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卷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试用本)上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复习卷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试用本)上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8 08:5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卷(三)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K-39
六、选择题(共20分)
第27—43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 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 锌 Zn B. 锰 MN C. 氯 Al D. 贡 Hg
28.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 B. 牛奶发酵 C. 铜器生锈 D. 酒精挥发
29.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石灰水 B. 双氧水 C. 氧化镁 D. 空气
3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N
31. 含氯化锶( SrCl2)的矿泉水有益健康, SrCl2中Sr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32.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NaNO3 B. MgCl2 C. KOH D. CaCO3
33. 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 氦气:He2 B. 氧化铁:FeO
C. 硫酸钾:K2SO4 D. 氯化氨:NH4Cl
34. 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由水分子构成 B.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水是氧化物 D.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5. 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 集气瓶 B. 烧杯 C. 量筒 D. 试管
36.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吸取液体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实验室制氧气
37. 只用过滤的方法就能分离的混合物是
A. 含泥沙的水 B. 含细砂的食盐 C. 含酒精的水 D. 含蔗糖的食盐
38. 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不同性质肯定不同 B. 化学变化中原子肯定不变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水蒸发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39.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共有4种分子 B.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 该图可表示H2与O2的反应 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
40.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 + O2 CO2 B.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 CaO + H2O Ca(OH) 2 D. Ca(OH) 2 + CO2 CaCO3↓+ H2O
41. 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则其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42. 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C. 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43. 从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中得到的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 1克氢气和2克氧气点燃后可以生成3克水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1克氢气和9克氧气点燃后可以生成9克水
第44—46题有1—2个正确选项。
44. 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化合物中,有显正价的元素,也必有显负价的元素
B.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
C. 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零
45. 1克氧分子与1克氧原子具有不同的
A. 质量 B. 物质的量 C. 氧元素的质量 D. 氧原子的个数
46. 关于“混合物”理解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不可能是混合物 B. 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 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 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七、填空题(共20分)
47.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它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的形态是_______ (“化合态”或“游离态”),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0.5mol C6H8O6含_______个氢原子。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其中丙烷(C3H8)是石油的成分之一,配平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C3H8 + ( )O2 ( )CO2 +( )H2O
48. 同学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认识空气。
①【组成角度】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设计如图实验。
I、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II、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水倒流入试剂瓶中,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红磷减少 B. 试剂瓶内压强变小
C. 空气的压强增大 D. 氧气减少了
②【微观角度】
= 1 \* ROMAN I、用“化学符号”或“图示”填空。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图 示
化学符号 O2
③【变化角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部分组分的沸点如下:
组分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5.8 ﹣183.0 ﹣185.7 ﹣78.5
I、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液态空气的钢瓶口,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得出,氧气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稀有气体用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得到的氧气一定是纯净物
E. 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III、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角度】
I、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常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I、氦气常用作填充气球的气体,是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简答题(共20分)
49. 实验室制氧气,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
① 写出编号为“a”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I、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II、实验开始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橡胶塞塞进试管口时,
右图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

III、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
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以上两种方法中, 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IV、待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用以下方法分离:(资料: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其中操作1、2、3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V、0.2mol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反应能生成氧气___________ 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I、写出该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在B装置中进行,完全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II、为了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取了三份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
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各0.5g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如下:
试剂 二氧化锰 红砖粉末 氧化铜
t(s) 10 60 20
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
其他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认为要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实验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极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无”)催化作用,三者中________________ 催化效率最高。
反思及完善:催化剂除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外,它的 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不变。
六、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D C C B B C B C C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A A B B C D B B、C B A、D
七、填空题(共20分)
47.(1)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_______化合态_______________
(3)______8:96(或1:12)_____(4)_______2.408×1024_______________
(5)____1,5,3,4__(1写与不写都给分)_________
48.(6)________产生大量白烟____ (7)4P + 5O2 → 2P2O5
(8)______B、D(2分)_____(9)_______2O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 (11)________2NO_____________
(12)___燃烧的木条熄灭(合理给分) (13)_______ C、E(2分) _____
(14)3Fe + 2O2 点燃Fe3O4________(15)_______二氧化硫(SO2)___
(16)_______氮气(N2)_______________
(17)______化学性质稳定,密度比空气小(2分)_____
八、简答题(共20分)
49.(1)_____酒精灯____________ (2)_______锥形瓶______________
(3)______AC或AE(写一组即可)_____(4)_______A____________
(5)_____排水法___________(6)_______有大气泡从水槽中溢出____
(7)____玻璃棒____(8)______过滤_____
(9)_______KCl______________
解:设生成氧气x摩尔
(10)2KClO32KCl+3O2↑
2 3
0.2mol x
2 3
= 1分
0.2mol x
X=0.3摩尔 1分
0.3×32=9.6克 1分
(11)____2H2O2 MnO22H2O+O2↑__
(12)__ 水和二氧化锰(H2O,MnO2_)(两种答全得1分,多写氧气不扣分)__
(13)__控制液体的流速,得到稳定的气流(合理即可)____
(14)取一瓶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合理给分)
(15)_______有___ (16)_______二氧化锰_(MnO2)_______
(17)___质量和化学性质 (两点答全得1分)________
(化学方程式每个一分,没有条件、配平、气体箭头总扣一分)
加热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a
b
E
D
C
A
B
操作3
操作2
混合物
操作1
浑浊液体
滤渣A
滤液
水蒸汽
固体B
点燃
第 2 页, 共 2 页
第 1 页, 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