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15《搭船的鸟》课件+教案+素材(第二课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15《搭船的鸟》课件+教案+素材(第二课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8 16:19:55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5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5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读提示
我会认
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翠鸟外形的句子。
自读提示
对比,突出翠鸟的美丽。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看到这么美丽的翠鸟,“我”想了些什么呢?



翠鸟去干什么了?
再读第4自然段,画出翠鸟捕鱼时的相关语句。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自读提示
冲进水里
飞起来了
衔着小鱼
站在船头 吞
作者观察细致
表示动作的词语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翠鸟捕鱼视频
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填写“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所得(用关键词记录动物的外貌和动作)
课后作业
共情美读
推荐阅读
习作单元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罗丹
留心观察,发现平凡中的美丽
谢谢指导!
广21世纪数痘
27世纪载育
uww.
广21世纪数痘
27世纪数育
www.
27世纪教育
www.21cny.com
at
p
S
dc
5
2
m d
e m
2
人w小
2
04
15
搭船的鸟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
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
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
ying wu
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
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
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
外祖父家里去吗?
本文作者郭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64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
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
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
的船,在捕鱼吃呢。
fu la ying wu qiao
父啦鹦鹉悄
搭亲父沙啦响羽
翠嘴悄吞哦捕
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
看出来的。
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
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
小鱼吞了下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设计理念
遵循文体特点,关注单元主题。提高孩子的语言、思维、写作和感悟能力,进而全面落实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学生应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留心观察,细致观察”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习作例文,还安排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训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旨在增强学生留心观察的意识。《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文中的“我”观察细致。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貌。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的动作。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三、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语言比较童真童趣, 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作为学本课堂教学的关注点。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再读课题。给“搭”组词,本课中搭船的特殊乘客,是一只鸟。
2.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出示自读要求,放声读读课文。
3.复习认读词语。
“沙啦沙啦” 指导学生带动作读好词语
(二)精读品悟,学会观察
1.感受作者的细致和用词的准确。
(1)读好词语,才能读好句子。指导朗读“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2)学习观察方法—听。同学们仔细想,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为什么不是啪啦啪啦的响?一个“沙啦、沙啦”,就写活了这整一幅的画面。 (板书: 听)我们一起来读,感受作者的留心,细致。
2.了解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
过渡:我们坐在船舱里继续行驶,不一会儿雨停了,船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啊?
学生自读思考,交流。这只翠鸟长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到课文去勾画相关的语句。
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请同学们看着老师手中这幅图,再次说一说翠鸟的样子,再次感受翠鸟的美丽,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美丽的。学生自读思考,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羽毛:翠绿、翅膀:蓝色、 长嘴:红色)
教师点拨:这样的观察顺序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作者是这样看的,也是这样来写的。(板书:整体-部分)
(3)教师点拨:除此之外,这一段还写到了鹦鹉,和鹦鹉做对比,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表现小鸟的美丽。
教师点拨:在记录观察所得时,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板书:对比)
3.了解作者观察所思。(想)
过渡:小作者不仅会听,会看,他还会想呢!他悄悄的看着这只翠鸟,他想了哪些问题呢?正是这些有趣的问题,让他接下来的观察更带劲了。看来思考也是观察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板书:想)
4.了解我对翠鸟动作的观察。(看)
(1)学生自读思考,交流。预设:他正想着呢,这只美丽的小鸟不见了,它干什么去了?
(2)学生自读第4段。思考你找到了哪些动词?一起读读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吧。教师相机板书:(冲 飞 衔 吞)
(3)可以边读词语边做动作。
(4)带着动作读翠鸟捕鱼的过程。
(5)观看翠鸟捕食的视频。
(6)翠鸟捕鱼动作这么快,作者为什么能看的这样清楚呀?是的,因为作者瞪大了眼睛仔细的去看。说明观察还要---持续!(板书:持续)这样他才看得清楚,写得明白。
(7)小练笔。拿出课前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所得 (观察它的一次活动)
在学习单上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注意用上一连串的动作吧!
(四)总结提升,拓展阅读
1.再读课文,分享感受。
(1)带着喜欢的心情再去读一读全文吧,最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小结:本是一次平平常常的探亲之旅,因为作者的留心观察,才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也给作者的旅途增添了快乐。正是因为细致的观察,才让我们对翠鸟有了更深的认识。
2.推荐阅读《昆虫记》。
七、板书设计  
羽毛:翠绿
外形 翅膀:蓝色 听 看 想
15.搭船的鸟 长嘴:红色
动作 冲 飞 对比
衔 吞 动作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