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题拓展提高(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题拓展提高(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8 11: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题拓展提高(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为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后的两纸带,回答下列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实验室用来测量___________的工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秒。
(2)在甲图中,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秒,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的。
(3)在乙图中,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_______D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
(1)为了便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位置应当放置的较______(选填“高”或“低”),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选填“ a”或“b ”)所示的位置释放。
(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
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
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
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_。
(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______。
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我们测量时间就越容易、越准确。
(2)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做的是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路程/m 全程s1=0.6m 上半程s2=0.3m 下半程s3=___m
时间/s t1=5s t2=3s t3=____s
速度/(m/s)
4.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当斜面坡度一定时,为了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小明在终点装上了挡板,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3)小车运动的上半程AB段距离sAB=________cm,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请你评价他的做法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小车在BC段运动的时间为2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__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
A. B. C. D.
(6)小球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____v2(选填“>”、“<”或“=”)。
5.如图,小明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若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AB______vAC(填“>”、“<”或“=”);
(5)小丽用同样器材做实验时,同样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滑块通过的时间t。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明测量的速度大,原因可能是______。
6.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cm,木块在A、B间滑行的时间为______s,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
7.(1)如图所示,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则: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v=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__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3)某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距离为120cm,图中的电子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在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4)由实验测量数据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若在测量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小明在小车向下滑行一段距离后才开始计时,这样测得的前半程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8.请你利用学校的跑道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
(1)实验需要器材_______。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
9.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______(“较小”、“较大”)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时间。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山发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图中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
(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______不同。
(4)要测AC段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方法2.vAC=;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______(1或2)。
(5)小车从A到C运动图象是_____。
A. B. C. D.
11.如图甲所示,AC、AB的距离分别是s1、s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请用给出的符号表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3)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图乙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并正确测量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他能正确测量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AB段的平均速度
B.AC段的平均速度
C.BC段的平均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时间 0.02 0.1 匀速 等于
【详解】
(1)[1][2]实验室常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2)[3][4]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为5个间隔,则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为
t=0.02s×5=0.1s
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同,故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匀速的。
(3)[5]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2个间隔,D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也是2个间隔,故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等于D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
2.高 a ① ②③ 大 秒表
【详解】
(1)[1][2]为了方便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应该高一些,这样到达地面时时间稍微长一些,便于比较大小;由于最终是底端先落地,故纸锥的底端从相同的高度释放即a。
(2)[3][4]相同的路程比时间,即方法①,看哪一个先落地,因为路程相同,比较时间;而②③都是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3)[5][6][7]为了测算纸锥的速度,应该选择大的,因为阻力比较大,下落的速度比较慢,容易测量时间;测量速度的原理为;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视频
3.小 变速 0.3 2s
【详解】
(1)[1]实验中,木板倾斜角度越小,小车运动到底部时的时间较长,便于我们记录时间。
(2)[2][3][4]下半程的路程为
下半程所用的时间为
因为上下半程中,路程相同,但小车所用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不同,因此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
4. 小 便于测量时间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0 不可行 见解析 0.2 偏大 B <
【详解】
(1)[1]实验时,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然后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原理是 。
(2)[2][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4]为了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让小车多次从同一高度滑下,多次测量运动时间求平均值。
(3)[5]小车运动的上半程AB段距离
sAB=80cm-40cm=40cm
[6][7]他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开始运动到C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不是0。
[8] 小车在BC段运动的路程为
sBC=40cm-0cm=40cm
小车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4)[9] 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测得的运动时间偏小,根据 可知,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5)[10] A.图像表示速度不变,而小车速度越来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与图像相符,故B符合题意;
C.图像表示物体静止,而小车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小车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11]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经过上半程所用的时间大于经过下半程所用的时间,所以它经过时间tAC中点时尚未经过路程sAC中点,故有v1<v2。
5.25 小 相同高度 < 斜面的倾斜角度比较大
【详解】
(1)[1]由图可知,AB段的距离为40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2)[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记录的时间偏大,根据公式得速度偏小。
(3)[3]多次实验中要保证变量唯一,所以每次实验都应该让小车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4)[4]小车在斜面上所做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后半段所用的时间小于前半段所用的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前半段的平均速度。
(5)[5]小丽用同样器材做实验时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明测量的速度大,可能的原因是小丽所做实验中斜面的倾斜角度较大,小车下滑的时间较短,导致速度变大。
6.4.30 2 2.15
【详解】
[1]木块左边缘在A点的刻度为1.00cm,在B点的刻度为5.30cm,AB段总路程为
s=5.30cm-1.00cm=4.30cm
[2]木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5min18s,在B点时的时刻为:5min20s,AB段总时间为
t=5min20s-5min18s=2s
[3]木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
7. 秒表 小 0.3 变速 偏大
【详解】
(1)[1]小车由A运动到B通过的路程
s=s2-s1
则对应的平均速度
[2]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则应使斜面的倾角小些。
(3)[4]由图示知,小车通过后半程的时间
t后=10:35:05-10:35:03=2s
通过这段路程对应的平均速度
(4)[5]小车通过前半程所用时间
t前=10:35:03-10:35:00=3s
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不同,所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5)[6]测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小车下滑一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时间比实际时间少,而通过的路程是准确值,据知,测得的速度会比真实值大。
8.秒表 米尺 见解析
【详解】
(1)[1]根据速度的公式可知,应该知道路程,故需要刻度尺测量,还需要测量时间,故需要用秒表。
(2)[2]①先测量一步的长度,即为L,②然后开始计时,记录50步的时间,③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故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9.较小 0.2m/s 小于
【详解】
[1]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2]小车运动距离为
s=0.5m+0.5m=1m,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0.2m/s
[3]上半程平均速度为
v1=≈0.17m/s
下半程平均速度为
v2==0.25m/s
则有
v1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10. 路程区间 见解析 B
【详解】
(1)[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出路程,用停表测出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速度。
(2)[2]从图中读出AB段的路程为,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路程区间不同。因为AB段的初速度小于BC段的初速度,所以平均速度不同。
(4)[4]因为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方法一是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的,方法二是两段速度的平均值,所以方法一正确。
(5)[5]小车从A到C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B的v-t图像是速度越来越大的,符合题意,故选B。
11. 小 C
【详解】
(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由题干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为
sBC=s1﹣s2
时间为
tBC=t2﹣t1
则平均速度
vBC==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3)[4]按照图乙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可知,到达B点的时间t1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应该等于
s2﹣L车
到达C点的时间t1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应该等于
s1﹣L车
BC段运动的路程为
s2﹣L车﹣(s2﹣L车)=s1﹣s2
所用时间t2﹣t1是正确的,可见只有BC段的路程、时间是正确的;所以只能求BC段的平均速度,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