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土壤酸碱性测定
课前预练
1.实验目的:初步学会 的方法。学会用 测定土壤酸碱度。了解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改良 的建议。
2.实验器材:木棍、废报纸、 、 、 、pH试纸(精密pH试纸及比色卡)、窗纱(或金属筛)、布袋。
3.实验关键的步骤:
(1)取样:取样点位置一般确定5~6个,不要在 的地点取样。每个取样点要去掉表面的石块和动植物残体,取 厘米范围内土壤各 左右。将不同地点采集到的土样分别摊铺在 上,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除去残根和杂物,用 压成粉状,用 筛过后待用。
(2)测定:取 左右土样放入试管中,加入 蒸馏水,振荡 后静置。用 蘸取上层清液,滴在 上,将试纸上呈现的颜色与 比色。
课内演练
【例1】下列土壤取样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位置,一般确定2~3个
B.每个取样点要去掉表面的石块和动植物残体,然后直接取土壤各20克左右
C.同一地块上取来的土样要放在同一个布袋中,进行编号,并说明采集地点和日期
D.样品取来后直接加水配成土壤浸出液,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精密pH试纸上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取样的操作规范。取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2)土壤取样包括:选地块,要选择合适的地块,不能在路边、沟边、堆放肥料的地点取样。取样点要有代表性,一般选5~6个点进行取样。土样取来后要风干处理,再配成土壤浸出液进行实验测定。
(3)解题时要注意抓住影响取样的关键点。如取样点个数、土样处理、pH试纸使用等。
【例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某科学活动小组为了解当地土壤
的pH,探讨土壤治理的措施,从附近农田中取土样进行研究。
(1)请你帮他们完善实验步骤以完成土壤pH的测定(简明叙述即可)。
步骤一:取3克土样放入20毫升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
步骤二:
。
步骤三:
。
(2)经粗略测定知:土壤的pH为6。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我们一般选用熟石灰对土壤进行改良,理由是 。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土壤pH的测定过程。让学生体会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2)解题时需注意:被测液要用上清液,禁止直接把pH试纸浸入试液中。
课后训练
基础达标
1.土壤酸碱性测定实验中,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的位置,下列关于取样点的位置和个数较恰当的是( )
2.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下列是几种作物生长的最佳pH范围:茶树4.5~5.5;西瓜6~6.8;玉米6~7;甘草7.2~8。若某地土壤显微酸性,则以上作物最不宜种植的是( )
A.茶树 B.西瓜 C.玉米 D.甘草
3.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下列测定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再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4.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pH试纸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无色水体的酸碱性,结果pH
7,说明水体呈酸性,酸性污水会使附近农田土壤酸化,影响农业生产。若从烧碱、熟石灰和食盐中选用一种物质来改良酸性土壤,较合理的选择是 。
5.在制取土壤浸出液测定土壤酸碱性时,需用 称 克干燥的土壤,再用 量取 毫升蒸馏水加入土壤中,振荡30秒后静置,待土壤微粒下沉后,用
蘸取上层清液,滴在 上,将 上呈现的颜色与 对比,记下相应的pH。若加入的蒸馏水的量大于规定量,则测出的数值将偏向 性。
6.由于大量利用燃煤供能,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多,造成降水中出现酸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土壤的酸性越来越强,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很大危害。为了解这些土壤的情况,科学家做了调查,他们分别取土壤表面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和60~100厘米各层土壤样本进行pH测定,得出的数据处理后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下列关于这些酸性土壤调查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最上面20厘米土壤酸性最强
B.40~60厘米土壤酸性最强
C.60~100厘米土壤呈中性
D.土壤越深酸性越强
(2)如果要改变土壤的酸性,那么应采取何种经济实用的措施?
。
拓展提高
7.某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要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NaC1、Na2SO4、Na2CO3的含量,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下面是他们的测定步骤:
①确定待测定地块的采样点;
②将采集好的土样晾干、粉碎、称量,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
③对所取滤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阴离子都来自原土壤滤出液中);
④称量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沉淀质量,计算得出盐碱地中上述三种盐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采样点时有下列四种方案,选用方案 较为合理。
(2)上述实验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 ,试剂B的化学式是 ,气体和试剂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上述实验中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则按上述实验步骤最终测得土壤中 的含量偏高。
参考答案
课前预练
1.土壤取样测试 pH试纸 土壤酸碱性
2.玻璃棒 试管 蒸馏水
3.(1)路边、沟边、堆放肥料 0~20 20克 废报纸 木棍 金属筛或窗纱
(2)1克 5毫升 30秒 玻璃棒 精密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课内演练
【例1】C[解析:取样点位置,一般确定5~6个。每个取样点去掉表面的石块和动植物残体,要取0~20厘米范围内的土壤20克左右,同一地块上取来的土样放同一个布袋中,并编上号码,标明采集地点和日期等。土样取来1克左右,加5毫升蒸馏水配成土壤浸出液,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精密pH试纸上。]
【例2】(1)静置,取上层清液备用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并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土壤的pH
(2)熟石灰显碱性,能中和土壤中的酸,另外熟石灰价廉易得且对环境无污染[解析:土壤浸出液属于悬浊液,用玻璃棒搅拌后,接下来的步骤应是把液体静置,取上层清液实验。用玻璃棒把被测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将试纸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pH。用熟石灰改良土壤主要是由于熟石灰价廉易得且对环境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