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彩的光全单元同步质量检测卷-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C.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D.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2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宇在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面镜
D.镜中的像身高1.2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丽景象。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关于小明在湖中看到的云和鱼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关于近视眼成像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6.中国的经典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叶障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池水映明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D.“立竿见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7.佩奇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与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用手机的摄像头对着“微信”或“支付宝”的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收付款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手机这种摄像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手机拍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时与显微镜物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D.当手机的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看到二维码所成的像将变大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光屏的最上端是___________光,最下端是___________光。
10.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来辨别真伪;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1.如图所示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需要戴_____(填“凸透”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2.“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①在灯光下做游戏时的“手影”;②湖边的柳树在水中的“倒影”③阳光照射在地上的“影子”;④“海市蜃楼”中的“幻影”等等。以上各种“影”的形成原因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_,剩下“影”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
13.在多个光学实验中都用到了光屏,为了从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屏上显示的像或光线,光屏的表面应选用比较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材料。如图所示,光屏上显示出红色的光线,说明光屏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cm,焦距大小为______cm;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三、作图题
15.补全下列光路图。要求:甲图画出光线SB 的反射光线;乙图画出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光线; 丙图画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图中箭头表示实物)。
16.人在B处看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C处,A点是球的实际位置,请完成人看到玻璃球在水中像的光路图,同时标出折射角r。
四、实验题
17.在探究光学规律时,做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白色纸板的作用还有_______
(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如图所示,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3)小红经过仔细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挨得很近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_____。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18.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_上
(3)晓雯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下表是几次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A
2 20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A 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
②当烛焰从远处逐渐靠近透镜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③晓雯做到第3次实验时,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了一点,此时,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____半部分(选填“上”或“下”),如果想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1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______放置。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______,若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点,判断连线 ______,测量像与物 ______,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五、综合题
20.(1)如图1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________;
(2)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2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刷脸”。支付完成交易,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C.等于两倍焦距
D.两倍焦距之外
21.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看到了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1)如图所示是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亮的位置,其中A是_________。
(2)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_。
A. B. C. D.
(3)日食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
(4)若纸盒上的小孔变为三角形,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
A.三角形 B.圆形 C.月牙形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D2.C3.B4.A5.D6.B7.C8.D
9.色散 红 紫 10.紫外线 绿 11.远视眼 凸透
12.② ④ 光沿直线传播 13.粗糙 反射
14.20.0 10.0 左
15.
16.
17.将纸板2向前(后)折,观察在纸板2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呈现光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玻璃较厚,两个反射面上两次反射成像 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 不变 B
18.10.0 主光轴 倒立缩小实像 20 40 先变大后变小 上 下
19.蜡烛B 位置 2 暗 竖直 在B位置放置一个光屏 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像 与镜面是否垂直 到镜面的距离 暗 C
20. 倒立 折射 D
21.月亮 D 光的直线传播 C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