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8 19: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的压强
一、单选题
1.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 漏气的气球
C. 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 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 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 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侧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 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3.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即760mm汞柱)
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D. 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4.下列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
A. 瓶吞蛋 B. 纸板托水杯
C. 侧壁橡皮膜突出 D. 托里拆利实验
5.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 嘴对水产生吸力的作用 B. 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 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 水内部压强的作用
6.下列各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牛奶盒变瘪 B. 推活 嘉注射药液
C. 瓶中难取袋 D. 覆杯实验
7.下列《科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用热水使变瘪的乒乓球恢复形变 B. 瓶中取袋
C. 用热水和冰块实现水汽凝结 D. 对玻璃管吹气
8.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拔罐”不仅能说明大气有压强,还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
C.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减小
D.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9.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B. 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 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D. 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10.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C.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D.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11.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
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l05Pa
12.大风天气,我们如果迎风骑自行车,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大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A. 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 B. 风大时,人体内的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
C. 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D. 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二、填空题
13.某同学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14.疫情期间,小温想制作一个“喷雾器”来喷洒消毒液,进行居家消毒,用了一根长饮料吸管,一个玻璃瓶,来设计一个“喷雾器”。
(1).制作过程:用剪刀把长吸管剪成2根,把一根吸管竖直放进装有水的玻璃瓶里,把另一根吸管 。
(2).制作原理:当向水平吸管吹气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 ; 瓶中的液体就在 的作用下进入了竖直的吸管并上升,逐渐地随着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达到喷雾器的要求。
三、解答题
15.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亮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在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小亮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桶中装8L水。
(1)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经过计算,小亮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取l0N/kg)
(3)当小亮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明想估测当地大气压的大小,按图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为36N;
④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为4cm2;
⑤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明如果按乙图和丙图进行实验,步骤相同(吸盘和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和F3 , 则F1、F2、 F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根据甲图计算所测出的大气压大小是________。
(3)请写出一种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小原因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哪个装置内的气压比大气压强小,那么它就处于负压状态。
【解答】充完气的汽车轮胎、漏气的气球,里面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强,而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里面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强,都没有处于负压状态;吸饮料之初的吸管,里面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口中,此时处于负压状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哪个与大气压强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压会减小。由于气球通过a管与大气连通,且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气压,于是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故A不合题意;
B.用手指盖住上孔,大气会对瓶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于是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瓶内水面上方与大气相通,气压等于标准气压,那么下口处水的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所以水又从下孔流出,故B不合题意;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侧插入水中。当试管内空气恢复室温时,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于是烧杯内的水会被压进试管,故C不合题意;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原理就是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即760mm汞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钢笔吸墨水时,挤压胶囊排出里面的空气,墨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进钢笔里,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C
【解析】【分析】哪个选项中的现象与大气压无关,哪个选项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当瓶中的温度下降时,瓶内压强减小而外面的大气压强不变,于是产生向下的压力差,鸡蛋就被压进瓶内了,故A不合题意;
B.纸板托水杯,正是依靠大气产生向上的压强,故B不合题意;
C.因为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所以侧壁的橡皮膜突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吸管内外水面上都是大气压强,因此内外水面相平;当用嘴将管内的空气吸出时,管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那么外面的水就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入管内,进入嘴中,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 B
【解析】【分析】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工作原理都利用了大气压强 , 抽气机、吸管、针管等都可能利用到大气压 , 但是否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却要具体分析它的工作过程。
【解答】A、 牛奶盒变瘪是由于牛奶盒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了外界大气压将其压瘪,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A不合题意 ;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靠的是人的推力 , 与大气压无关 , B符合题意 ;
C、瓶中难取袋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不合题意 ;
D、覆杯实验中,由于大气的压力使纸片不会掉下来,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B
