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8 15: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单选题
1.西晋时期、法律规定“竣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处理亲属相犯的刑事案件时,需要按照五服”之内的血缘关系,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定罪。这体现出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约法省禁,慎刑慎罚
C.引礼入律,礼法合流 D.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2.成书于西汉的《礼记·曲礼》有言:“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唐代《唐律疏议》规定:“文选君子行诗曰,君子防未然……言国家制刑,惩一而诫百,使之畏于未犯之先,不幸而丽于法,则宽平其徽纆(木工所用的绳墨),而心则主于博爱之仁也。”据此可知汉唐以来古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是
A.礼法并用 B.以民为本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
3.唐朝注重法律的制定。流传到今天的《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微四年颁行的律文,在中国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经验
②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
③废除了自汉代以来礼与法的结合
④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要使他们的人民能够平静地过生活。他们要人人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对他人负有许多义务,要每个公民在某个方面都依赖其他公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
A.法律就是一种礼制 B.礼制本身具有强制力
C.礼制与法律相结合 D.礼制意味着礼貌待人
5.《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反映出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轻罪重刑 B.礼法结合 C.细密严苛 D.条文清晰
6.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
A.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 B.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
C.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 D.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
7.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8.我国在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据此,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 )
A.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 B.各国加强立法工作
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 D.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
9.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
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 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
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 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
10.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这说明
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颁布的部分律令内容,这体现出当时
政权 律令内容
曹魏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 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 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北方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完成 B.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开始融入法典
C.凸显出严刑峻法治国理念盛行 D.法律、礼教并用成为重要统治手段
12.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13.大逆罪是源于秦朝的一种罪行,主要指涉毁坏皇家宗庙、山陵及宫阙等礼制性的建筑物的犯法行为,是历代刑律处罚最重的一类犯罪。秦律规定此类犯罪事实一旦确认,则不分首从一律处死,而亲属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大逆罪的这一立法精神
A.体现了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表明了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诠释了轻罪重罚的法家思想 D.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权力观
14.1989年,在湖北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简牍,其内容多与秦人法律相关,以《禁苑》类律令最为详备,如,其体现出《秦律》
A.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本质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立法严密但不缺乏灵活性 D.法律严苛激化了社会矛盾
15.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出处 法律条文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唐律疏议斗讼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大明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亲属相为容隐”
A.逐渐强化血缘关系 B.法律与公德融为一体
C.儒家伦理观法律化 D.封建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16.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确立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17.《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冠名,如三刺、正宥、三赦、三让、三罚等。《说文》曰:“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天、地代表阴、阳,人乃天地化生之物:化生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
A.体现出丰富的儒家仁爱观念 B.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C.充斥着复杂纷繁的迷信思想 D.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
18.班固在《汉书》中提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这说明班固
A.主张废除严刑峻法 B.立足儒家视角评判法家
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 D.倡导百家争鸣多元发展
19.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朱元璋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主张恢复礼乐制度的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20.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陈兵洛阳,并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则整师而退。据此可知,当时
A.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稳固 B.私学推广了中原文化
C.楚王恪守宗法血缘关系 D.德治理念的广泛传播
21.《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据此可知《唐六典》
A.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立法原则 B.适应了封建政府行政运作的需求
