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变幻无穷的形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想象、变化、添加、组合等多种方法,借助绘画、拼摆、拼贴等多种表现形式,将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创造为一件美观、实用、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游戏、观察、欣赏、分析,启发学生利用多种造型方法,并巧用材料进行创意变化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将生活中的普通物体的形象进行大胆的改变,充分体验这种变化带来的乐趣,激发生活中的创造热情。
2教材分析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七课《变幻无穷的形象》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从课题可以看出 ,“变幻”和“无穷”这两个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变幻”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无穷”可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遵循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原型,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多种多样的变化方法,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的更有创意、更有趣味、更加美观、更加实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添加、组合的方法,进行创意表现。
教学难点:
将原有物体形象根据其外形等自身特点进行联想变化,使其变为新的形象。
4教学过程
4.1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变幻无穷的形象
教学环节 :
一、 游戏激趣 揭示主题
1.“画一画”组织学生参与“画图游戏”。每位同学用记号笔在白色纸张上画出跟圆形相关的东西。时间1分钟。
2.“比一比”在画图游戏中谁画出跟圆形相关的图形最多,并说一说在所画图形中哪个图形是别人所没有想到的呢
3.教师小结:同学们“画图游戏”好玩吗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有趣的游戏想和大家一起玩儿,我们的玩具就是身边的废旧物品,其实他们能变幻出很多有趣的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变幻无穷的形象》体验变幻的乐趣。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观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画图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导入学习《变幻无穷的形象》这一课题做了铺垫。
二、 欣赏分析 学习新知
1. 欣赏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课件图片)。 请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形象奇特吗 奇特在哪里 例如:拖鞋这张图片,奇特在根据脚丫的外形变化出一双大脚丫拖鞋,形象搞笑又有趣。
2.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可以变化出有趣、奇特的形象。师生一起进行“拼摆游戏”。请教师出示常见的生活物品,如:闹钟、音箱、书包、鞋子、苹果等,请每个小组先在组内讨论、尝试拼摆。在到投影下试一试,把它们拼摆成一个新的形象。教师小结:通过“拼摆游戏”把几种常见物品进行组合变成了一个新的形象。(板书:组合)
3.从生活到艺术,很多形象都可以千变万化,并给我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在天津有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泥人张”。 形象生动、色彩丰富,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同样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品还有“花馍”和“糖画”。 欣赏不同造型的花馍和糖画,简单了其特点。
4游戏“猜一猜”。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物体的轮廓线,请每组学生相互讨论猜一猜是什么物体 根据猜出的物体,请学生进行添加变成一个新形象 (板书:添加)最后教师出示物品实物图片和变化的新形象。
5.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从游戏中学会了组合、添加的方法,只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就能在身边常见的物品基础上创造出令人惊奇的新形象。
[设计意图] 选择创意启发性强的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上采用多种形式,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欣赏“泥人张”、花馍、糖画的民间艺术是利用文化的熏陶,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同时突出变幻无穷,激发学生创造表现能力。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全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启发,促进交流合作。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
三、 发展想象 创造表现
1.欣赏学生利用旧物制作的作品,激发创作热情。
2. 教师演示:(1)出示教师收集的基本形(喷壶) 并根据形状和颜色展开联想,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把它变成新形象 (2)运用添加的方法对基本形进行加工。喷壶头部添加眼睛、头冠,身体上添加兜儿、腿和鞋还有尾巴,让形象活泼生动。(3)把它贴在卡纸上,再添画背景,先请学生说一说添加什么背景 空间、风景、图案装饰等。最后完成作品。
3.教师展示同一基本形的其他作品,并请学生评一评。
4.作业要求:请每组同学运用添加、组合的方法把你找到的基本形变为一个奇特、有趣的新形象。请学生说一说想把自己找到的基本形变成一个什么新的形象 教师小结,学生创作。
[设计意图] 欣赏废旧物品制作,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创作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技能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可以灵活运用于创作,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发挥了师生互动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创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交流,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 展示评价
1.每组同学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创意作品展牌上。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及所运用的方法。
3.学生互评,小组同学对其它作品进行评价。
4.请学生说一说通过学习本课有哪些收获
5.教师评价围绕以下几点(1)学生课堂表现是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积极思考。(2)学生是否掌握所学方法创作出美观、有趣、有意义的作品。(3)学生能否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4)学生是否团结协作、并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设计意图]创意作品展示牌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利于学生更好的展示作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体现了课堂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又更加全面的总结了师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 课外拓展
1.生活中创意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将创意运用于美化生活。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是对本课的延伸也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延伸。
六、 板书设计
《变幻无穷的形象》
方法: 组合 拼摆 教师示范作品 。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规范整齐、图文并茂、布局合理、美观,体现学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