节奏感受、动作模仿、创新合作、情感体验与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拍节奏、律动、游戏、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用心体验感悟并表现音乐,发展其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常规教学, 而且应从教师说教式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解决的互动形式教学,形成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铭记查尔斯.里德的一句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充分表达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懂得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突出《长鼻子》主题。
(2) 了解音乐表现与事物形象动态间的直接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 采取体验、模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音乐要素以及音乐的美感。
(2) 运用探究、合作、综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3. 知识与技能:
(1) 聆听管弦乐曲《大象》、《小象》,感受、对比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节奏以及音乐情绪的变化。
(2) 认识低音提琴、钢琴和木管乐器;能用唱名模唱主题旋律乐谱。
4.教学重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用恰当的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教学模式:主动吸收、发现探究、讨论交互、合作共进、开发生成。学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这些方法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
七、教学板书设计:
八、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1.听《狮王进行曲》,师:记得是哪位作曲家带狮王和我们认识的吗?
---圣桑。
出示低音提琴图片。这是什么乐器?大家听清它的音色了吗?
听低音提琴音色。
师:今天作曲家圣桑还是用这把提琴,要给我们介绍另一位动物朋友。如果你是圣桑,你会用这件乐器表现什么样的动物?
听,这位朋友向我们缓缓走来。它的脚步可有节奏感呢!大家听完告诉我是几拍子的?
(教学设计背景:在教授人音版教材第一册《野蜂飞舞》时,我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爱看的动画片《动物狂欢节》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了解音乐要素的作用。为本课启始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巧妙有趣地引出下一环节。)
新课教学:
初听《大象》。
随音乐拍手---揭示三拍子。(节拍)
师:这段音乐在描写哪种动物?---出示课题《大象》。
师:为什么?(速度)
师:乐曲情绪是缓慢沉重还是轻快活泼的?(情绪)
你们了解大象吗?你还知道大象的哪些特点?它住在哪儿吃什么?
大象:嗯。你们都说得对!不过你们可别只看到我笨重的外表,我可是很能吃苦耐劳的!想听听吗?今天小朋友们就跟我一起去体验下我们的生活吧!
2.分段聆听。
⑴聆听主题1.---想象回答:烈日炎炎下,我在干吗?
图片:白天搬运货物;
师:你想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大象搬运时的节拍特点?
第二次聆听主题1---随音乐模仿大象体态。两人一组律动:对拍手、蹲两下。(巩固节拍)
---勤劳,善良。
第三次聆听主题1——随琴模仿大象唱歌。(视唱简谱)
(教学设计背景: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贴切感受到音乐要素中节拍、速度的重要作用,且分别用三次不同的方式熟悉了乐曲主题旋律。)
⑵聆听主题2.---想象回答:我们是一刻也不得闲,这是我空下来的时间。猜我在干吗?
图片:抽空要给小象洗澡,为人类洗车,书写画画。
学生选择红、蓝色板其中一种表示乐曲情绪。
---温柔,多才多艺,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设计背景: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比色彩,自主听辨乐曲的情绪,体现了音乐与姊妹艺术。)
⑶聆听主题3.---- 这一段旋律与前面哪一部分相似?猜猜大象又在干吗?
图片:晚上马戏团表演,跳舞。
---学生和大象同台演出,手拉手模仿笨重的圆舞曲。
---憨厚,滑稽,可爱。
(教学设计背景: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对单三部带再现的曲式结构有初步印象,并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力度在音乐中塑造大象滑稽形象的作用。)
3.完整聆听。----综合以上方式完整体验大象一天的生活。
(教学设计背景:经过初听-分段-复听的过程,让学生在各种体验、创作中探究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大象:你们既聪明又可爱!相信我家小象也喜欢和你们交朋友!
4.播放无声动画视频《霍顿与无名氏》。
师:影片里的小象是怎样的?你们觉得影片加上什么会使小象更惹人爱?你觉得哪种乐器的音色更适合小象的特点?
5.出示木管图片。
听木管、低音提琴音频。---认识木管乐器。
师:为什么?---木管演奏轻快活泼。小象活泼可爱。
(教学设计背景: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音色在音乐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6.初听《小象》。
师:这首乐曲和大象妈妈的音乐有什么相似之处?小象和大象妈妈的脚步又有什么不同?
随音乐拍击二拍子节拍。---节奏是2/4拍,速度欢快,情绪活泼。
7.分段聆听。
⑴聆听主题
师:木管在模仿小象的什么声音呢? 小象的叫声出现了几次?小象在说什么?
教师ppt示范两小节,学生手指课本小象的脚印,随音乐按节奏练习。
(教学设计背景:这个环节再次通过细节肢体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奏在音乐中塑造形象的作用。)
⑵聆听弦乐齐奏+变奏部分。
师:这一段的情绪和上一段有什么区别?(抒情)小象在干嘛?(像在撒娇)
师:小象的叫声出现了几次?你仿佛又听到了什么?
你们想用怎样的节奏来模仿象妈妈?小象可以用怎样的脚步?
---想象讨论,分组编创用脚步合奏。
(教学设计背景:通过两段主题对比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情绪变化,听出两次出现象的叫声,让学生想象是大象妈妈的召唤,引入音乐实践活动。)
⑶聆听木管再现主题部分。
师:我们和大象是好朋友了,你们开心吗?你们还想用怎样的方式来开心地为小象伴奏?
——弹舌打响指为乐曲伴奏。
(教学设计背景:这个环节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8.完整聆听《小象》。师生互动表演。
师:这段音乐即将结束我们和小象还有象妈妈的愉快的一天!同学们想和小象们合影留念吗?我来扮演象妈妈,你们在小象的叫声出现的地方摆出造型。
(三) 拓展部分:
课后延伸:介绍《冰河世纪》4让学生课后观看,要求留意影片中的配乐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设计背景:这个环节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进行多元化教育,旨在实现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小结部分:
师:世界上,非洲象和亚洲象也面临绝迹了,如果我们再不去保护他们,他们就会像1万年前的猛犸象一样灭绝了。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地球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小象》 《大象》
2/4拍 3/8拍
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