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导 入
声声慢
诵读入情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思考: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合作探情
请同学们同桌对读诗歌,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A:怎样写愁: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
B:怎样入愁:词人在词中选取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
C:缘何生愁:本词中作者为什么愁呢?
怎么写愁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抒胸臆
叠词运用
二、间接写愁:借景抒情
怎么写愁
思考: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寻寻觅觅
动 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
环 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怎么写愁
叠词的作用: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2. 起强调作用。(结合诗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愁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怎么入愁
意 象
意 境
冷清
凄婉
愁苦
情 感
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
意象1: 三杯两盏淡酒
关于酒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思考: 为何说是“淡酒”?
答: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意象2:怎敌他晚来风急
关于秋风的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意象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关于雁的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
结论:过雁——“乡愁、离愁”的象征
意象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关于黄花的诗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意象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关于雨、梧桐的诗句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也是牵愁惹恨之物。
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作为乱世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宋室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南渡后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缘何生愁
生出何愁?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孀居之悲
流离之苦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缘何生愁
总结全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运用
奠定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借景抒情
秋风
淡酒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表现了愁情之浓之深
首
尾
呼
应
直抒胸臆
一样愁字万古情,
半世漂泊觅平生。
——品李清照《声声慢》
妙比巧对悟诗情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一剪梅
声声慢
时期
愁的程度
风格
情感
少妇时期
轻、浅、淡
清丽淡雅
闺情离愁
晚年寡居
重、深、浓
沉痛凄婉
家国哀愁
扩读,拓展愁情
愁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
要经历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
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