C.有利于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 D.标志封建法制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22.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 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中》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A.政治行为具有神秘色彩 B.民本思想有着久远的历史
C.儒家仁政思想渐入人心 D.当政者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23.周初的革命者从牧野之战“前徒倒戈”的事实中,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24.法和律自古以来就不同。夏、商、西周直至春秋时期称法律为刑;春秋战国之际,改称法律为法;商鞅变法时进一步改法为律。此后,自秦汉至明清,除宋朝律典称刑统,元朝称通制、条格等外,其它各个朝代基本都称法律为律。古代“刑→法→律”演变趋势的合理解释是
A.反映法律名称的变化 B.表明社会的本质变化
C.体现法律制度的发展 D.说明治国思想的质变
25.757年,李白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被捕入狱。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免于一死,流放夜郎。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这体现了唐朝
A.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B.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C.盛唐时期边塞诗人英武豪放 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
26.《大清律例》由体现法律总则的“名例律"和按照六部管理范围划分的“六律”组成,是清代最为系统的成文法典。在财产继承方面,户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B.法律制定程序趋向近代化
C.传统宗法观念淡化 D.土地兼并之风日益盛行
27.清代的《大清律例》和《六部则例》中规定: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些规定反映出清代法
A.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B.注重以人为本
C.民事权利主体扩大 D.体现重农抑商
28.在唐代对女子继承权法律化的基础上,宋代各种法律、敕和案例对女子财产的继承范围、继承方式及继承份额都作了较为详备的规定,使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
A.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
C.政府对商业活动加强控制 D.男女获得了同等的继承权
29.唐律规定:官员必须做到“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否则触犯刑法。官员不得援引皇帝的权宜处分断案,一切定刑量罪只能依据法典律条。这些规定表明唐代
A.司法公正观念备受重视 B.官吏的政治特权被废除
C.君权神授理论受到冲击 D.官吏违法审判现象严重
30.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参考标准.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面视其亲疏关系量刑大异。这说明唐律
A.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总结了前代法律的实践经验
C.深受儒家宗法伦理影响 D.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
31.唐制规定五品以上得立庙,庙数按官品规定不一。本来立庙者应是嫡系的宗子,但是庶子如果官品达到标准,可以为其父另立别庙,称为“祢庙”。祭祀时“兄陪于位,以庙由弟立,己不得延神也”,家族祭祀时嫡兄只能陪祭,地位反而低于庶弟。这说明唐代
A.宗族嫡庶观念强化 B.嫡庶之间地位平等
C.官品超越血缘关系 D.立庙制度混乱无序
32.《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大清律》中将刑罚改为“杖一百”,而父母许令分产者则不予追究。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A.父母对子女的严格控制 B.儒家伦理遭遇严重冲击
C.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D.儒法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33.《晋律》确立了"准五服制罪"的制度,即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这一规定体现了
A.律令儒家化的特点 B.礼法融合的开始
C.法律与教化的冲突 D.宗法观念的淡化
34.唐代律法对犯罪活动的制裁不仅为了威吓犯罪分子,也是为了恢复宇宙阴阳平衡。司法实践中,重复出现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判刑数量的减少,不到300年的时间里有174次大赦来补偿可能的不公正。这表明唐代律法
A.凸显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 B.完全不受君主意志的干预
C.强化了君权天授的权力观 D.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35.下表为先秦典籍记载的内容,这些反映出周朝
A.保护生态的法律体系完整 B.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C.人与自然间长期和谐共存 D.最早制定生态保护法律
36.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37.秦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腾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
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 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
38.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揭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 )
A.严禁猎杀家犬 B.禁止进山伐木
C.封闭山林牧场 D.保护生态资源
39.刘邦进入关中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西汉建立后,刘邦令萧何制定汉律。萧何在秦律基础上进行修订,合为九章,称作《九章律》。这反映了
A.汉初缺乏对秦亡教训的深思 B.秦律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适应
C.西汉延续了秦朝的治国理念 D.汉初立法缺乏充足的思想资源
40.据《史记》载,秦朝在各地的纪功刻石中,宣扬仁义道德称颂皇帝“原道至明”“体道行德”,“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秦朝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加强礼教维护封建统治 B.使儒家思想成为治国方略
C.强化神权与皇权的结合 D.推动全社会重视礼制教化
二、材料分析题
41.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
——《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
材料二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故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韩非子·有度第六》
(1)依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韩非子提出这种主张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中国法的产生过程表明,它是从氏族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的,而不是从外部强加社会的一种力量。……由于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为宗法制度的推行和宗法思想的流行,提供了丰润而厚实的土壤。宗族—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紧密地揉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国的传统观念并不排斥法。孔子倡导“礼治”,但也讲“齐之以刑”,“宽猛相济”。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王朝都公布有“法典”,也曾出现过许多执法严明的官吏。但在人们的意识中,法不过是一种作用有限的工具。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宗法社会中,商品经济不发达,专制主义统治和人身依附关系长期存在,人们的法权观念极为淡薄,法律关系也比较单纯,民事法律关系很不发达,民事纠纷的调整以道德伦理为尚,强调调解;“重德轻刑,重义轻利”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又一特点。
——摘编自游绍尹《试论中国法的产生规律》
