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8 19:2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冰 B. 冰升华 C. 水电解 D. 雪熔化
2.下列物质的颜色不是黑色的是( )
A. Fe2O3 B. Fe3O4 C. MnO2 D. CuO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别的是( )
A. 面粉和碱面 B. 铁丝和铜丝 C. 食盐水和糖水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料制家具 B. 钢铁生锈 C. 汽油挥发 D. 蜡烛融化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有( )
A. 食品充氮防腐 B. 用NaOH溶液做叶脉书签
C. 氧炔焰切割金属 D. 活性炭净水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纸张燃烧 C. 干冰升华 D. 海水晒盐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 )
A. 用铝制造飞机 B. 用液氢作火箭燃料 C. 用不锈钢制炊具 D. 用铝制造导线
8.我省有许多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下列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的是( )
A. 黄山罗盘 B. 歙县歙砚
C. 徽州木雕 D. 界首彩陶
9.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挖窑建屋 B. 磨制石器 C. 用麻织布 D. 烧制陶器
10.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栅栏生锈 B. 霓虹灯闪烁 C. 樟脑球升华 D. 活性炭除臭
1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质量都会增加,其中有一种物质和其他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
A. 铁粉 B. 浓硫酸 C. 氧化钙 D. 氢氧化钠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D. 氢气用于填充氢气球
二、填空题
13.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白酒和食醋: ;面粉和洗衣粉: ;铜丝和铁丝: .
14.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①在0℃时水结成冰 ; ②汽油可以燃烧 ;③煤块变成煤粉 ;④酒精易挥发 ; ⑤煤气燃烧 ;⑥鸡蛋变臭 ;⑦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⑧铁的密度是7.86g/cm3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产生新的物质。
【解答】A:水结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雪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2.【答案】 A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氧化铁是红色的,
B、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
C、二氧化锰是黑色的,
D、氧化铜是黑色的.
故选:A.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质的颜色的记忆回答本题.
【解答】解:A、面粉和碱面都是白色,通过颜色不能鉴别,故A错;
B、铁丝是银白色,铜丝是紫红色,所以通过颜色能鉴别开,故B正确;
C、食盐水和糖水都是无色,通过颜色不能鉴别,故C错;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通过颜色不能鉴别,故D错.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料制家具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5.【答案】 D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品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B、用NaOH溶液做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能和叶脉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C、氧炔焰切割金属,利用的是氧气氧化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D、活性炭净水,利用的是活性炭净水的吸附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
故选D.
6.【答案】 B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7.【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用铝制造飞机是利用铝的密度小,强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不锈钢制炊具是利用不锈钢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铝制造导线是利用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解:A、黄山罗盘的制作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歙县歙砚的制作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徽洲木雕只是在木材上雕刻各种图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界首彩陶属于陶瓷,是通过物质的燃烧制作的,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9.【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
A.挖窑建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
B.磨制石器,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用麻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C错误;
D.烧制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在高温下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其中就有许多化学变化发生,D正确。
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铁栅栏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霓虹灯闪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樟脑球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活性炭除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铁粉与空气中氧气、水作用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浓硫酸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氧化钙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
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小,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味道;气味;溶解性;颜色
【解析】【解答】厨房里的糖和食盐可以通过尝味道区分,有甜味的是糖,有咸味的是食盐,
所以是:味道 ;白酒和食醋通过闻气味区分,有酒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食醋,
所以是:气味 ;面粉和洗衣粉可以加水看其溶解性,溶于水且有大量泡沫的是洗衣粉,不溶于水的是面粉,所以是:溶解性 ;铜丝和铁丝可以通过颜色区分,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的是铁丝,所以是:颜色.
【分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厨房里的糖和食盐可以通过尝味道区分,有甜味的是糖,有咸味的是食盐;白酒和食醋通过闻气味区分,有酒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食醋;面粉和洗衣粉可以加水看其溶解性,溶于水且有大量泡沫的是洗衣粉,不溶于水的是面粉;铜丝和铁丝可以通过颜色区分,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的是铁丝.
14.【答案】 A;D;A;C;B;B;D;C
【解析】【解答】①在0℃时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②汽油可以燃烧是化学性质;③煤块变成煤粉是物理变化④酒精易挥发是物理性质;⑤煤气燃烧是化学变化;⑥鸡蛋变臭是化学变化⑦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性质;⑧铁的密度是7.86g/cm3是物理性质。
【分析】首先将变化与性质区分开来,区别时看叙述中有没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有”等词语,若有则是性质叙述,没有则是变化叙述;然后再区分变化和性质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