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九年级下册历史
班级 姓名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建立了两个军事集团,随时准备发动一场掠夺性的、破坏和平的战争,选出一个与另外三个分属不同集团的国家 (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2. 1900—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军费从约11亿美元增至约20亿美元,各成员国兵力也迅速扩充,德国陆军达到87万人,俄国陆军达到130万人。由此可见,当时欧洲( )
A.各国发展不平衡 B.扩军备战愈演愈烈
C.法西斯主义盛行 D.俄、德矛盾最尖锐
3.德国外交部长1899年在议会演讲时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扩军备战、组建军事集团的根本目的是 ( )
A.帮助欧洲大陆弱小国家对抗英国霸权
B.维护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C.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D.同英国争夺霸主宝座
4.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各国联合解决地区问题
5.英国 《金融时报》 发表文章称:“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应清醒地反思教训……第一个教训是,我们要区分引发冲突的偶然性因素,以及国际关系或国内事务中更加根深蒂固的紧张因素——后者是导致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不能混为一谈。”与材料中“引发冲突的偶然性因素”对应的史实是 (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三国同盟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6.下面是英国人于1916年5月创作的漫画,名为《别动》,戴着德军头盔的野猪,被命名为“凡尔登”的夹子夹住了鼻子,动弹不得。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英法联军打败德军 B.德军在凡尔登战役受阻
C.索姆河战役牵制德军 D.一战已进入转折
7.下图是位于青岛京山路26号的一战遗址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的诠释和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博物馆。博物馆整体造型宛如和平鸽,寓意和平,时刻提醒着我们,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以德国投降而结束 ②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③战争局限于欧洲地区 ④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李普曼是美国军事情报局在巴黎的宣传干将,专门负责撰写投放到敌方的传单。他在一份为鼓动敌方士兵投降的传单中,以俘虏的口吻写道:“不要为我担心,我已经不打仗了。我吃得很好。美军给战俘的食品定量和给他们自己的士兵一样多:牛肉、白面包、土豆、牛奶、黄油……”据此,可以说明 ( )
A.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B.萨拉热窝事件的背景
C.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
D.美国已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9. [2021河南周口郸城县一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由此可以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首先在英、德之间打响
B.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C.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
10. 1918年结束的这场战争中,英国男性的死亡率是和平时期的7—8倍,法国是10倍。最适宜服役的19—22岁年龄组的男性减少了35%—37%。材料反映出( )
A.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失败
B.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有“地狱”之称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D.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11.美国黑人解放运动领袖杜波依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导致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D.促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2.[2021福建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渊源(部分)
下列对表格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
13. 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名称仍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开始,每四年一届,其中有3届因遭遇重大历史事件未能如期举行。请判断:第6届夏季奥运会没有举行的原因是( )
A.遭遇第一次工业革命 B.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
C.遭遇经济危机 D.遭遇美国内战
14. 1917年,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奥匈帝国,年轻的皇帝开始秘密议和;在英国,前外交大臣预言:如果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在战火中崩溃。由此可见,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是 ( )
A.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B.交战各国发生革命运动
C.同盟国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D.参战各国厌战情绪高涨
15. [2021河南二模]无数男子参加战争,大量妇女投入生产。1915年6月,随着战局的发展,又有大批军需品工厂里的工人加入了军队。英国政府只得与工会进行谈判,要求工会为恢复生产做出努力,并答应在战后保证女工充分的政治权利。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一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
B.战争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C.妇女对一战胜败起决定作用
D.战争促使无产阶级斗争胜利
16.旧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盛行经济自由主义,企业经济活动几乎不受政府干预,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政府通过提高关税以保护民族工业……因为交战中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全部运用到战争中。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发展
B.加速了经济方式的变化
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D.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7. [2021广东阳江江城区一模]严复在1914年8月29日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道:“此次世界战端一起,进出口货物交往当有隔碍。以德奥之强,初战当能与协约国以盛势。然彼国资源远远逊英法美,如战局久持,德奥必遭败北,可断言也。”严复认为一战 ( )
A.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 B.同盟国必将取得胜利
C.持续时间一定会很长 D.胜败由各国实力决定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材料三 1918年同盟国一个接一个地投降了。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 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 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 516亿美元。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对外投资。而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使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参加战争,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悉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反帝民族解放斗争的持续高涨表明任意宰割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殖民主义政策已难以继续,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陷入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各国已有了2.5万—2.75万吨的主力舰;大战末期,英国已有4万吨级的高速主力舰,并开始建造能携带20架飞机的航空母舰;大战期间,各国迅速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军用飞机,如驱逐机、轰炸机等。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准备发动一场掠夺性的、破坏和平的战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两个军事集团”指的是一战前形成的德、意、奥匈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A、C、D属于三国协约,B属于三国同盟。故选B。