(2)依据上述材料,从法律文化特点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2.(春秋决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决狱是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判决模式,他认为在法律无明确规定时,可用《春秋》等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此外,审判除了应根据案件的事实外,还应重视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即所谓“原心定罪”。与此有关的断狱案例被汇编成十卷的《春秋决事比》,该书中有案例如下: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殴父,律当枭首。董仲舒认为:“父子至亲,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当殴父,不当坐。”
——摘编自杨健康、黃震《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等
材料二
“春秋决狱”在汉代极为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明确的法律制度,到唐代基本结束。“春秋决狱”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断案方式,在中国法制史上存在900多年,占中华文明史的近五分之一时间,其精神要义根植于中国法律的深层土壤,对整个中国法治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判决甲民无罪的依据,并分析“春秋决狱”反映出的汉代法律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春秋决狱”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准五服以制罪”是指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定罪,体现出引礼入律,礼法合流,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以吏为师,排除A;约法省禁即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材料也无法体现慎刑慎罚,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律为正文,例为附注,排除D。
【点睛】
2.A
【详解】
根据材料“非礼威严不行”反映了没有礼,官员不能树立威信;材料“言国家制刑,惩一而诫百,使之畏于未犯之先,不幸而丽于法,则宽平其徽纆(木工所用的绳墨),而心则主于博爱之仁也。”反映了既重视法律又重视礼制;由此可见汉唐以来古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是礼法并用,故选A;材料未涉及到以民为本、为政以德,故排除BC;以法治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
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经验,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说法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唐律疏议》继承发展而非废除了汉代以来礼法结合的传统,说法③不正确,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C
【详解】
孟德斯鸠强调中国的立法者的目标是让百姓平静生活,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遵从礼制,由此可见,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礼制与法律相结合,故C符合题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古代治国模式中礼制与法律相结合,而不是合二为一,故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礼制具有强制力,故排除B;礼制意味着礼貌待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
5.B
【详解】
根据《唐律疏议》的内容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和伦理关系相结合,变相的要求子孙服从长辈,这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B正确;轻罪重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法律细密严苛至少在范围上呈现出宽广,涉及方方面面,而材料中仅仅涉及子孙分家单过或者诈称祖父母,父母死遭受处罚,不能体现出法律的细密严苛特点,C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
6.C
【详解】
世家大族在家法族规中,教导族众要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这表明宗族观念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故选择C;干预国家统治与“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不符,排除A;“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比较,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活动,只是反映了家法族规的内容,排除D。
7.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玄宗想法外开恩,但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了当时的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选择A;材料并不能说明当时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排除B;宰相姚崇坚持执法也不能说明大臣专权现象严重,排除C;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与伦理道德无关,排除D。
8.C
【详解】
材料中郑国、晋国的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主要是用来“诘奸除暴、惩贪黜邪”,这体现了法律对社会的压制性作用,故选C;材料未提及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强制性作用,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诘奸除暴、惩贪黜邪”,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A
【详解】
根据材料“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可知统治者重视道德教化,A选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朱熹的观点,B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道德教化的方式,C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指明宋代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D选项排除。
10.B
【详解】
汉代以来的“引经决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影响到司法决断,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故B项正确;“引经决狱”是用儒家思想解释法律条文。不是取代,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心学理论出现于南宋,故D项错误。
11.D
【详解】
据材料“子不孝父母,子弃市”“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可知西晋、北魏时期不孝也成为执法的依据,故选D项;北方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完成说法太绝对片面,排除A项;儒法开始结合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排除B项;材料推崇孝道说明法律制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
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这一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
由材料“大逆罪涉毁坏皇家宗庙、山陵及宫阙等礼制性的建筑物的犯法行为。犯罪事实一旦确认则不分首从一律处死,而亲属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可知,大逆罪的立法主要是为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后,故B项错误;毁坏皇家宗庙、宫阙本身就是一种重罪,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这概念,故D项错误。故选A项。
14.C
【详解】
简文大意为:对禁苑中的一些破坏力比较大的野兽,如豺狼等允许百姓猎杀;百姓的犬不慎跑入禁苑中,如果没有捕猎小兽就不能猎杀。这些律令根据现实的不同需求赋予执法者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法律的推行实施,C项正确;其它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
