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8 16: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 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九年级下册历史
班级 姓名
第四单元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1. 如图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一部著作的书影,该著作全面、系统、准确地评述了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这说明 (  )
A.股市的崩溃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B.股票崩溃只给富裕的资产阶级带来了危害
C.经济危机从金融行业开始并蔓延扩展
D.罗斯福新政从恢复金融秩序开始
2. 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35%—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在当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这说明当时美国 (  )
A.工人地位逐渐下降 B.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总统也要忍受饥饿 D.人民依靠救济生活
3. 通过分析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出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
①范围广 ②持续时间长 ③破坏性强 ④最先在美国爆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2020山东威海中考改编]从1933年罗斯福上任开始,美国出台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350亿美元……这表明美国政府 (  )
A.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缺乏淡定应对危机的精神
C.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优先解决工业发展的危机
5.[2020济南中考]《罗斯福炉边谈话》中记载:“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防止恶性竞争和超长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这一措施属于罗斯福新政中的 (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6. [2020贵州毕节中考]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大危机中,“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在新政措施中,针对农产品过剩采取的措施是(  )
A.复兴工业和“以工代赈”
B.社会救济和保护劳工的权利
C.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D.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7. [2021内蒙古赤峰模拟]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主持兴修农田水利等若干基础工程,他命人从登记造册的贫苦农户中,优先招募7 000多名农夫参加基础工程建设,不仅政绩斐然,而且扶贫作用非常明显。1 000多年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属于 (  )
A.轻徭薄赋 B.勤政爱民
C.“以工代赈” D.社会保障
8. [2021四川乐山峨眉山模拟]《总统的再就业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社会保障法》规定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这些规定的共同目的是 (  )
A.增加就业机会 B.加强国家干预手段
C.缓和社会矛盾 D.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9. 罗斯福新政使联邦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有了空前的扩展,为现在美国政府成为凌驾于各个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之上的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协调人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影响是 (  )
A.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B.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变革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D.复苏了美国经济与工业生产
10. [2021广东佛山一模]威廉·爱·洛克滕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中提道:1933年至1938年这6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作者旨在说明新政 (  )
A.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B.改变了自由放任经济的旧传统
C.促进了美国制度上的变革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1. “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可见,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若按“前提——结论”式的推理来看,以上表述应是 (  )
A.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12.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0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税率。这一现象 (  )
                 
A.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B.密切了全球经济的联系
C.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D.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3. [2020济南莱芜区中考]“与经济危机中的德国、日本相比,首先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没有封建主义的传统;其次,美国有改革、改良的传统;再次,美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优越,积累了大量财富;最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大财,家底很厚。”这段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 (  )
A.历史进程 B.有利条件
C.具体措施 D.世界影响
14. 罗斯福上台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由此可见,对该法案的不同处理是基于美国 (  )
A.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B.政治体制得到完善
C.权力制衡逐步强化 D.社会性质日渐转变
15. [2021四川雅安期末]1934年,一些人认为美国产业复兴是欺骗群众,而限制生产量和价格是“社会主义”,1933年美国罢工人数已增到146万人。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  )
A.因触及多方利益而曲折 B.未取得预期效果而失败
C.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D.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6. 罗斯福开展农业调整后,在棉花生产带执行减耕减产的农场主辞退大量佃农佃户或解雇农场工人。为此,罗斯福政府在1936年通过一项新的规定,试图纠正原法案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这一事例表明罗斯福新政(  )
A.重视发挥市场作用
B.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政策
C.坚决维护贫民利益
D.接受凯恩斯主义的指导
17. [2021四川乐山期末]罗斯福新政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危机。如表是对罗斯福新政的一些评价,据此能够说明 (  )
A.价值倾向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B.通过文献记录能够得出真实结论
C.历史叙述无法客观再现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就能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18. [2021深圳宝安区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是美国的哪次改革的结果 请写出这次改革的特点。1978年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促使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参考答案
1.C 由“股市大崩盘”“1929年9—10月”及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经济危机开始。故题干表明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的,故C正确。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存在,故A错误;B与史实不符,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排除;D材料未体现,排除。
2.B “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35%—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说明当时美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B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工人工资,没有涉及工人地位,A不符合题意;C、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3.B 由“1929—1933年”可知,持续时间长;由“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可知,范围广;由“工业生产下降情况”及对应的数据可知,破坏性特别大,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由表格信息得不出,排除,故选B。
4.A 据“美国出台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正确,C错误。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B 据“防止恶性竞争和超长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可知,材料反映的法律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此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6.D 据“‘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政措施中,直接改变农产品过剩的措施是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故D符合题意;复兴工业和“以工代赈”是解决就业问题,排除A;社会救济和保护劳工的权利与农业无关,排除B;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是为了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排除C。
7.C 由材料“他命人从登记造册的贫苦农户中,优先招募7 000多名农夫参加基础工程建设”可知,这一措施是招募贫穷农户去修建公共工程。由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与这一措施类似,其通过政府创办公共工程来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员。故选C。
8.C 由“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规定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出台法规保障工人、儿童、失业者、残疾人等的权益,其目的是保障社会弱势人群的权益以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
9.A 由“罗斯福新政……为现在美国政府成为凌驾于各个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之上的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协调人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成为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协调者,这说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A符合题意。
10.A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了解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据题干关键信息“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作者旨在说明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故选A。
11.B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上台之后实行了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革除弊端的一次经济和社会变革。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新政只是缓解了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经济危机就不可能消除。“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的表述是正确的,即前提正确,但结论错误,故选B。
12.A 据“美国国会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税率”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胡佛政府为了转嫁和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采用了提高关税的办法,这使得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这些行为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使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故选A。
13.B 据“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没有封建主义的传统;其次,美国有改革、改良的传统;再次,美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优越,积累了大量财富;最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大财,家底很厚”可知,材料阐述的是美国解除经济危机的有利条件,故B正确。
14.A 罗斯福上台后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为了恢复工业,应对经济危机。之后,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该法案违宪,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实施一段时间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15.A 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在实行过程中遭到众多的指责,罢工人数也有所增加,这说明新政施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其触及多方利益而发展曲折,所以A正确;罗斯福新政未失败,B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B错误;题干中罢工人数增加,与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相矛盾,所以C错误;题干强调一些美国人民对于罗斯福新政的态度,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无关,所以D错误。
16.B 根据“罗斯福政府在1936年通过一项新的规定,试图纠正原法案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可以看出,罗斯福政府在政策推行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市场的作用,排除A;罗斯福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凯恩斯主义的指导,排除D。
17.A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在不同的著作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人站在民众的立场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真正解决美国的民生问题,有人站在垄断资本家的立场批判新政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判断不同人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A正确;文献记录也可能存在说法不一的情况,需要多方面考证才能够得出真实的结论,B排除;历史叙述未必都无法客观再现真相,显然C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题干中的多种论断对新政褒贬不一,可见还要综合其他多种史料才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D排除。
18.【答案示例】 (1)改革:罗新福新政。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变化:1978—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论题:改革要立足实际。论述:罗斯福新政是基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进行的改革和调整,政府通过增强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基于“文革”后前两年我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进行的改革,改革开放政策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国民生产总值极大提高,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改革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思路】 (1)根据“美国1929—1938年部分年份国民生产总值情况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罗斯福于1933年实施了新政。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干预经济。由表格“中国1966—1987年部分年份国民生产总值情况表”的数据可知,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下降,1978—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