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8 13: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
2.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 B.路边的树木 C.路边的房屋 D.路边的行人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该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由公式s=vt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由公式v=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3个都对
5.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6.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到相同终点。甲车在前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河岸 D.流水
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10.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10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6s和1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11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11.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由此判断错的是(  )
A.图中的a点表示甲乙相遇
B.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m
C.甲同学的速度是5m/s
D.乙同学运动较快
12.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2米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3:4 B.4:3 C.12:1 D.1:12
14.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36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15.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甲、乙,运动时相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示。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_m,当t=2s时,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16.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某物体以v1的速度通过全程的三分之一,通过剩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的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用v1、v2表示)
17.研究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其顺序是_____
A、观察被研究物体对于假定不动物体位置是否变化;
B、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C、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物体是静止的。
18.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小车乙的速度是______m/s。
19.(1)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h。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2)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前20s内,乙行驶的路程为______m。
20.岸边楼房上的红旗和河里小船上的小旗都向西飘,请你详细分析:小船相对于岸边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些情况?
2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___?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_____?
22.江西湖底隧道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 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3.运动会上100米跑比赛时,观众看的是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观众和裁判各用的什么方法来得出结论的?
24.白天在公路上行走,很容易发现公路上的汽车是运动的;在漆黑的夜晚,虽然亮着车灯,你却很难判断迎面亮灯的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请解释白天和夜晚出现这种情况的区别在哪里?
25.厦门是一个海港城市,海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小丽星期天到海边游玩,她见到如图所示的情景:由于风的缘故,海岸上的旗帜和海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所示的状态,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从图描述的情景上推测:
(1)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多大?
(2)甲船向什么方向航行,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在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初速度,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在做曲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在做曲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沿直线做速度恒定的运动,即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图①中速度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②中,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静止;图③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④中,速度随时间变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只有相对于小车而言,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故小明选择自己所乘坐的小车作为参照物,故A正确;
B C D.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这是研究的对象,而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树木静止,同理路边的房屋、行人都是如此,以谁作为参照物,谁就静止,不可能向后运动,故BC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C.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为一常量,故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说法都是错误的,即AC错误;
B..物体的速度v保持不变,由公式s=vt,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B正确;
D.以上3个,只有1个正确,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一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0m,运动员的速度为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
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因为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v= 可得
t1v1+t1v2=s
则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
t1=
因为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
t2==

t1-t2=- =<0
即t1<t2,所以甲车先到达,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C.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C不符合题意;
B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v-t图像是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不可以以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故A错误;
B.以船作为参照物,山向后运动,即山……向船尾跑去了,故B正确;
C.以河岸作为参照物,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山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流水作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D.当到达关卡1,需要的时间为
故刚好在通行的6s以内,故可以安全通过,故D不符合题意;
C.当到达关卡2,需要的时间为
在第二个周期的放行的6s以内,故可以安全通过,故C不符合题意;
B.当到达关卡3,需要的时间为
在第二个周期一共需要14s,此时到达关卡3时,刚好到了第三个放行周期,故可以安全通过,故B不符合题意;
A.关卡4
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6s和1s,一个周期为7s,故此时刚好在关闭的1s时间内,故刚好挡住了,故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4,A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
A.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表示甲乙两同学到达了同一地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开始运动时相距的距离为10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同学的运动速度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
25m-10m=15m
