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8 10: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剪短了枝叶,辛亥革命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3.“国势陵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陈独秀创办的“本志”是 (  )
A.《青年杂志》 B.《时务报》 C.《国闻报》 D.《民报》
4.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子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右图是《新申报》民国八年五月五日的号外,它报道了当时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辛亥革命
6.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2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还我青岛”
7.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8.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 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的结果是 (  )
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④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关于材料中“新的救中国的出路”指的是 (  )
A.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10.以下是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帮助老师收集到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的材料,其中能用于该课的是 (  )
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南湖红船图片 ③红军长征路线图 ④陈独秀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世纪初,某人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C.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2.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建立。这些直接促成了 (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道:“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D.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  )
①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③有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前途 ④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在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更是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为此中国共产党 (  )
A.放弃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始领导农民运动 D.开始寻求革命同盟者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复兴力量。某校开展了以“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历史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简要介绍下面历史建筑承载的历史价值。(2分)
(2)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概括改版前后《晨报》宣传主题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晨报》,创办于1916年,1919年2月至1920年6月间,李大钊负责《晨报》的编辑工作并对其进行了改版。改版前后刊登的内容按各个类别归纳列表如下:
时期 主要类别
改版前 宣传进步思想 翻译外国文学 介绍科学知识
改版后 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介绍苏俄十月革命 的论著 介绍马克思、列宁等人物传记
(3)下面图片真实再现了五四运动的现场情景。请说明五四运动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
(4)综合以上任务,用示意图的形式呈现上述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所有特权包括其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主要内容是:5月26日,你的儿子无故缺席,至今仍然缺席。我请家长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还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材料三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从材料一中可以提取出哪些历史信息 (2分)
(2)造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分)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2分)
(4)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为反抗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由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4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句话的理解。(4分)
(3)分析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阅读下列有关工人运动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传播】
材料一 右图(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劳动音》)
(1)材料一中刊物的创办说明当时在思想传播上出现了什么样的新局面 这有何意义 (4分)
【经验总结】
材料二 右图(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二七大罢工”纪念邮票)
(2)材料二中邮票是为了纪念哪次工人运动 这次工人运动的结果如何 这次工人运动有何意义 又有何惨痛的教训 (8分)
【江西荣耀】
材料三 安源路矿,是萍乡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1922年9月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来到安源,考察发动安源工人罢工。1923年8月,刘少奇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中曾作这样的评述:“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5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俱乐部共费计一百二十余元,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
(3)依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安源工人罢工有什么特点 这为新时代建设秀美山西提供了什么有益的借鉴 (3分)
答案
1.B 2.C 3.A 4.B 5.A 6.C 7.A 8.C 9.A 10.B 11.A 12.B 13.A 14.C 15.D
16.(1)图一: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场所之一。图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变化:由之前以宣传新文学、科学知识、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须答出变化前后)原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须答出五四精神的内涵)
(4)
17.(1)①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②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五四运动爆发,学生罢课。
(3)学生罢课,要求“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任答两点即可)
(4)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8.(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阶级准备(或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19.(1)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结果: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意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3)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特点:组织严,秩序好,工人服从命令,取得完全胜利。借鉴: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