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上第一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上第一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9-01 20: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基础巩固】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无气体逸出
B.有无放热、发光现象
C.有无状态、颜色发生了变化
D.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神舟七号”的运行轨道
B.综合利用石油生产性能优良的人造纤维
C.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3.“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矿石粉碎  C.牛奶变酸 D.煤燃烧
5.下列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的延展性
C.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D.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
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湿衣服晾干
7.下列变化或应用能表现出物质的某种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酒精作燃料        B.用石墨作电极
C.汽油挥发          D.石蜡受热熔化
8.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    B.用铜做金属导线
C.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D.用水制氧气
9.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10.在蜡烛燃烧的变化中,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放出大量热
B.蜡烛变短
C.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1.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指出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通常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_______,酒精能燃烧_______,酒精易挥发_______,金刚石很硬_______,氧气能供给呼吸_______,通常水的密度是1g/mL_______,氢气是已知气体中最轻的_______,氢气能和氧化铜反应变成铜和水_______,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_______,碳酸氢铵受热会分解_______,樟脑丸受热会消失_______,铜丝能导电_______。
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樟脑丸消失 B.蜡烛燃烧  C.铁生锈   D.铜铸成青铜器
  E.食物腐败  F.电灯发光  G.光合作用 H.火药爆炸
14.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砂糖是一种_______色的_______体,有_______味,这些都属于砂糖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性质。把砂糖放入水中,可看到砂糖溶解了,发生了_______变化。如果把砂糖放在铁锅中加热,会逐渐变成液体,这时砂糖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再继续加热,砂糖逐渐变成_______色,这时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说明砂糖的组成中含有_______元素。
【拓展提优】
1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16.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残渣——碳,由此说明( )。
 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
  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两者的用途相同
1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8.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
19.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20.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21.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2.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B.干冰汽化
C.点燃蜡烛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3.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处最先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_______、_______元素。
25.你能依据什么性质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写出并注
明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1)水和酒精: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铁和铜::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厨房里的蔗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氧气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6.划玻璃用的玻璃刀上有一粒金刚石,十分昂贵,几百年前人们搞不清楚它是什么成分。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学家用放大镜在阳光下研究金刚石的折射性质,当阳光被聚集在金刚石上时,金刚石化为青烟,消失了。后来科学家又将金刚石放在纯氧中燃烧,发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刚石中肯定含有_______元素。
27.右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
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mL。
28.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回答:
(1)为防止钢坯在高温烘烤和轧制过程中表面被氧化.造成铁损耗,可在钢坯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从化学角度看,实行这一制度的好处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9.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能量的物理变化的例子: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和_______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_______(填 “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0.下图为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三点)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C 6.D 7.A 8.B 9.D  10.D
1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组成与结构 用途与制法
12.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13.A、D、FB、C、E、G、H
14.白 固 甜 物理 物理 物理 黑 化学 碳
15.C 16.A 17.D 18.B 19.A 20.C 21.B  22.C  23.C
24.(1)小 (2)与外焰接触 外焰 (3)碳 氢
25.(1)水无味,酒精有特殊气味 物理性质
 (2)铁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 物理性质
(3)白酒有特殊气味,白醋有酸味 物理性质
(4)蔗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 物理性质
(5)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6.(1)硬度大 (2)能燃烧 (3)碳
27.小于
28.(1)高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或耐高温)
(2)①节约石油 ②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29.(1)水蒸发 (2)热 光 (3)高 燃烧时释放了热量
30.该物质不均一稳定;该物质易挥发,易干;该物质有毒。
挥发,易干;严禁食用,说明该物质有毒。
修正液有挥发性,有毒,因此建议学生不要使用修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