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01 20: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地看问题。
学习重点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学习难点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导学
参天大树倒下,慢慢消失;
动物死亡后的遗体,逐渐消失;
苹果慢慢腐烂,最终消失了·······
提出问题:
它们为什么消失了?
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你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吗?
课堂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预习结果和整体感知:
(1)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并由组长做好记录或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最后回答
(2)课件动画展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学生根据对动画展示的观察,再次思考刚才的三个问题,并修正自己的答案。
(4)找部分同学根据问题的分析,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腐烂、生霉的水果和面包,结合教材第67页讨论题2,积极讨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阅读和观察文中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
(明确: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二: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1)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举出所熟悉的细菌和真菌致人患病的例子,并分析某种疾病是哪种微生物危害所致。
(2)观察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内容和图片,进一步了解患病的例子。
(3)观察本地农作物患病的图片,认识农作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细菌和真菌使农业害虫致病的例子,认同以菌治虫的观点。
探究二:了解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现象。
(1)观察地衣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然后描述一下什么叫“共生”。
(2)观察豆科植物的根瘤,小组讨论根瘤的固氮过程。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
(3)列举菌类与动物共生的例子。
课内训练巩固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个体微小,没什么特别的作用
对于动植物遗体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人没什么重要作用
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完全依靠细菌和真菌
2、埋在土壤中的鱼内脏,几天后什么都不见了,这是因为( )
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了
被细菌分解成了空气,然后进入了大气中
被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吃掉了
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3、下列有关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它是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和食物来源
B、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它使自然界中的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
C、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和谐的大自然
D、不同的时期,起主要作用的是不同的生物
4、促进生物圈中碳循环的是( )
A、自养的细菌、真菌 B、异养的细菌、真菌
C、腐生的细菌、真菌 D、寄生的细菌、真菌
5、下列微生物中,能起到固氮作用的是( )
A、根瘤菌 B、枯草杆菌 C、大肠杆菌 D、双孢蘑菇
6、生物的固氮作用是把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转化成( )
A、硝酸 B、亚硝酸 C、氮 D、二氧化碳
7、下列细菌中属于寄生生活的是( )B
A、生活在枯枝烂叶上的细菌 B、生活在人体小肠内的细菌
C、生活在馒头上的细菌 D、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
8、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的细菌是( )B
A、链球菌 B、枯草杆菌 C、根瘤菌 D、真菌
9、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A、进行有氧呼吸 B、进行无氧呼吸
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0、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
A、根瘤菌和植物根部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
拓展提高
1、冬天发面蒸馒头时,要把和好的面放在温暖的地方,你知识这是为什么吗?
2、把鱼的内脏埋在土里,过了段时间,翻开泥土,发同内脏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3、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法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晴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
课后探究:
1、将此循环图填充完整,看看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2、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具体可参见下表,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为甲乙两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 甲组 乙组
1 放在无菌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2 灭菌处理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3 灭菌处理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处理后接种细菌在放在无菌条件下
讨论:
(1) 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 为什么只能滴加蒸馏水?
(3)为什么要保持树叶处于潮湿状态
(4) 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5) 哪个方案更合理?为什么?
资料阅读
细菌武器
细菌武器作为一种生物武器,是由生物(细菌)战剂及施放装置组成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人类战争史上,细菌武器的使用由来已久。最早使用细菌武器的实例,可追溯到1349年。鞑靼人围攻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法城时,由于城坚难摧,攻城部队又受到鼠疫大流行的袭击,他们便把鼠疫死者的尸体从城外抛到城内,结果使保卫卡法城的许多士兵和居民染上鼠疫,不得不弃城而逃。
1763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企图侵占加拿大,遭到土著印第安人的顽强抵抗。一个英军上尉根据他们驻北美总司令杰弗里·阿默斯特的命令,伪装友好,以天花病人用过的被子和手帕作为礼物赠送给印第安人首领,以示安抚,结果在印第安人中引起天花大流行而丧失战斗力,使英国侵略者不战而胜。
由于细菌武器如此“神威”,因而备受侵略者的“偏爱”。他们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从事细菌武器的研究。据记载,在近一个世纪中,至少有三个国家使用了细菌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派间谍携带马鼻疽菌和炭疽菌培养物潜入协约国,将病菌秘密地投放到饲料中,或用毛刷接种到马、牛和羊的鼻腔里,使协约国从中东和拉丁美洲进口的3.45万头驮运武器装备的骡子感染瘟疫,影响了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哈尔滨附近的平房镇建立了一支3 000人的细菌部队,这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专门从事细菌武器的研制,并用中国人作活体试验,仅1940~1943年就使3 000多人惨遭杀害。1940~1944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我国浙江、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和山西等省的11个县市多次使用细菌武器,结果造成宁波和常德等地鼠疫大流行。
美国研制生物武器,是从1941年开始的。1943年在马里兰狄特里克堡建立了陆军生物研究所,从事生物武器的研制。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曾多次使用生物(细菌)武器,攻击目标主要是我国东北各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以及朝鲜北部的一些主要城镇。
国际上早在1925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就订立了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协议书,其中就有在战争中“禁止使用细菌之类的生物武器”的条文。但生物武器的使用和研究并没有因此作罢。事实上,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仍在秘密进行细菌武器的研制。
尽管使用生物细菌武器会遭到世界公众舆论的谴责。尽管我们已拥有一些粉碎生物战争的经验,但对于可能出现的更高级的生物武器,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教学后记:
答 案
课内训练巩固
1、C 2、D 3、C 4、C 5、A 6、C 7、B 8、B 9、C 10、A
拓展提高
1、温暖的地方,酵母菌繁殖快。
2、土壤中大量的腐生细菌和放线菌,它们都营腐生生活。这些腐生细菌和放线菌,不断分解和吸收鱼的内脏中的有机物,使鱼的内脏不断地腐烂、分解并最终消失掉。
3、掩埋
课后探究:
1、a:水 无机盐 b:细菌 真菌
2、(1)因为使用同一种树叶可以保证探究环境的尽量相同,控制变量,使结果准确。
(2)蒸馏水不含杂质,不会干扰试验,保证了实验的准确。
(3)为细菌生存提供足够的水,为细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
(4)1 甲是对照、乙是实验 2 甲是实验、乙是对照 3 甲是实验、乙是对照
(5)三方案比较好。
一中甲乙都没有灭菌,且乙放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排除杂菌的干扰。
二中乙没有灭菌,放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排除杂菌污染。
三中甲乙都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除乙接种了菌种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控制了变量,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得到的结论较为可信。
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