15.C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条文禁止亲属之间相互检举、告发,否则将会判以重刑。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伦理重视血缘亲情,材料中法律条文与儒家伦理道德相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法律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的法律化,无法体现血缘关系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律与儒家伦理融为一体,而不是与公德融为一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禁止亲属之间相互告发,体现了儒家伦理的法律化,没有涉及到社会等级秩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
根据材料“力行教化”、“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知,汉朝社会治理渗透了德治教化思想,A项正确;材料反映汉朝时已有德治礼教的治理方式,但不能证明是汉代确立的,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颍川出现这一现象,无法证明是地方形成统一标准,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汉朝社会治理渗透了德治教化思想,不能看出伦理水平普遍提高,局部不能代表整体,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
材料“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体现的是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B正确;材料与儒家的仁爱思想无关,A排除;材料与迷信思想无关,C排除;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
18.B
【详解】
材料反映了班固认为法家学说是用来辅助礼制的,单纯的严刑峻法会破坏宗法伦理。由此可见,班固是站在儒家视角对法家进行的评判,故选B;材料中班固认为法家可以辅助礼制,并不主张废除严刑峻法,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班固对法家的评判,并未对儒家伦理道德重新阐述,故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班固对法家的评判,不能体现班固倡导百家争鸣多元发展的观点,故排除D。
19.B
【详解】
由材料“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可知,朱元璋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但并没有要恢复礼乐制度,B正确,C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礼制的教化作用,并非是严刑峻法,A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0.D
【详解】
材料反映了楚庄王问鼎被王孙满劝退的事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形成了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的治国理念和德治传统,王孙满通过对于“德”阐述,促使楚王退兵,这说明当时地域文化较为落后的楚国也深受“德治”思想影响,证明了德治理念广泛传播,故选D;楚王问鼎的事件说明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的衰微,宗法制瓦解,故排除AC;孔子开创私学,其生活时代晚于楚庄王,故排除B。
21.B
【详解】
材料“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体现的是《唐六典》对政府的运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说明的是该法典适应了封建政府行政运作的需求,B正确;材料未涉及礼法关系,A排除;材料与司法公平公正无关,C排除;《唐律疏议》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D排除。故选B。
22.B
【详解】
题干所示为先秦时期一些文献记载。“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都反映了朴素的民生观,表明民本思想有着久远的历史,B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仁政思想是孟子提出的,《尚书》早于孟子,排除C;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23.B
【详解】
经过对商朝的战争,周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认为“天命靡常”,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即逐渐减少了神秘色彩,更多强调民的重要性,出现了敬天保民的思想,B正确;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排除A;功利主义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符,排除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
24.C
【详解】
古代法律由“刑→法→律”的演变,反映了法律效力的加强和使用范围的变化,体现法律制度的发展,故选C;A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古代法律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社会的本质变化,排除B;法律体现的治国思想是法治,但是实质是人治,排除D。
【点睛】
25.A
【详解】
据材料“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可知,这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或民本思想),说明唐朝的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永王割据严重违背的纲常伦理道德,B选项错误;李白并不属于边塞诗人,C选项错误;人本思想属于儒家思想,而非佛道思想,D选项错误。
26.C
【详解】
此题强调法律在财产继承方面不再明确继承对象的嫡庶之分,体现出清代嫡长子观念的淡化,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专制主义,故A项与题目无关,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在家庭内部继承中逐渐分化,与D项相反,故D项排除。
2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法律承认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等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说明清代民事权利主体有所扩大 ,C项正确;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仅承认社会成员参加民事活动不能说明其法制具有民主主义色彩,A项错误;只有对社会成员民事权利认可一项不能说明清代法律注重以人为本,B项错误;体现重农抑商与“商人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的规定不符,D项错误。
28.B
【详解】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的新发展,对女子继承权的细密规定就是表现之一,故B项正确;宋代法律对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规定仅仅说明妇女地位有所提高,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大幅提高”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故C项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并没有取得法律赋予男性的诸如宗祧继承权和爵位继承权等权利,故D项错误。
29.A
【详解】
材料中唐律的这些规定有利干统—法律解释的适用及保障司法官做出公正的判决,这表明司法公正观念受到重视,故选A项;单任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唐代"官吏的政治特权被废除",故排除B项;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援引皇帝的权宜处分断案"并不表明"君权神授"理论受到冲击,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唐代官吏违法审判现象严重,故排除D项。
30.C
【详解】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材料表明,唐律依据儒家宗法伦理量刑定罪,故C项正确;“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体现的是宗族血缘关系而非社会等级关系,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并无体现;亲属关系由近及远推行“犯罪连坐”,不能体现公正原则,D项错误。
3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唐代规制,立庙者必须是五品以上官员,原本由嫡子立庙的规矩被打破,甚至出现家族祭祀时嫡兄只能陪祭的现象,说明唐代官品超越血缘关系,C项正确;宗族嫡庶观念强化与“祭祀时嫡兄只能陪祭,地位反而低于庶弟”不符,A项错误;嫡庶之间地位平等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唐代立庙制度混乱无序,D项错误。
32.D
【详解】
材料的意思是祖父母和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孙如果分家别住,按唐朝法律规定流放三年,到了清朝改为杖则一百,但如果父母允许将不追究,体现出中国古代儒法结合的治国思想,故D正确;A项,材料是法律规定,而不是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故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法律规定限制分家的问题,体现儒法结合的思想,与人文主义无关,故排除。
