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导航——1.3 探索碱的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自学导航——1.3 探索碱的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9-01 20:51:32

文档简介

1.3 探索碱的性质(1)
课前预练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 的化合物。
2.中和反应: 跟 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 。
4.可溶性碱相似的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变 ;
(2)某些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
(3)碱能和酸反应生成 和 ;
(4)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和 。
课内演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碱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相等
C.碱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D.电离时有阳离子和生成的化合物叫做碱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碱的概念。碱是化合物,且阴离子只有。
(2)碱溶液显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
(3)解题时需抓住碱概念的两个关键要素:阴离子只有,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跟踪练习1】下列性质中,可以确定某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
D.能跟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2】现有一瓶氢氧化钡溶液,请按要求填空。
(1)其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 。
(2)写出其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
②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
③与碳酸钠发生反应 。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碱的通性,碱具有通性的本质是都有。
(2)碱有四条通性:①跟酸碱指示剂反应;②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③跟酸反应;④跟某些盐反应。
(3)解题时需要注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如气体、沉淀符号,反应条件等。
【跟踪练习2】 小刚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
(1)他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则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他另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CuSO4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种溶液,该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硫酸钠溶液 C.酚酞试液 D.硝酸钠溶液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下列有关现象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碱的是( )
A.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滴人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D.水溶液能导电
2.某些山地土壤浸出液的pH约为4,这种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现要改良这种土壤,可以施用的物质是(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氯化钙 D.硝酸钾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uO+ H2SO4==== CuSO4+H2O
B.NaOH+ HNO3==== NaNO3+ H2O
C.Ca(OH)2 + CO2==== CaCO3 ↓+ H2O
D.Cu SO4+ 5H2O Cu SO4+ 5H2O
4.下列能区别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三种无色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 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稀HC1
5.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氢氧化钙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稀盐酸
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结合生成H2O分子
7.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硫酸,直至恰好完全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红色→无色→无色
B.无色→蓝色→紫色
C.无色→红色→无色
D.红色→无色→红色
8.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9.下列可表示将pH=1的盐酸加入到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
10.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11.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人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
A.KCl B.HCl C.FeCl3 D.CuSO4
12.某无色溶液具有下列性质: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请你推断,该溶液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 氯化钙溶液 D.盐酸
13.下列物质间能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OH与HCl B.NaOH与Cu(OH)2 C.HCl与AgNO3 D.FeCl3与NaOH
14.工厂里烧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和SO2等气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一般通过碱溶液将其吸收。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吸收这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1) ;
(2) 。
拓展提高
15.将36.5克10%的稀盐酸和4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 )
A.一定等于7 B.可能等于7 C.一定大于7 D.一定小于7
16.向酸性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17.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小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
废液来源
甲组
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
观察废液呈无色
观察废液呈红色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应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以防止污染
18.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体。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也可能
是 。
【查找资料】Cu和Cu2O都是红色固体。
【进行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
件下分解(如图所示),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得出结论】该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

