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8 11: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采矿业、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拥有几个在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大幅度的增长,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亿锂。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
(1638—1715)
路易十五
(1715—1774)
优柔寡断、
不守承诺、
征收重税。
路易十六
(1774—1792)
锁匠国王
玛丽·安东尼
亏空夫人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
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亿锂。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矛盾尖锐
《但愿这场游戏很快结束》
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
僧侣和贵族
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
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 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世界近代史》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矛盾尖锐
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
贵族以宝剑为国王服务,
第三等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时间:
(2)运动中心:
(3)核心思想:
(4)代表人物:
(5)实质:
(6)影响事件:
法国
理性主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启蒙运动的旗手
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提倡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
主权在民,否定封建王权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时间:
(2)运动中心:
(3)核心思想:
(4)代表人物:
(5)实质:
(6)影响事件:
法国
理性主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辛亥革命
用理性的阳光
驱散现实的黑暗
正如国王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当然,灭亡的不是法国,只是专制制度。
——王斯德《世界通史》
2、思想基础:启蒙运动的影响
1789年5月,路易十六为了解决危机特别是解决征税问题而召开了中断达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
1788年3月的《财政预算报告》:
财政收入为5.03亿锂,
支出为6.29亿锂,
赤字是1.26亿锂,
国债45亿锂,
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锂。
3、直接原因(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5
开始
召开三级会议
1789.7
1791
1793
1794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阅读课本,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
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高潮
处死路易十六
革命结束
1789.8
1792
导火索
《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热月政变
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巴士底狱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当时关押7人),它是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人们向它开火,就意味着要向传统的封建势力开战。攻占巴士底狱,这是大革命的开端,从此掀开了大革命的序幕。
7月14日成了法国的国庆日。
为什么巴黎人民要攻占巴士底狱?
自主学习:
(1)时间:
(2)颁布机构:
(3)内容:
1789年
制宪议会
2、颁布文件——
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2、颁布文件——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三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根据材料,说说《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内容:
①人生来自由,在权利上平等;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4)核心思想:
(5)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6)意义:
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进程;
只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颁布文件——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旧制度的死亡证
新制度的出生证
第二条: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其权力。法国的宪政是代议制;代表就是立法议会和国王。
1791年宪法
(现藏于法国国家档案馆)
1791年9月路易十六接受新宪法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3、确立新制——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法国国歌《马赛曲》
西欧各封建国君主:“法兰西瘟疫”
《莱茵区军歌》
……
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
立誓向祖国的敌人复仇;
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
决心为自由而战斗。
……
公民们,拿起武器,
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
把敌人消灭净。
1791年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扬言要援救法国国王,并决定武装干涉
1792年8月12日,巴黎人民打败王宫卫队,囚禁了路易十六
1792年9月20日,赢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击退外敌
1792年,制宪会议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这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的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4、建立共和——
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自由
平等
博爱
(政体:民主共和制)
5、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荷、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发动了战争,干涉法国大革命。
路易十六:“我原谅所有把我送死路的同胞。我祈求上帝,法兰西从此不再流血。”
丹东:“欧洲的君主们向我们挑战,我们就把国王的头颅掷给他们看!”
英国、荷兰、汉诺威的军队已经攻入了北方领土;普、奥军队在莱茵战场也攻下美因兹;西部海岸被英国封锁。7、8月间法国的所有各战线几乎全面崩溃。9月初又传来了南方大港土伦被英军占领的消息……
——《迁徙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国家恐怖主义》
外:第一次反法同盟
内:全国83个省份,60个省份叛乱
(饥荒,社会危机,财政危机……)
罗伯斯庇尔
打退外国军队进攻,平息国内叛乱,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简介:(1758—1794)
参与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强烈要求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3年6月当选为国民公会主席,主持通过了《1793年宪法》
1793年7月,参加公安委员会,改组革命法庭,实行雅各宾派革命专政,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
6、高潮——雅各宾派当政
1794年,被法国人民推上断头台
据估计:在恐怖时期未经审判而匆忙处死者约4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占到了80%以上。同时,还把成千上万一时不理解大革命的农民,也一律认定为反革命,予以大规模的绞杀,…….有的村庄几乎全被杀光,连儿童、婴儿也难幸免。
——《法国大革命反思》
1794年6月10日,《惩治革命敌人法令》
“断头台的工作越繁忙,共和国就越巩固”
刽子手:最忙碌的工作者
打击面太宽,树敌太多,失去了统治基础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
7、结束——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过路人不管你是谁?切莫为我的命运悲伤,要是我还活着,你就得死亡······”
——罗伯斯庇尔的墓志铭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于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列宁
性质: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巴黎人民三次起义)、反封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三、法国大革命的性质:
为什么材料中的法国革命被称为“大革命”?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不仅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世界。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共同的遗产——《人权宣言》。
——吕一民《法国通史》P132
材料二: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正是在大众直接参与下,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才真正将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与旧制度“完全决裂”,最终筑起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大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合适的环境。
——楼均信《法国大革命反思》1999年4月第29卷第2期浙江大学学报
积极:
①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②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③使法国走上了一条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四、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局限: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少数人是资产 阶级)。
政局动荡
1794年,雅各宾派在政变中被推翻,法国政局动荡不安。欧洲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多次干涉法国革命,形势十分危急。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法国大革命的延续——拿破仑帝国
他,就是“荒野雄狮”——拿破仑!
1799年11月,拿破仑 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雾月政变)
1、夺得政权:
1799年雾月政变
率领法国,取得对第二次反法同盟的胜利,个人威望登峰造极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2、建立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还把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1805年,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拿破仑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对内措施——颁布民法典
3、加强统治:
3、加强统治:
对内措施——颁布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民法典》)
时间:
目的:
内容:
1804年
整理革命以来立法成果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拿破仑法典》
自由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
3、加强统治:
对内措施——颁布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民法典》)
时间:
目的:
内容:
地位:
作用:
1804年
整理革命以来立法成果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材料: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近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先后有25个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如,丹麦、德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等。
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措施——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
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近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军坚决反抗拿破仑侵略,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极其惨重。最终,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无功而返,法国因此元气大伤。
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1815年, 滑铁卢战败,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材料一: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贵族的特权……
材料二:“拿破仑军队的剌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是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制度的摧毁人”。——恩格斯
材料三: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积极: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性、进步性)
消极: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侵略性)
1.后期的侵略战争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
2.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内民怨沸腾和经济困难。
3.远征俄国失败。
4.欧洲封建势力远胜于资产阶级势力(根本原因)。
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世界名人对拿破仑的评价
黑格尔说:“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真正的伟大的拿破仑”
丘吉尔:“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
歌德说:“拿破仑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最富创造力的人”。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