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8 17: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酒精灯不慎被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电视机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图书档案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 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3.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B.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 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A.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5.2015年5月,某养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 赶快乘电梯逃生
C.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D. 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6.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7.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 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 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 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8.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提醒了人们对易燃易爆品的安全常识要有足够的认识,下列安全标志中,可用于危化品的是(  )
A. 当心火灾一氧化物
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烟火
D. 禁止放易燃物
9.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0.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  
D. 太阳能电池路灯
11.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12.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4.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B. 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
C. 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D. 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
15.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 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      ;
灭火原理之三:      .
17.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      。
18.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②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它们都
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正确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
2.【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
3.【答案】A
【解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空气污染,增加大气中的PM2.5,形成酸雨等,所以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答案】C
【解析】A、铁生锈的探究不用采用什么特殊材料,只要利用水与空气即可,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实验; B、选择不同的溶质即可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 C、天然气是易燃性物质,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易发生爆炸,故不可以进行实验; 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是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等,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实验;故选项为:C。
5.【答案】B
【解析】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首先要切断电源,若乘电梯逃生可能被困在电梯内不能脱身,造成危险。
6.【答案】B
【解析】蓄电池放电是由化学能变成电能,包含化学变化,水力发电是由水的势能转化成动能,推动发电机发电,没有化学变化,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在内燃机中汽油或柴油燃烧做功,火箭点火升空是高能燃料推动火箭升空。
7.【答案】C
【解析】A.纸可以燃烧,所以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属于可燃物;
B.灯罩在空气中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灯罩却没被点燃;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
8.【答案】C
【解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C是禁止吸烟。
9.【答案】A
【解析】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
10.【答案】A
【解析】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11.【答案】C
【解析】C.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所以2N表示2个氮原子,错误。
12.【答案】B
【解析】A、粮食发酵会产生乙醇,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
C、“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
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
13.【答案】B
【解析】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选项说法正确;B.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二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选项说法错误;C.因为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选项说法正确;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4.【答案】D
【解析】当煤气泄漏时,煤气会与空气充分接触,在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抽风机,接通电器会产生电火花,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D的做法是错误的。
15.【答案】D
【解析】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A错;着火时,可以有多种方法灭火,要根据具体情况,用水灭火只是一种灭火的方法,所以B是错误的;高楼发生火灾跳楼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不合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避免浓烟吸入口鼻,D是合理的,正确。
16.【答案】隔绝氧气或空气;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解析】根据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7.【答案】(1)CH4+2O2CO2+2H2O (2)MgH2+H2O=Mg(OH)2+H2↑ ,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解析】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⑵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由于氢化镁是固体,相对于气体氢气来说,具有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18.【答案】① 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② AB
③ CO2+ 2NH3CO(NH2)2+ H2O ④石油 不可再生
【解析】(1)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石墨作电极是利用导电性;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吸附性;②A、液态二氧化碳会直接汽化,不会留下任何的残留物,故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正确,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故选AB;③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H3
CO(NH2)2+ H2O;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