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乙车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乙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则乙车做匀速运动;甲车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车的图线到时间轴的距离都是10.0m,即运动的路程为0,所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A解析可知,甲车是静止的,则甲车运动的速度为0;乙车做匀速运动,当乙车运动5s,它所走过的路程是10.0m,则乙车的速度是
综上所述,甲车运动的速度是0,乙车的速度是2.0m/s,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经过6s,甲车的图线到时间轴的距离仍然为10.0m;在6s时间内乙车运动的路程s=12.0m,则此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经过6s,甲、乙两车可能相距2m,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0m,而甲车静止,其通过的路程为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详解】
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
A.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2=×0.4s=0.2s
由v=st得,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2=v波t2=340m/s×0.2s=68m
故A错误;
B.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1=×0.5s=0.25s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1=v波t1=340m/s×0.25s=85m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s2=85m-68m=17m
故B错误;
CD.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17m;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则17m共用时间为
t′=t-t1+t2=0.9s-0.25s+0.2s=0.85s
汽车的车速为
v′===20m/s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5.15m 10m
【详解】
[1]物体乙的速度为
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
故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15m。
[2]从图可知,当t=2s时,物体甲走了20m,物体乙走了
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故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m。
16.6.25
【详解】
[1]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在前三分之一路程的运动时间
物体在后三分之二的路程的运动时间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17.BAC
【详解】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因此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然后观察被研究物体对于假定不动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据此才能进行判断,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物体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BAC。
18.甲 丙 6
【详解】
[1][2][3]由图1可知,小车甲的速度
小车丁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的速度
由图2可知,小车乙的速度
小车丙的速度
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小车乙的速度是6m/s。
19.最高限速40km/h 1.5 汽车 > 20 200 200
【详解】
(1)[1]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为限速标识,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最高限速40km/h。
[2]由图示交通标志牌可知,此处距北京的路程是60km,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的时间
[3]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树木相对于汽车位置发生了变化,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2)[4][5]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甲=5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
s甲=1100m
甲车的速度
在t乙=20s时,乙车行驶的路程
s乙=400m﹣200m=200m①
乙车的速度
比较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为20m/s。
[6]由上图可知,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甲、乙相遇后再经过20s,甲车行驶了
s1=800m﹣400m=400m
乙车行驶了
s2=600m﹣400m=200m
当t=40s时两车相距的距离为
s1- s2=400m﹣200m=200m
[7]由①知,前20s内,乙行驶的路程为200m。
20.见解析
【详解】
小船上的红旗的方向和岸上房子红旗的方向相同,所以小船相对于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可能和楼房相对静止;由岸上房子红旗的方向可知:风向是由东向西,所以小船也可能是逆风行驶,即向东运动;也可能是顺风行驶,即向西运动,但是船速小于风速。故船相对于岸上的楼房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静止;(2)向东运动;(3)向西运动,但此时船航行的速度小于风速。
21.船夫找不到剑 故事中的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箭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箭是运动的,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详解】
[1][2]故事中的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箭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箭是运动的。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2.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最大速度为40km/h.49.5s.
【解析】
【整体分析】了解图中交通标志牌的数字是限速标志;会利用公式 v=s/t,已知所行使的路程和允许的最大速度,可以求出所需的最少时间.
(1)图中交通标志牌的数字是限速标志,最大速度为40 km/h;
(2)由公式 v=s/t得,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的时间:t=s/v=0.6 km/40 km/h=0.015 h=54 s.
答:(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最大速度为40 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54 s.
【点睛】此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简单运用,以及标志牌的认识.
23.观众是用的“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得出结论的,即:在相同时间内,经过路程远的运动员跑得快;
裁判用的是“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得出结论的,即:运动员跑完相同的路程,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员跑得快。
【解析】
【分析】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很多,可以比时间、比路程、比速度,此题是采用了前两种方法。
【详解】
观众是用的“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得出结论的,即:在相同时间内,经过路程远的运动员跑得快;
裁判用的是“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得出结论的,即:运动员跑完相同的路程,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员跑得快。
【点睛】
此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这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其实也是“控制变量法”,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24.白天较亮,可以以周围景物为参照物,很容易判断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而到了晚上周围一片漆黑,自然很难以周围景物为参照物判断汽车的运动和静止.
【解析】
白天较亮,可以看清汽车周围的景物,以周围景物为参照物,汽车与景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很容易判断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而到了晚上周围一片漆黑,看不到汽车周围的景物,不能选择汽车周围景物为参照物,故无法判断汽车的运动和静止.
25.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乙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而题目中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所以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5m/s.(2)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
【解析】
【详解】
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乙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而题目中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所以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5m/s.(2)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
【点睛】
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乙船上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对于甲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甲船的旗帜向右飘,只有使甲船向左运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