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巩固练习(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该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3m/s B.4m/s C.4.5m/s D.6m/s
2.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 B.路边的树木 C.路边的房屋 D.路边的行人
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4.中国飞人苏炳添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个人最好成绩9.83s并打破亚洲纪录,以半决赛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第一名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黄种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0.2m/s B.13.3m/s C.9.0m/s D.12.2m/s
5.小明为了健身举行了一次万米长跑,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5km/h,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0km/h,问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2.5 km/h B.12 km/h C.13 km/h D.13.5 km/h
6.下列有关数据估测不合理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B.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m/s
C.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D.中学生手掌宽约8cm
7.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由此判断错的是( )
A.图中的a点表示甲乙相遇
B.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m
C.甲同学的速度是5m/s
D.乙同学运动较快
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2:1 B.1:2 C.8:1 D.1:8
9.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2.2m/s B.11.8m/s C.10m/s D.10.2m/s
10.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D.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13.两个铁路维修工人从桥头走到大桥的处时,忽听背后火车鸣笛,甲转身向后以4m/s 的速度跑至桥头,火车刚好上桥;乙听到鸣笛声以4m/s 的速度立即向前跑,跑至桥另一头时,火车正好追上他,则火车的速度为( )
A.4米/秒 B.8米/秒 C.12米/秒 D.16米/秒
二、填空题
14.一列长60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前进,一通信员以8m/s的速度从队尾到队首需要________秒,从队首又到队尾需要________秒。
15.我们坐在明亮、安静的教室里学习,一般说教室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此时默认的参照物是_______。当我们以窗外飞翔的小鸟为参照物时,教室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 ______的,但要从月球上看,这颗卫星是 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某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速度为 ______km/h。
17.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甲图中的汽车在做__________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2)在0~40s这段时间里,图乙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18.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___________,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的真实跑的时间变 ___________(多了、少了)。若计时员用这种方法测某同学的赛跑成绩是12.21秒,则这位同学赛跑的真正成绩是___________秒。
19.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从其中的某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至北京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min,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结果取整数)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 18∶00 0
蚌埠 22∶07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8∶00 …… 1463
三、简答题
20.试证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是恒定不变的.
21.“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运营,将粤港澳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如图甲所示。一辆小客车以图乙所示的速度从香港到珠海,时间由原来的约3h缩减为0.5h。图丙是该车途经的两个交通标志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显示汽车的速度为 ______ ;图丙的交通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 ______ ;
(2)从A、B两问题中任选一问计算:
A.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所在地到澳门的最短时间 ______ ;
B.从香港到珠海大约缩短了的路程 ______ 。
22.江西湖底隧道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 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3..两辆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小亮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的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请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假设半程的路程为s,则全程为2s。由可得小车在前半程所用的时间
由可得小车在后半程所用的时间
则全程所用的时间
则该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只有相对于小车而言,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故小明选择自己所乘坐的小车作为参照物,故A正确;
B C D.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这是研究的对象,而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树木静止,同理路边的房屋、行人都是如此,以谁作为参照物,谁就静止,不可能向后运动,故BC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
AC.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C不符合题意;
B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v-t图像是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故选A。
5.B
【详解】
设总路程为2s,根据可得前半路程、后半路程分别所用的时间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A.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75μm=0.075mm≈10-4m
左右。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不能达到54 m/s,故B不合理,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成年人的步幅比中学生大一些,在75cm左右,所以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2×75cm=150cm=1.5m
故C合理,不符合题意;
D.一支钢笔的长度在13cm左右,手掌宽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0cm左右。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表示甲乙两同学到达了同一地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开始运动时相距的距离为10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同学的运动速度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
25m-10m=15m
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乙的速度之比是
故A正确。
故选A。
9.C
【详解】
百米比赛中,路程
s=100m
时间
t=10s
因此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
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0m,运动员的速度为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故选D。
12.C
【详解】
A.从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在0~10s内都是倾斜的直线,故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路程比乙大,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两物体在15~20s内,甲的路程不变,即甲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从图像可知,在第15末相遇,从图像可知,在同一地点同时运动,后经过相同的时间到达相同的地点,故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物体在15s末相遇,20s末乙位于甲前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
设桥的长度为L,甲跑至桥头刚好走了大桥的,由速度公式,当甲跑至桥头时所用时间为
乙跑至桥的另一头走了桥长的,则乙在这段距离所用时间为
火车刚上桥直到运动到桥的另一头,运动距离刚好为L,则所用时间为
火车速度为
故选B。
14.100 60
【详解】
[1]通信员从队尾到队首的速度为
v=v通-v队=8m/s-2m/s=6m/s
通信员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
[2]通信员从队首到队尾的速度为
v′=v通+v队=8m/s+2m/s=10m/s
从队首又到队尾的时间
15.静止 地面 运动
【详解】
[1][2]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这个物体是静止的。我们坐在明亮、安静的教室里学习,一般说教室是静止的,因为教室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此时默认的参照物是地面。
[3]当我们以窗外飞翔的小鸟为参照物时,教室相对小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教室是运动的。
16.静止 运动 14.4
【详解】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它是静止的。
[2]但从月球上看,即以月球为参照物,这颗卫星与月球之间存在位置变化,所以它又是运动的。
[3]由图像可知,当s=20m时,t=5s,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7.匀速直线 30 30
【详解】
(1)[1][2]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0~4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1200m,所用的t甲=40s,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
v甲=
(2)[3]根据图乙可知,从0s到40s,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00m,所用的时间为t乙=40s,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
v乙=
18.不准确 少了 12.50
【详解】
[1][2]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运动员起跑的时间在计时员听到枪声之前,因此计时员记录的成绩不准确,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的真实跑的时间变少。
[3]依题意得,这位同学赛跑的真正成绩是
19.525 100
【详解】
[1]列车从蚌埠至北京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
t=24∶00-22∶15+8∶00=9h45min=585min
[2]两地的距离为
s=1463km-484km=979km
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0km/h
20.见解析
【详解】
反设: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由于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由反设推出的结论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相矛盾,所以反设是错误的,则原命题是正确的.
21.80km/h 最大速度不能超过100 km/h 0.29h 200km
【详解】
解:(1)[1] 图乙显示汽车的速度为80km/h;
[2] 图丙的交通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最大速度不能超过100 km/h。
(2)[3]由可得从交通标志牌所在地到澳门的最短时间
[4]由可得从香港到珠海大约缩短了的路程
22.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最大速度为40km/h.49.5s.
【解析】
【整体分析】了解图中交通标志牌的数字是限速标志;会利用公式 v=s/t,已知所行使的路程和允许的最大速度,可以求出所需的最少时间.
(1)图中交通标志牌的数字是限速标志,最大速度为40 km/h;
(2)由公式 v=s/t得,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的时间:t=s/v=0.6 km/40 km/h=0.015 h=54 s.
答:(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最大速度为40 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54 s.
【点睛】此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简单运用,以及标志牌的认识.
23.开始时,小亮以对面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对面列车反向运动时,他就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前进;当列车“驶过”旁边的车尾时,是以站台为参照物,结果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仍在站台上,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解答:答:开始时,小亮以对面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向运动时,他就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前进;当列车“驶过”旁边的车尾时,是以站台为参照物,结果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仍在站台上,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