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02 09: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人体免疫的功能。
4、说出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学习重点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免疫的种类和功能。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是可以征服传染病的,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并结合教材的卡通插图,了解人体有不同的防病防线;再通过阅读教材,总结概括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然后通过讨论理解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不同于第三道防线的作用,进而明确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的区别;同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任务一:
①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___功能。
②阅读教材75、76页资料并分析,讨论76页第1、2、3题。
③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的种类和功能。
学习任务二:
阅读课教材77页,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并回答:
①抗体是指
②抗原是指
③描述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
阅读教材78-80页有关“计划免疫”的内容,明确下列问题:
(1)疫苗防病原理:减毒病原体或毒素(抗原)→抗体
(2)描述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3)完成连线
疫苗 预防的疾病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
百白破 肺结核
糖丸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课前预习导学
1、第一道防线由____和____组成,它们具有___和______作用,此外还有______作用。
2、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
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__ _____和___ ____。
4、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 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 (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 或 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 )。
5、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 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6、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 。现在认为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 “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 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细胞和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7、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 ,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同时还要长期使用 药物。
8、免疫全面而科学的定义是,能抵抗 侵入,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的功能。
9、当人体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照科学的 有计划的给儿童 ,以到达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课堂学习研讨
(一)整体感知
1、抗原和抗体
(1)抗原:是一类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大都是外来的,如病菌、病毒和其它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等,
(2)抗体:是指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中。
(3)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灭,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2、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
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
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
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
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今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
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
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⑴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的结构是由 组成。
⑵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 ,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 。
⑶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 。
⑷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近年来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三条具体措施)?
课内训练巩固
1、下列免疫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是( )
A.体液的杀菌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2、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是结核杆
菌,如图形象地反映了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首先被
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的过程。此过程( )
A.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属于特异性免疫
C.既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又属于特异性免疫
D.既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不属于特异性免疫
3、从去年开始,某市各学校相继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
疫苗接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从传染病防治措施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C.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D.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也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4、小黄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就医,通过验血发现其血液中( )
A.红细胞增多 B.白细胞增多 C.血小板增多 D.血红蛋白增多
5、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6、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B.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会得一些病
C.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 D.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7、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计划免疫
8、将其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虽经特殊处理,否则不能长在一起,从免疫概念来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疫苗
9、当人体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功能发生障碍时,会导致( )
  A.过敏反应 B.恶性肿瘤 C.红斑狼疮 D.艾滋病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 )
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B.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
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D.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
11、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感染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
C.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D.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课后拓展延伸
右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
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
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
如图 所示,这属于第
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 __,能刺激人体产生 ,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 性免疫。计划免疫属
于___ _性免疫。
教学后记:
答 案
(二)合作探究
⑴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⑵抗原 特异性 ⑶抗病毒血清是抗体 ⑷①为狗、猫
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 ②注意不要被猫、狗等咬伤或抓伤 ③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
犬病疫苗和抗毒血清 ④有患狂犬病的狗、猫等要杀死深埋 ⑤尽量不养宠物和与宠物接
触 ⑥要养经过检疫的宠物并定期检查。
课内训练巩固
1、D 2、A 3、C 4、B 5、B 6、D 7、D 8、B 9、B 10、A 11、C
课后拓展延伸
(1)1 一(2)溶菌酶 2 二(3)抗原 抗体 三(4)非特异性 特异性
免疫的
两重性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抵抗抗原、防止疾病
监视、识别、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有利方面
人体器官移植产生排斥反应
抵抗抗原功能过高产生过敏反应
对正常细胞发生反应而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可能发生肿瘤
有害方面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