2.B 从材料中“军费从约11亿美元增至约20亿美元,各成员国兵力也迅速扩充”可知,当时欧洲各国的扩军备战愈演愈烈。故选B。
3.C 根据“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故选C。
4.A 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竞相瓜分世界。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与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所以漫画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故选A。
5.C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引发冲突的偶然性因素”。由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即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故C符合题意。
6.B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16年”“德军”“凡尔登”“动弹不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故该漫画的寓意是德军在凡尔登战役受阻。故选B。
7.A 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1917年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所以②③错误,排除。故选A。
8.D 据“李普曼是美国军事情报局在巴黎的宣传干将,专门负责撰写投放到敌方的传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17年时已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故D正确。A、B、C三项的内容与美国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
9.B 据“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可以看出,英国、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故B正确。
10.D 由“1918年结束的这场战争”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由“英国男性的死亡率是和平时期的7—8倍,法国是10倍。最适宜服役的19—22岁年龄组的男性减少了35%—37%”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男性的死亡。故选D。
11.C 依据“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一战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故选C。
12.C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一战前,形成了德、意、奥匈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C。
13.B 根据“1915年”“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开始,每四年一届”可推知,第6届夏季奥运会应是1916年。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故第6届夏季奥运会没有举行的原因是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故选B。
14.D 由“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奥匈帝国……开始秘密议和;在英国……预言:如果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在战火中崩溃”可知,材料说明这些主要参战国的厌战情绪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故D符合题意。
15.B 据“1915年”“英国政府只得与工会进行谈判,要求工会为恢复生产做出努力,并答应在战后保证女工充分的政治权利”可以看出,一战促使女工增加,使其享有的政治权利增加,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故B符合题意。
16.B 由“旧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几乎不受政府干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政府通过提高关税以保护民族工业”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加速了经济方式的变化。B符合题意。
17.D 据“世界战端一起,进出口货物交往当有隔碍”可知,A错误。据“以德奥之强,初战当能与协约国以盛势。然彼国资源远远逊英法美,如战局久持,德奥必遭败北,可断言也”可以看出,严复认为一战初期,德、奥匈强大,可以保持优势,但德、奥匈资源远逊于英、法、美,如战局持久,德、奥匈必败,因此严复认为一战的胜败由各国实力决定,故D正确,B错误。C错在“一定”,排除。
18.【答案示例】 (1)人数大大增加。原因:战争范围广,遍布亚非欧等地;参战人数多;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的投入;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2)时间长;规模大;破坏性大。(3)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开始崛起;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或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
【解题思路】 (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可以看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大大增加。第二小问,由“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及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一战每天死亡人数大大增加的原因是战争范围广,遍布亚非欧等地;参战人数多;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的投入;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等。(2)据“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可知,时间长。据“涉及30个主权国家”可知,规模大。据“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 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 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 516亿美元”可知,破坏性大。(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材料四“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对外投资”可知,一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据“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使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可知,美、日开始崛起。据“反帝民族解放斗争的持续高涨表明任意宰割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殖民主义政策已难以继续,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陷入危机”可知,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或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据“大战期间,各国迅速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军用飞机,如驱逐机、轰炸机等”可知,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