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己亥杂诗 课件(25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己亥杂诗 课件(25张 )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9 21: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三
已 杂
亥 诗



完整内容教学课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清代的龚自珍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心声。据传,龚自珍路过镇江时,时逢人们在虔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等天神。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位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已亥杂诗》。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
己亥:本诗所指“己亥年”即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
已亥杂诗
龚自珍
1
会认写熏、杭等生字词。
2
朗读背诵并理解诗意。
3
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学习目录
初读理解
深入赏析
结构主旨
思考练习
字词学习
初读理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初读古诗
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齐读、练读,互相交流。
理解大意
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 生气勃勃的局面。
九州
恃 依靠。
万马齐喑 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 沉默,不说话。
理解大意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

天公 造物主。
抖擞 振作,奋发。
降 降生,降临。
字词学习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字词读写
已 亥
hài
恃 风雷
shì
齐 喑
yīn
抖 擞
sǒu




近义词
九州---华夏
生气---生机
恃---靠
万马齐喑---沉默不言
反义词
生气---死气
抖擞---颓唐
万马齐喑---百家争鸣
深入赏析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深入赏析
诗文一二句
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深入赏析
诗文三四句
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诗人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深入赏析
诗文三四句
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需要大批人才,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深入赏析
结构主旨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结构梳理
万马齐喑
政治昏暗
不拘一格
降人才
殷切期待
已亥杂诗
希望改革
期待人才
课文小结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思考练习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思考练习
1
“我劝天公重抖擞”
劝谁?劝什么?怎样劝?
3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歌或语句。
2
结合作者写诗的社会背景,认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谢 观
谢 看
本课结束
授课人: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