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拳与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步拳
学:水平一(二年级)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性课程为主,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身体的时间和空间感,发挥团结合作,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同伴之间相互保护帮助下共同完成,并且相互交流,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娱乐身心、发展个性,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步拳”是武术类教材,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灵敏、增加肌肉力量以及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
本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技术因素增多,更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三、学情分析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带到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运用到生活中,使学校和生活相结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步掌握武术的相关基本动作后,特此安排一整套拳让学生学习。为此,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发展。五步拳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新鲜,也是非常喜欢学习的教材,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示范的同时还应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空间位置感,发扬谁也不甘落后的体育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五步拳的动作方法、动作要点。
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五步拳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与同伴互帮互助,努力拼搏,克服困难,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动作连贯标准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五步拳 游戏:障碍跑 授课 年级 二年级 执教教师: 课时 第三课时
课 时 目 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五步拳的动作方法、动作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五步拳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与同伴互帮互助,努力拼搏,克服困难,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 点 动作要领 教学 难点 动作连贯标准
流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与学习 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负荷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安排见习生。 1.提前到操场布置活动场地及器材并检查。 2.鸣哨集合,口令整队。 3.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在指定地点集合,要求做到集合整队“快”“静”“齐”。 2.和老师互相问好 3.认真听讲,了解本课的学习要求,保持安静。 4.需要见习的学生举手,向老师说明情况后见习。 组织队形: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要求:集合做到快、静、齐,学生正面背光、背风。 2分钟 1次 低
准 备 部 分 慢跑热身 二、动感韵律操 教师提出课中要求。 带领学生做球操热身。 认真听上课的要求,并保持队伍安静。 积极参与,认真模仿,充分活动身体。 组织队形: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要求:积极参与,认真模仿。 5分钟 1次 中
基 本 部 分 一、五步拳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弓步冲拳 弹踢冲拳 马步驾打 歇步盖冲拳 提膝仆步穿掌 虚步挑掌 并步抱拳 2:游戏(障碍跑接力) 方法:呈四路纵队,人数相同,每组需从起点处的垫子上翻滚过去,在进行途中跑,中间遇到一个障碍物(小架子)需跳过去,然后跑至标志杆后从一侧绕回来,跟同伴击掌后跑至队尾,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那一组为赢。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五步拳,查看学生对五步拳的掌握情况。 教师带着学生练习,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和方法。 2)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维护秩序,保护学生的安全。 1.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态度端正。 2.学生跟着教师后面认真练习,并对教师纠正的动作进行思考。 3.学生之间相互练习,相互探讨,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与老师沟通,态度端正。 4.认真完成集体练习。 1).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积极参与练习,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互帮互助。 3).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组织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1.积极参与练习。2.态度端正,按照老师的指导与要求练习。 组织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分钟 8分钟 1 ~2次 1 ~2次 中 中
结 束 部 分 放松活动 二、小结与评价 1.带领学生做“拉伸”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评价本课学习情况 3.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4.下课与同学再见。 1.认真跟随教师做放松练习。 2.学生自评本课的学习情况。 3.帮助老师回收器材。 4.下课与老师再见。 放松散点: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平和身心,调整呼吸,充分放松。 5分钟 1次 低
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 110-120次每分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两片、音响、垫子、标志杆等。
预计练习密度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