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九年级下册历史
班级 姓名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2020安徽中考]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2.历史是从上游奔腾而下的一朵浪花,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1921年的苏俄的是 ( )
A.美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发油田
B.农民喀秋莎用卢布在市场购物
C.安娜私人开办一个中小企业
D.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3. 1922年,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和各种设施”。据统计,1923年的苏联农民平均每天有11、12个小时用于生产劳动。这反映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
B.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的活力
D.苏联农民被强制劳动
4. [2021北京房山区模拟]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商店里又开始有商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中反映的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 )
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C.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
D.导致苏联解体
5.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去世后,家住彼得格勒的革命战士娜塔莎写信给国外的亲人,告知他们这一令人悲痛的消息,那么她在寄信人的地址栏里写的国名应该是 ( )
A.沙俄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6.在学习世界史过程中,某学生梳理、绘制了“苏俄(联)经济发展史”示意图,其中“政策③”指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B.工业化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余粮征集制政策
7. [2020山东聊城中考]如表是苏联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简表。它主要反映了苏联( )
A.商品经济繁荣 B.工农业协调发展
C.国际地位提高 D.工业化成就突出
8.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之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9. [2021陕西模拟]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苏联海报,反映了集体农庄的农民举行仪式欢迎新添置的拖拉机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
A.粮食不足的问题并不严重
B.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D.新经济政策促进农业恢复
10.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的建立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11. [2021江苏盐城阜宁县一模]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段解说词:“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材料主要表明 ( )
A.斯大林拖拉机厂生产能力很强
B.纳粹德国的侵略遭到斯大林格勒人民反抗
C.苏联模式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工业化建设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12.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准备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 )
A.完全肯定 B.全盘否定
C.客观公正 D.不置可否
13.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 )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14. [2020江西中考]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开展后,全国各地互相竞赛,一些地方用武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的高潮中,消极怠工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少农庄中,收获粮食时的损失率高达20%—40%。下列对材料中农业集体化运动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片面追求集体化的速度
B.违背了农民自愿原则
C.挫伤了农民劳动积极性
D.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15.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 )
A.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B.轻重工业严重失衡
C.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D.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16. [2021山西临汾洪洞县模拟]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3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 )
A.苏联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的因素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
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亚历山大作这决定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连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用那些其劳动力实际上为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个国家(苏俄)的经济已经陷入瘫痪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其间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干旱,它促成了苏俄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苏维埃政府决定继续推行对农民余粮的无偿征集政策更加加剧了苏俄农民的负担,引起了农民的不满,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的媒体说:从这张改革“路线图”可以看到中国领导人的改革决心,确实是“自己拿起手术刀”割除藩篱和痼疾。我觉得,这样的评论是有道理的。我们党之所以有如此的胆识和智慧来推动这样的全面改革,正是因为有“自己拿起手术刀”的自觉,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自觉的改革,是“我要改”而不是谁推动我们改。这次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高度自觉,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
——摘编自付振华、王明芳主编《形势与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苏俄政府是如何应对材料中的困难的 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和感想。
18. [2021北京房山区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阅读了许多苏俄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接见了各地的农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1921年2月写成《农民问题提纲初稿》,其中提出:满足非党农民关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愿望;降低粮食税额;同意使税额与农民积极性相适应的原则;在缴足税款后,使农民获得更大的自由来运用和支配其纳税以外的余粮。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1921年6月列宁对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不久后,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他从德国和英国聘来技术人员创办铅笔厂。用美国的计件工资制度来管理生产,第一年产值达到250万美元。几年后,铅笔厂的产品不仅满足苏联铅笔市场的需要,还把20%的产品出口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很快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铅笔厂之一。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1.B 由“1921年春”“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许多弊端。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选B。1917年的十月革命已经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俄建立后,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1936年,苏联模式形成,排除A、C、D。
2.D 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包括实行自由贸易、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等,A、B、C可能发生。D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选D。
3.B 由“1922年”“列宁”“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和各种设施”“农民平均每天有11、12个小时用于生产劳动”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开始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B。
4.B 据“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商店里又开始有商品供应了”可知,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选B。
5.C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故选C。
6.B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
7.D 由表格信息可知,苏联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重工业发展最快,轻工业也有所发展,农业发展滞后甚至出现负增长,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工业化成就突出,工农业发展不协调,故D正确,B错误。A、C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8.C “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说明了当时苏联工业发展快而农业落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造,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辅助工业化,故C正确。
9.C 据“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苏联”“农民举行仪式欢迎新添置的拖拉机”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以支持集体农庄建设,故C正确。A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排除。在20世纪30年代初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故排除D。
10.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故选D。
11.D 据“1942年”“ 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仅用了十余年就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升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故D正确。A、B、C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12.C “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准备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肯定了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则指出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故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客观公正的。故选C。
13.B 列宁提出的公式的等号的左边既有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政权,也有资本主义的铁路管理秩序、托拉斯组织和国民教育,列宁认为这些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值得借鉴的进步因素,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故B正确。
14.D 由题干中“全国各地互相竞赛,一些地方用武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可知,A、B解读正确;由“消极怠工等成为普遍现象”可知,C解读正确;由“收获粮食时的损失率高达20%—40%”可知,D解读错误。故选D。
15.C 据“这是谁的工厂 ”“工人阶级的”可知,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谁的汽车 ”“斯大林的”体现出当时的苏联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材料意在讽刺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正确,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6.A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等,政府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而“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表明苏联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的因素,故A正确。
17.【答案示例】 (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开明的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
(2)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等。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面对困难与挫折,改革家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斗争的精神,必须锐意进取,不断改革。
【解题思路】 (1)根据材料“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等即可回答。(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连年战争及余粮征集制等,苏俄经济陷入困境,对此,苏俄采取了新经济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即可作答。(3)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示例】 示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1年3月为了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允许私人和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 体现了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的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如依据材料“列宁阅读了许多苏俄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书,接见了各地的农民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1921年2月写成《农民问题提纲初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方面评析。示例如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1年3月为了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愿望;降低粮食税额;同意使税额与农民积极性相适应的原则;在缴足税款后,使农民获得更大的自由来运用和支配其纳税以外的余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内容如下: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允许私人和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依据材料“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特点如下:体现了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的特点。依据上述评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效果及评价如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