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学习目标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
2、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
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4、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学习重点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
2、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发酵作用的实质、举例说明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导学
1、演示实验:发酵现象
指导学生观察发酵的现象(装置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气球是不是会胀大);
理解发酵的原理:
2、出示面包的图片,提出问题:利用酵母菌制作的面包,它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
课堂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预习结果和整体感知:
一些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关系:
种类 原理 应用
酵母菌 葡萄糖 二氧化碳 + 酒精 制馒头、面包等
乳酸菌 葡萄糖 乳酸 制酸奶、泡菜等
曲霉 淀粉 葡萄糖 多种霉菌制酱、酿酒
醋酸菌 葡萄糖 醋酸 制醋等
3、合作探究:
探究一:如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含活酵母菌),期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探究二:制作甜酒
通过课本实践制作,了解制作甜酒的一般步骤,讨论回答一下几个问题:
(1)酒曲在制酒中的作用是什么?糯米在制酒过程起什么作用?
(2)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3)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
(4)在糯米中间挖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
(5)怎么样判断甜酒制作成功?
探究三:认识食物保存方法
P33插图中共有七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蘑菇——脱水法;
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
果脯——除去水分;
咸鱼——腌制法。
上述方法都是依据除去 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盒装牛奶——高温灭菌
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
肉类罐头——罐藏法, 和防止与 接触。
课内训练巩固
1、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
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
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2、酵母菌和乳酸菌是是与我们生活密切想换的两种微生物。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酿造啤酒 B、乳酸菌——酿造醋
C、酵母菌——做馒头 D、乳酸菌——制酸奶
3、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
A.2组,温度、空气 B.2组,温度、消毒棉球
C.2组,温度、细菌 D.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4、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5、泡菜美味可口。泡菜的制作是利用了下列哪类生物?(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霉菌
6、右图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课后探究:
1、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取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经过消毒处理的锥形瓶,做如下处理:
序号 甲 乙 丙 丁
加入液体 50mL矿泉水 50mL牛奶 50mL牛奶 50mL牛奶
瓶口处理 —— —— —— 棉球塞住
温度 250C 250C 50C 250C
(牛奶都是经煮沸后冷却的)
一段时间后,乙瓶中的牛奶腐败变质。通过镜检,发现在乙瓶中有大量微生物,而其它几个瓶中很难发现微生物。据此回答问题:
(1)乙瓶和丁瓶比较,说明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大量的 造成的。
(2)甲瓶和乙瓶比较,说明微生物的生存需要 。
(3)乙瓶和丙瓶比较,说明微生物的生存需要 。
2、将50Ml牛奶煮沸,倒入一个消毒后的锥形瓶内,锥形瓶口用棉团塞紧,待牛奶冷却后,加进土壤样本。每日观察牛奶情况,共进行四天。
(1)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的假设 。
(2)为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3)四天后,牛奶会 。
(4)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
(5)实验前须先将牛奶煮沸的原因是 。
(6)加入土样前,应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 。
(7)用棉团堵住锥形瓶的原因是 。
(8)实验前是否需对锥形瓶进行消毒 ,
理由是 。
教学后记:
答 案
课前预习导学
2、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在烘烤过程中酒精挥发了
探究一:A
探究二:
(1)酒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作用是起发酵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作用;糯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提供糖分,进行发酵。
(2)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是有利于酵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生长繁殖。
(3)尽量少打开容器是因为这是一个厌氧反应,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存在不利于发酵。
(4) 在糯米中间挖个凹坑可以使酵母菌的数量增多。
(5)闻到酒香,看到米粒呈柔软状,食用时微甜而不酸,就说明甜酒的制作已经成功了。
探究三:水分 高温消毒 细菌和真菌
课内训练巩固
1、D 2、B 3、C 4、B 5、A 6、D
课后探究:
1、(1)生长和繁殖 (2)有机物(3)适宜的温度
2、(1)土壤中有细菌、真菌存在(2)在将土样放入锥形瓶之前,先对土样进行烘烤,以杀死其中的细菌、真菌(3)腐败变质(4)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提供养料(5)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细菌、真菌(6)避免煮沸的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真菌(7)阻止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还能透气(8)需要 防止锥形瓶附有的细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