【结论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
出现 的现象,则证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氢氧根离子
2.碱 酸
3.(1) NaOH+HC1==== NaCl+H2O
(2)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3) 2NaOH+SO2==== Na2SO3+H2O
4.(1)蓝红 (2)盐水 (3)盐水 (4)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课内演练
【例1】C[解析:pH﹥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碱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有的相等,如NaOH;有的不相等,如Ba(OH)2。电离时有阳离子和生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Cu2(OH)2CO3,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除外,还有。]
【跟踪练习1】C
15.A[解:化学反应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理论质量比是36.5:40,实际质量比也是36.5:40,因此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
16.D[解:因原溶液显酸性,加入的NaOH溶液要先把溶液中的酸中和,再与CuCl2反应。所以反应开始时不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17.A[解:甲组废液呈无色,有两种可能:一是废液呈酸性,即有稀盐酸或稀硫酸;二是溶液呈中性,即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因为酚酞试液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是无色。]
18.氧化铜
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色[解:氧化铜是黑色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铜元素只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粉末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1.3 探索碱的性质(2)
课前预练
1.氢氧化钠是强碱,有较强的腐蚀性,俗称 或 。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里的 ,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这种现象叫 。
2.氢氧化钙俗称 或 ,化学式为Ca(OH)2,水溶液是 ,具有 性。
3.写出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课内演练
【例1】NaOH固体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 )
A.易挥发并且有腐蚀性
B.易潮解并且有腐蚀性
C.有腐蚀性并且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D.易潮解并且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NaOH的个性,其个性包括俗称、物理性质等。
(2)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
(3)解题时需注意:NaOH固体和NaOH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是不一样的。
【跟踪练习1】下列气体中可用NaOH做干燥剂的是( )
A.CO2 B.HC1 C. H2 D.SO2
【例2】下列对氢氧化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在农业上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C.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D.溶解度较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氢氧化钙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能与指示剂、酸、盐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为其碱性不强,且易于获取,因此在农业上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3)解题时需注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比较反常的。
【跟踪练习2】实验室里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
其主要成分为 ,可以用 清洗;石灰浆广泛用于黏合砖石,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示)。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食盐 B.烧碱 C.浓硫酸 D.浓盐酸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苛性钠、烧碱—NaOH
3.用石灰浆抹墙,日久变硬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蒸发 B.黏土结块 C.熟石灰变成碳酸钙 D.熟石灰变成生石灰
4.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澄清石灰水
5.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①HC1 ②N2 ③H2 ④CO2 ⑤CO ⑥SO2
A.①④⑥ B. 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
6.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溶液 C.浓盐酸 D.石灰水
7.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这是利用了它的( )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碱性 D.腐蚀性
8.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立即生成( )
A.红褐色沉淀 B. 蓝色沉淀 C.绿色沉淀 D.白色沉淀
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NaOH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
B. 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C. 对皮肤、衣服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D.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10.下列对氢氧化钙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Ca(OH)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a(OH)2==== Ca2++
②Ca(OH)2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CaO+H2O==== Ca(OH)2
③可以用Ca(OH)2和Na2CO3反应制取少量NaOH
④Ca(OH)2是白色粉末,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⑤氢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1.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在空气中容易潮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可以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能使酚酞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CO2反应,溶液都会变浑浊
1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之一。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与 反应,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13.根据题目要求,将适当的物质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1)为证明甲烷的燃烧产物中有CO2,可将产物通入 。
(2)为证明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碱,可向生成物中滴入无色 试液,如果呈红色,那么证明生成了碱。
(3)将O2和SO2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中,若反应完全,则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
14.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过去他们都是用NaOH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NaOH和Ca(OH)2的市场价格如下表:
名称
Ca(OH)2
NaOH
价格/(元/千克)
6.O0
24.OO
请计算:
(1)若要清洗l00千克这种石油产品,需要多少千克NaOH?
(2)石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Ca(OH)2中和这些残余硫酸。每处理100千克这种产品,可以节约多少经费?
拓展提高
15.氢氧化铷(RbOH)与KOH的性质相似,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下列有关氢氧化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铷易溶于水
B.氢氧化铷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氢氧化铷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D.氢氧化铷不能与FeCl3溶液反应
16.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
瓶I
瓶Ⅱ
A
Ca(OH)2
NaOH
B
NaOH
Ca(OH)2
C
石蕊
酚酞
D
Na2SO4
CaC12
17.小明在做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已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简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明利用提供的试剂(CaC1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
他首先的猜想是: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Na2CO3呈碱性。他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溶质还是NaOH。
(1)小明反思实验验证,觉得此方案不够完善,理由是

(2)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及现象:

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试液中没有NaOH了吗?他又做了探究。
(3)猜想: 。
(4)实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说明试液中还有NaOH。
(5)通过上述探究,小明明白了: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 保存。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烧碱 苛性钠 水分 潮解
2.熟石灰 消石灰 石灰水 腐蚀
3.CO2+ Ca(OH)2==== CaCO3++H2O
课内演练
【例1】D[解析:NaOH固体不挥发但具有腐蚀性,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易吸水而潮解,易吸收CO2气体而变质。]
【跟踪练习1】C
【例2】 D[解析: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12和H2O,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农业上常用它中和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跟踪练习2】 CaCO3 稀盐酸 CO2+ Ca(OH)2==== CaCO3↓+ H2O
(3)试液中还有NaOH
(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12溶液,过滤,往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并振荡,溶液变红
(5)密封[解:NaOH与CO2反应会产生Na2CO3和水。检验Na2CO3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加入稀盐酸观察,若有气泡产生则Na2CO3存在;二是产生沉淀,如生成CaCO3 ,BaCO3等。但不能用酸碱指示剂。因为Na2CO3也呈碱性。若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需要把Na2CO3先除掉,然后再用指示剂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