33.A
【详解】
“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体现了法律对家族等级制的维护,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现,故A项正确;礼法融合早在汉代便已开始,排除B项;C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
34.D
【详解】
从材料中的“也是为了恢复宇宙阴阳平衡”“重复出现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判刑数量的减少”等信息可以看出,唐代律法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法律判决受到自然灾害等“天象”的制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故答案为D项;为政以德思想提倡德治,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B项中的“完全”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法律适用受到“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不是强调君权神授,排除C项。
35.B
【详解】
表内共三则材料,其中出自《伐崇令》的内容是保护生态的法令:出自《地官》的内容是对山林的看护与巡查的要求;出自《聚篇》的内容是对砍伐和捕捞的要求,据此可知,西周注重保护生态,故B项正确;A项的“完整体系"无法得出;C项属于法令实施的结果,材料中没有信息依据;D项中的“最早”因材料中没有比较,无法得出。
36.A
【详解】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并重视在乡里宣讲,这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故B错误, 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故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态度,故排除D。
37.D
【详解】
根据材料“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可知,由于百姓遵从民俗,不遵守法律,危害社会,这说明国家推行法律的必要性,D正确;公元前227年尚未统一全国,排除A;题干显示的是民俗和法律之间的矛盾,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38.D
【详解】
材料大意是:春二月,不要伐林木,以免洪水冲垮堤岸:不到夏天,不要把草锄掉烧成.....这段文字反映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D正确;“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指的是不能随意射杀百姓犬,排除A;根据材料“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可知,秦代对于砍伐树木有固定的时间限制,而非不能砍伐,排除B;C误读材料,排除。
39.B
【详解】
材料反映了在法律上汉承秦制,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其所创设的制度体系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适应,所以西汉很多方面沿用秦制,故选B;汉初统治者深刻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故排除AC;材料不能说明汉初缺乏法律方面的思想资源,故排除D。
40.A
【详解】
材料反映了秦朝在各地称颂皇帝,这样做可以“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由此可见,秦朝凭借国家政权称颂皇帝功德,以强化礼教教化功能,维护封建统治,故选A;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而非儒家,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神权,故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秦朝做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重视礼制教化,故排除D。
41.(1)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背景:政治上,大国争霸、战乱频繁;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思想上,百家争鸣、极不统一。
(2)示例: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从法律形成过程看,法律形成和发展和宗族制度的发展相联系,因为宗法制始终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中。从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看,不排斥法律,但法律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重“人治”、轻“法治”、“重德轻刑、重义轻利”的结果。从法律的本质看,法律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系的附庸和维护伦理体系的工具。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自然经济、专制主义统治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1)主张:根据“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故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等几个方面。背景:结合所学回答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即可。即政治上,大国争霸、战乱频繁;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思想上,百家争鸣、极不统一。
(2)本题主要是解读材料的信息,概括得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根据“中国法的产生过程表明,它是从氏族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的,而不是从外部强加社会的一种力量”可从法律形成过程看,法律形成和发展和宗族制度的发展相联系,因为宗法制始终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中。根据“中国的传统观念并不排斥法。孔子倡导“礼治”,但也讲“齐之以刑”,“宽猛相济”。”可从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看,不排斥法律,但法律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重“人治”、轻“法治”、“重德轻刑、重义轻利”的结果。根据“但在人们的意识中,法不过是一种作用有限的工具。”得出从法律的本质看,法律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系的附庸和维护伦理体系的工具。最后再总结得出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自然经济、专制主义统治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2.(1)依据:依据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无殴父的动机。
趋势:法律的儒家化、伦理化,礼法并用;法律不断宽松简化,纠正秦朝以来严刑峻法的趋势。
(2)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成文法里人性化的不足,解决了立法漏洞、立法滞后等问题;考虑了人主观上的善、恶,推动了礼法并用、以礼为主的中国法律传统的形成,推动法律儒家化;量刑趋向宽松,利于纠正、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等。
消极影响:春秋决狱将行为者的动机意图放在量刑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司法审判中强调情感伦理道德的作用,可能会对法律的公平、公正目标造成影响;在司法审判中,统治者自己的需要任意解释,实际上并没有客观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难免造成“人治”局面;
【详解】
(1)依据:根据“用《春秋》等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得出依据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根据“重视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得出无殴父心的动机。趋势:根据“《春秋》之义”得出法律儒家化、伦理化;根据“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当殴父,不当坐。”得出不断宽松简化,纠正秦朝以来严刑峻法的趋势。
(2)历史影响:一分为二的看待春秋决狱的历史影响,可从有利于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量刑趋向宽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等分析其积极影响;可从不利于法律内容和法律实践的公平公正等分析其消极影响。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