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
黄冈中学程晓明
[文本解读]
热爱生命
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作者在文章一开头
就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
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接着,作者把“晢人”与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
消极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而自己认为“生命受
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
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如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
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正是如此
这样的“糊涂人”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作者说自己也随时准备告别人世,毫不惋惜,但
理由不同。由此谈到对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的认识。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不害
怕,原因是,“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
活、享受生活。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
活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
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但还是“迅速抓住时间”,“凭时间的有
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这篇文章的主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
对于死亡也不会觉得烦恼。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命。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
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能思
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这篇文章的主旨:人本身很脆弱,伟大之处在于能思想,人应该“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条
文章开宗明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
幼儿园就学过。”接着,文章列出了十七条。作者认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
些条条里”。这些条条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人的
健康习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兴趣,承认死亡以及注意观察周围事物
等。作者进一步阐释,十七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应用到成年,实戥于家庭、社会,生活
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为中。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一条:“当你们出门,到
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
要有集体精神
这篇文章的主旨: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
幼儿园里就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