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和结论
A 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硫酸过量
B 将少量NaOH固体投入稀硫酸中 溶液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溶液由红色刚刚变成无色,证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CuO粉末 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过量
A. A B. B C. C D. D
2.如图所示是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pH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 )
A.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 B. 图中b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D.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硫酸溶液中
3.下列生活经验没有应用酸碱反应原理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D.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4.小晨在完成如图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试验后,想判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过量,他取出部分反应后的液体,利用下列方法进行判断,可取的是( )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 加入少量氯化铜溶液,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
C. 加入少量氢氧化铁,红色固体是否消失 D.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是否不变色
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酸碱反应的是( )
A. Cu(OH)2 +2HNO3=Cu(NO3)2 +2H2O B. CO2+H2O=H2CO3
C.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D. AgNO3+HCl=AgCl↓+HNO3
6.在做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通常不需要用到( )。
A. 酚酞试液 B. 试管 C. 滴管 D. 量筒
7.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 )
A. NaCl B. NaOH C. HCl D. H2O
8.抗酸药能与胃内过多的盐酸反应减弱酸性,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下列可成为抗酸药主要成分的是( )
①CaCO3②AgNO3③NaOH④Al(OH)3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B. 该反应能得到红色溶液
C. 当酸碱完全中和时,两者所用质量一定相等 D. 当酸碱完全中和时,所得盐溶液pH等于0
10.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氢氧化钠吸收氯化氢气体
11.下列关于酸与碱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茶树适宜在pH为5.0~5.0的酸性土壤里生长
B. 酸雨的pH值的范围大约为5.2以下
C. 人不同器官内液体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
D. 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
12.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 )
A. 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
B.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
C. 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D. 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硫酸呈酸性,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结合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产生沉淀,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及碱的化学性质解答。
【解答】A、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硫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硫酸过量 ,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将少量NaOH固体投入稀硫酸中,溶液温度升高,不能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不符合题意;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 溶液由红色刚刚变成无色,证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符合题意;
D、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溶液pH由大于7减小,所以是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当溶液pH大于7,说明碱有剩余,pH小于7,说明酸有剩余,pH等于7,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解答】A、 图中a点pH大于7,说明碱有剩余,则该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不符合题意;
B、 图中b点时,pH=7,说明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符合题意;
C、 图中c点pH小于7,所示溶液呈酸性 ,不符合题意;
D、 该实验过程中溶液pH由大于7减小,所以是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定义进行分析,酸是离解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离解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酸和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钠为碱,硫酸为酸,二者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铝为碱,胃酸成分为盐酸,二者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为氧化钙,作干燥剂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稀硫酸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加入氯化钡后,生成了白色沉淀硫酸钡,其中的硫酸根离子可能是稀硫酸中的,也可能是硫酸钠中的,无法判断,故A错误;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过量,不能说明稀硫酸过量,故B错误;
C.红色的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如果红色的固体消失,那么说明稀硫酸过量,故C正确;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因此无法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定义分析。
【解答】A、 为酸和碱的反应,符合题意;
B、 为两种氧化物发生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 为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 为盐和酸的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中和反应反应容器、所需仪器及药品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变化,所以需用酚酞的颜色变化指示反应的发生,该反应可在试管中进行,且用滴管滴加液体,但不需要量筒。
故选D。
7.【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产物即可。
【解答】 NaOH溶液含有Na+和OH- , 盐酸溶液含有H+和Cl- , 其中的Na+和Cl-继续存在于溶液中,而OH-和H+结合成H2O,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 D
【解析】【分析】作为抗酸药的成分,不但要与胃酸反应减弱酸性,本身还要具有安全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即使碳酸钙过量,也对人体没有危害;
②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稀硝酸,产物对人体有毒;
③氢氧化钠虽然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它腐蚀性极强;
④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剩余的氢氧化铝对人体无害。
那么可成为抗酸药主要成分的为①④。
故选D。
9.【答案】 A
【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2)分析溶液中的四种离子是否有颜色;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4)中性溶液的pH=0。
【解答】A.氯化钠在水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H+和OH-生成水,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故A正确;
B.该反应所得的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故B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40 36.5
可知,当酸碱完全中和时酸和碱的物质质量之比为40:36.5,肯定不相等,故C错误;
D.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其中氯化钠溶液为中性,pH等于7,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就是酸碱中和反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故A不合题意;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故B不合题意;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硫酸铜是盐而不是酸,不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符合题意;
D.用氢氧化钠吸收氯化氢气体,利用的酸碱中和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茶树适宜在pH为5.0~5.0的酸性土壤里生长,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酸雨的pH值的范围大约为5.6以下,故A错误符合题意;
C.人不同器官内液体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中和反应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答】A、NaOH与HCl反应没有气体的生成,但红墨水依然向右移动,说明烧瓶内的压强增大了,可以证明NaOH与HCl反应放热;故A正确;
B、NaOH固体溶于水过程会放出热量,会干扰实验;故B错误;
C、整个装置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容器,为了平衡烧瓶的气压和分液漏斗内的气压,要提前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故C正确;
D、该实验是探究一个普遍的规律,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要更换不同的碱重复实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