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肋木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主”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以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结合的体育课程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会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健身;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懂得生命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爬越能力是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之一,每个学生从孩提时代不用教自身已具备一定的爬越能力与实践能力,而现在仍然将爬越作为体育课的基础教材,目的是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促进学生手脚协调活动能力的提高。本学期攀爬教材共有四课次,本课为第三课次,采用设疑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练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2、学生攀爬学习基础分析:
心理特点分析:该班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
生理特点分析:该班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运动能力开始出现差异。
认知能力分析:该班学生已经知道攀爬的基本动作要领(手脚协调用力),开始逐渐懂得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并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运动能力分析:通过一年级学习的模仿各种动物爬行,爬行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做到手脚协调用力,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攀爬肋木的方法及动作技巧,提升学生对攀爬的兴趣。教师强调游戏的安全性。
2、本课教师通过设疑、解疑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3、学生能在学习中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同伴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信、克服困难、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手、脚协同配合,握牢和踏稳肋木。
难点:上肢能够承担身体的全部重量,动作协调。
六、场地器材
1、肋木2、大垫子(4块)3、小垫子(8块)4、音乐播放器(一个)5、ipad(1部)
七、教学流程
1、热身部分;复习原地的三面转法,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热身体操,充分活动开身体,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课课练,复习仰卧推起成桥、蚂蚁爬、鳄鱼爬等练习。
2、基本部分:本课采用设疑的教学手段来贯穿整个情景教学的,创设三个场景,层层递进的,一环扣一环,从复习上次课内容,教师用ipad进行纠正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接下来进行设疑,让学生先体验将毽子放在头上攀爬肋木练习。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做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重难点并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学生在进行比赛 ,教师指导,当学生都能完成后,教师增加游戏难度,让学生爬上肋木,在肋木上做一个蹲起后再爬下。接着集合,找优等生进行展示评价。评价后,进行游戏《过障碍大比拼》。
3、结束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舒缓的音乐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身体放松,最后以学生交流,互谈体会和收获,进行评价总结。
《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
二年级 班级: 人数: 16 时40′
教学 内容 1. 攀爬肋木:在肋木上做游戏 2. 游戏: 过障碍大比拼 教学目标 1.通过增加器械,提升学生对攀爬肋木的兴趣。教师强调游戏的安全性。 2.本课教师通过设疑、解疑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3.学生能在学习中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同伴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信、克服困难、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难点:手、脚协同配合,体会身体重心。 重点:控制身体重心的平衡
部分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过程 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练习时间
准 备 部 分 8′ 一、课堂常规 1、体委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宣布本次课内容、提出学习及安全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队列队形 原地三面转法 2、热身体操(音乐) 三、课课练 1、仰卧推起撑桥 2、蚂蚱爬 3、大象行 4、同学们站在肋木前 教法: 1、教师鸣哨集合,体委组织队伍、报数。 2、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提出学习要求,进行安全教育。 3、安排见习生的活动内容。 教法: 1、教师和学生在音乐中进行热身操练习。 2、教师领操,重点对手腕、手臂以及肩部进行活动。学生集体模仿练习。 3、教师利用“我看见我看见”进行素质练习。 组织:二列横队 要求: 1、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2、动作协调用力。 1 1 1 1′ 2′ 2
基 本 部 分 28′ 一、攀爬肋木、在肋木上悬垂 1、复习肋木攀爬 游戏:快速攀爬 方法:学生四人为一组成纵队,面对肋木。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人手脚并用向上攀爬肋木,用手触最高一根横木后爬下,与第二人拍手后到排尾,第二人以同样的方法攀爬。以先回到起点站整齐的队获胜。 2、顶着毽子爬肋木 方法:学生头顶毽子攀爬肋木。看谁顶的稳,爬的高。手触最高横木为完成。 二、游戏:过障碍大比拼 1、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在大本营等待,开始每组第一名学生采用蚂蚁爬穿过第一区域,在大垫子上采用鳄鱼爬通过垫子,进入第三区域,采用鸭子走绕过小垫子,加速跑返回,第二名学生在前面学生通过大垫子后出发,以此类推,先完成小组获胜。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 2、学生平均分成ABCD四组进行比赛。 3、教师用ipad记录学生攀爬的动作,比赛结束后,找出在游戏中学生动作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复习巩固。一个人练习,另一个人观察纠正。 5、教师给每组增加一个毽子,问:将毽子放在头顶你还在能爬的又高又稳吗? 6、学生两人一组练习,一个人练习另一个人保护。练习者完成或毽子掉下来两人交换进行。 7、教师问:通过刚才的练习,如何才能爬的又高又稳?学生回答。教师示范讲解。提炼出总难点 8、下面学生两人比赛,看谁爬的高。 9、能够顶着毽子握最高横木的学生可以再增加难度。肋木上做一个蹲起后下来。 10、优等生展示,小结。 教法: 1、学生观看IPAD提示的游戏名称与规则。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3、学生进行小组编组商讨最有效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要求:安全第一 组织 平均分成四组 要求: 1、积极勇敢 2、动作规范 3、不准从肋木上跳下 组织: 要求:积极认真、动作规范 1 2-3 多次 多次 3 3 3 3 3′
结 束 部 分 4′ 一、放松(音控) 二、小结 1、音乐控制,组织学生方形站位 2、教师领做示范,引导学生放松练习 3、简要总结,引导学生谈收获 4、教师组织学生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组织: 方形站位 要求:轻松自然,积极发言,愉悦身心 2′
场 地 器 材 1、肋木 2、大垫子(4块) 3、小垫子(8块) 4、音乐播放器(一个) 5、ipad(1部) 6、羽毛毽子(8个) 心 率 曲 线
课 后 小 结 本节课中,学生是二年级,我的语言应该加强,应该更有亲和力、更简练明了。 在学生提升扩展中,应采用更多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注意小组成员间的通力配合。在巡视指导方面,我照顾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应更加注意对差生(行为偏差生、完成动作不好的学生)的帮助,使他们取得进步,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让他们体会到进步、成功的喜悦。 在过障碍大比拼中,趣味性不够,对学生的体能考虑不够,本想进行3次游戏,最后只进行乐两次,使整节课显得不够完美,所以在教学学情及时间的把握上,我今后要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