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1917年,孙中山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下列关于“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B.“二次革命”与“一次革命”没有任何关系
C.“二次革命”是“一次革命”的继续
D.“一次革命”和“二次革命”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很快就暴露了其意图实行独裁的野心。下列他实行独裁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 )
①刺杀宋教仁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镇压二次革命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相继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并且可以指定继承人。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改良主义与革命主义之争
C.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4.下面檄文中,“一人冠冕”所指的事件是 (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A.促成清帝退位
B.实行独裁统治
C.袁世凯称帝
D.接受“二十一条”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不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6.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说明 (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军阀割据混战的原因 B.护国战争的形势
C.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D.袁世凯复辟帝制
7.“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
A.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 B.列强武装干涉
C.国民党力量弱小 D.革命脱离人民群众
8.下面纪念币的历史价值是 ( )
A.见证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B.见证了民国初年政治民主化
C.见证了袁世凯称帝的丑剧
D.见证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
9.民国初年,梁启超发文称:“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这表明 ( )
A.民生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国民心理
B.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局面
C.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主流社会思潮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
10.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
A.都是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11.如表是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由表格内容可以直接看出 ( )
A.国民党在国会中占据明显优势
B.国民党完全主导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
C.旧官僚、立宪派入选国会,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D.宋教仁议会斗争、政党政治的目标实现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刺杀案件】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方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 ”并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遇刺身亡。
(1)“宋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 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分)
(2)“宋案”成为哪次革命的导火索 幕后指使者此时正在忙什么 (2分)
【为共和而战】
(3)图片反映的事件是由哪几位人物掀起的 该事件对袁世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北洋风云】
(4)图中三位人物分别是哪派军阀的代表 请简要介绍一下他们盘踞的地区。(3分)
(5)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分)
答案
1.B2.C 3.C 4.C 5.C6.C 7.A 8.C 9.B 10.C 11.A
12.(1)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宋教仁威望很高(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袁世凯。
(2)二次革命。复辟帝制。
(3)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影响: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举国上下的讨伐声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
(4)段祺瑞是皖系军阀的代表,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张作霖是奉系军阀的代表,盘踞东北。
(5)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