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二年级上册-《立定跳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二年级上册-《立定跳远》(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29 14: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水平一(二年级)
应用创新点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并且是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本单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跳跃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运用课前微视频学习,课上慢动作视频回放,动作对比,分组学习来进行授课。在微视频学习中,采取了分解动作讲解、动作慢镜头回放方法,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上,老师作出的动作是瞬间完成的,同学们只能看见蹬地起跳以及落地动作,而且观看的也不是全面,本节课运用分解动作讲解以及慢镜头回放动作,使学生更清晰,直观看到立定跳远在空中的动作以及起跳、落地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课上再次观看慢动作回放,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以及两组动作的对比,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利用对比使错误动作更加直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节课三次运用多媒体音乐配合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跳跃单元中的基本技能立定跳远。
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该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体育课标水平一跳跃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这一基本内容。它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腿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落地平稳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跳跃。这部分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身体的基本的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
三、学情分析
1.水平一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力和纪律性较差。
2.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个性差异较大。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结合本课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微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和学生主动的学,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努力展示自我,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和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的起跳
2.教学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双脚轻巧落地
六、教学环境与准备
本节课在室内多功能厅进行授课,在本节课上课之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预习,学习本节课技术动作,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音响播放音乐配合教学,使学生情绪高涨。
电子白板1台 呼啦圈18个 小垫子18个 标志桶4个
七、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然后再进入堂练习。其次,根据本节的学生的特点,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模仿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让学生尝试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根据课前微视频学习复习口诀,然后根据微视频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组练习,练习结束后,学生提出自己在练习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懂,或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动作,带着问题观看对比动作视频,然后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练习结束后,回答视频中、以及自己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最后再次进行练习,同时学生进行动作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同时使本课的重点得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八、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准备分四个阶段去进行教学:
1.微视频自学阶段,预习部分
在这个部分,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行学习。这节微视频,将完整动作示范,分解动作讲解,慢动作重点讲解,融入其中,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尝试学习练习。
2.情境激趣阶段,开始部分
在本节课的开始部分,我安排了深林一日游,模仿森林里的小动物以及欢迎舞蹈的教学活动。这个活动的设立,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场地布置如图一
图一
3.激励参与阶段,基本部分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导入小青蛙学本领,将学生们带入本课主题,学生根据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尝试进行模仿练习。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老师通过对比图片进行找相同与不同,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带着如何解决不同点的问题再次进行分组练习讨论,讨论结束后给出每小组的解决方案,教师总结,带着解决方案,再次进行练习,最后优秀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来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同时使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
最后通过游戏“小青蛙回家”。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游戏,把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向高潮。场地布置如图二
图二
( 呼啦圈18个 小垫子18个 标志桶4个 X 学生 老师)
4.舒缓身心阶段,结束部分
剧烈活动后,做好放松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运动学的特点,我选择舞蹈放松,引导学生慢慢将自己的呼吸调整均匀。在音乐的气氛中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比较安静的状态,使心跳逐渐缓慢下来,呼吸渐渐恢复正常。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课进行讲评外,还要求学生个人参与,总结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布置好课外练习作业,学生解散。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力争使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 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的积极、愉快的同时,身体素质得 到了提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运用了微视频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根据视频中的讲解,很快的学会了动作 的基本要领,跟老式教学相对比,老师无法一边做出动作, 同时进行详细的讲解。而通过微课以及课堂中慢动作视频的 播放讲解,学生更加清晰地看清整个技术动作,而且能模仿出动作,解决了这一难题,更加生动有力的展示出信息技术 创新的适用性。在课堂上低年级的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多次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密切的跟住教师的思维导向,跟随着教师课的内容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