【解析】【分析】分析每个选项中物理现象的原理,哪个与大气压强相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用热水使变瘪的乒乓球恢复形变,利用了乒乓球内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瓶和塑料袋紧紧贴在一起,二者之间气压很小,而外面大气压强很大,于是对塑料袋产生巨大的压力,很难把塑料袋从瓶中取出来,足以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
C.用热水和冰块实现水汽凝结,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对玻璃管吹气,玻璃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玻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向上的压强差将液体压入玻璃管中,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拔罐时,先将点燃的棉花放进管内,棉花燃烧消耗氧气,会使瓶内气压减小,因为罐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被压在皮肤上;罐里的皮肤向外凸起,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F=pS可知,大气压一定,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受力面积不同,产生的大气压力不同,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玻璃管内的水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水柱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的和;如果水柱升高,那么水柱压强增大,那么外界大气压强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医生给注射器内吸药液时用到了大气压,但现在是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利用的是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分析】(1)当注射器漏气时,分析活塞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出大气压力的大小变化,进而推断大气压强的测量值的变化;
(2)当活塞刚刚开始移动时,测力计的拉力和大气压力是平衡力;
(3)明确注射器容积V的含义,根据公式判断L的测量方法;
(4)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减小测量误差。
【解答】A.当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它受到的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内部气体向左的压力和大气向右的压力和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F拉+F内=F大气;如果装置漏气,则F内>0,那么F拉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它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相互平衡,据此测量大气压力的大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注射器上标注的容积V其实就是有刻度部分的体积,而这部分是圆柱体,根据公式可知,要测量活塞的横截面积,只需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即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固体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拔罐”时,皮肤在罐口向里突出,这时皮肤内的压强和瓶内的压强保持平衡,这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故A正确;
B.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那么大气压强作用在球上的受力面积不同;根据F=PS可知,拉开半球所用的力肯定不同,故B错误;
C.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当水柱保持静止时,瓶内的压强、水柱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关系为:p大气+p水=p大气;当瓶内水柱升高时,水柱的压强增大,那么大气压强变小,故C错误;
D.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的人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C
【解析】【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2)大气压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晴天大气压高,阴天大气压低;冬季大气压高,夏季大气压低;
(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cm汞住,也就是 1.01×l05Pa 。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l05Pa,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这是因为刮风使脸前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体内气体压强大于脸前气体压强,所以很难吸进气体,但可以呼出气体.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3.【答案】 (1)大于;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能
【解析】【分析】(1)气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则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瓶内气压增大。由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因此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根据(1)中的分析判断。
【解答】(1)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大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此实验能验证“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14.【答案】 (1)水平放在竖直吸管的上方,与竖直吸管垂直
(2)变小;大气压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则越小。如果将吸管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垂直。当我们沿水平吸管用力吹气时,竖管上方的气流速度大而气压减小,于是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消毒液被压入竖管,并不断上升。当消毒液到达水平管时,被吹出去形成喷雾,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制作过程:用剪刀把长吸管剪成2根,把一根吸管竖直放进装有水的玻璃瓶里,把另一根吸管水平放在竖直吸管的上方,与竖直吸管垂直。
(2)制作原理:当向水平吸管吹气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变小; 瓶中的液体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了竖直的吸管并上升,逐渐地随着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达到喷雾器的要求。
三、解答题
15.【答案】 (1)∵ ,
∴水的质量:m=ρV=1×103kg/m3×8.0×10-3m3=8.0kg.
答:塑料桶中的水的质量是8.0kg.
(2)水的重力:G=mg=8.0kg×10N/kg=80N,吸盘面积:S=1.0×10-3m2 ,
∵ ,
∴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105Pa×1.0×10-3m2=100N.因为100N>80N,所以吸盘不会被拉掉。
答:因为G=80N<F=100N,水的重力小于大气对挂钩的压力,所以装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
(3)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吸盘内没有完全压成真空或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粗糙,有漏气现象,导致吸盘受到了吸盘内气体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
【解析】【分析】(1)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水的质量,根据重力公式进一步求出水的重力.(2)已知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则可由F=PS求得大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比较水的重力和大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可判断会不会掉下来,(3)在计算中我们没考虑内部空气的压力,若在实际操作中内部混有空气会使吸盘受到内部空气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下落.本题考查重力、大气压力的计算,关键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因素,与计算的理想情况要注意区分.
【解答】(3)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吸盘内没有完全压成真空或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粗糙,有漏气现象,导致吸盘受到了吸盘内气体向下的压力,而使吸盘掉下.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F1=F2=F3
(2)0.9×105帕
(3)吸盘漏气了(或“吸盘内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来”)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F=pS分析比较压力的大小;
(2)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3)如果吸盘漏气,那么里面的气体会对吸盘产生向往的压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计算出的大气压强的值偏小。
【解答】(1)吸盘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不计,当吸盘刚好被拉开时,无论测力计沿哪个方向拉动,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都和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因为大气压强和吸盘的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公式F=pS可知,吸盘上受到的大气按要求相等,那么三个拉力相等,即F1=F2=F3;
(2)根据甲图可知,大气压强为:;
(3)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小原因:吸盘漏气了(或“吸盘内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