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坦然最风情——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三首》整合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早读大家已经预习了诗词,这节课我们学习《诗词三首》这三首诗歌。
二、朗读诗歌明其体
师:这三首诗歌体裁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是?
生:乐府诗,格律诗,词。
师:不同的体裁,其节奏和韵律是不一样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词,边读边思考,它们读起来有什么区别?
(学生朗读)
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句子整齐,节奏分明,朗朗上口。
师:请你带着节奏感读两句。(生读)
生:《水调歌头》句子有长有短,读起来灵活自由,像唱歌。
师:挑几句读读。(生读)
师:不错。词又叫长短句,就是当时的歌词,配上音乐是可以唱的。再想想,词完全自由吗?
生:词是有严格的格式的,所以叫填词。
师:《行路难》呢?
生:《行路难》是乐府诗,和律诗有点像,有节奏感,似乎读起来比律诗有气势。
师:是,这首乐府诗比律诗长,而且李白的诗歌气势就足。看看这三首诗歌的韵脚。
生:第二首压en韵,第一首有两个韵脚,分别是an和ai,第三首压an韵。
师:是,第一首于第四联换了韵脚。其它两首没有换。
屏显:
乐府诗:“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可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感情跌宕多姿之妙。”“形式以七言为主,兼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徐志平)
律 诗: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
词:语句悠扬婉转,摇曳多姿。
师:请根据老师标注的朗读提示,三个小组每组齐读一首,读出诗歌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分析诗歌感其悲
师:这三首诗歌体裁不同,但写作背景相似。我们一起来看:
屏显: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赶出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
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变法失败后多次遭贬,826年奉调回洛阳。这一年,他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白居易在宴席上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予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不高兴,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提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之后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1074年)知密州。丙辰(1076年)中秋,词人与胞弟苏辙已七年未得团聚。
师:相似之处在哪里?
生:李白是被赶出京城,刘禹锡是被贬了二十三年,苏轼也是被贬六七年。
生:他们都仕途不顺利,人生不如意。
师:概括得漂亮!仕途不顺,人生逆旅,这三位诗人内心都曾苦闷、失落、悲伤。看这些写苦的句子,思考:你觉得谁的内心最悲苦?
屏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生:我觉得李白最苦。他连最爱喝的酒都不喝了,也吃不下桌子上美味佳肴,想舞剑却茫然无措。
师:对呀,李白诗中不是有“斗酒诗百篇”的诗句吗?而且大家看,李白吃不下、喝不了的是怎样的筵席呀?
生:很贵。酒和菜都要万钱。
师:这当然是李白特别喜欢用的夸张修辞,但足以说明酒席的奢华。可爱酒如命的李白此刻却吃不下、喝不下。苦闷。这是通过什么手法写苦呢?
生:动作和神态描写。
生:我觉得苏轼最苦。他“无眠”,晚上睡不着。
师:睡不着的具体原因呢?
生:思念他的弟弟,想到自己仕途不顺利,已经离开京城七年了。
师:苏轼与弟弟感情很好,他曾请求调到离弟弟近的地方做官,希望与苏辙聚会,但未能实现。
生:我觉得刘禹锡苦。他被朝廷贬了二十三年。
师:是啊。他被贬时33岁,正是大好年华,可回来时已50多岁,按我们现在也已经要退休了。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处于被贬期间。而且,他被贬的地方是怎样的?
生:“巴山楚水凄凉地”,最荒凉的地方。
生:李白用了“塞”“满”,让人感觉他的未来道路完全被阻塞了。对于想成就“伟业”的李白来说,太痛苦了。
师:咬文嚼字,不错!
生:刘禹锡回来之后,他的许多好朋友都去世了,曾经的一切都变了。师:刘禹锡这里的好友,主要指的是当初与他一起参与改革的朋友。其中王叔文在被贬后又被赐死,其他的经过二十多年许多已经病逝。所以其无限悲痛之中还含有对朝廷的激愤之情。
生:还有,他说自己是“弃置身”,被朝廷抛弃。被抛弃的感觉是很辛酸悲凉的。
生:苏轼用了“恐”和“寒”,似乎在隐喻对朝廷的感受。苏轼也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但却遇到了尔虞我诈的朝廷,他不能实现理想。悲苦。
师:同学们都谈的很好。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这三位诗人的内心曾经充满苦闷。但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并未一味沉溺于个人的悲凉之中,而是从悲伤走向豁达。
四、再析诗歌悟其达
1.一悟其达
师:结合这些句子,说说这三位诗人分别是怎样表现豁达的?
屏显:
一悟其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李白想到了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姜尚和伊尹,他们也曾仕途受阻,最终遇到名君,成就一番事业。他觉得自己也许能和这两个人一样。
师:以人比己。这是什么手法?
生:用典故。
生:刘禹锡觉得自己虽然如“沉舟”“病树”,但他的周围千帆竞发,万木逢春……(说不下去)
师:这是比喻的修辞,诗人将自己比作“沉舟”“病树”,而“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天地万物新陈代谢,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觉得自己虽然老了,但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于是诗人跳出了个人悲苦的藩篱,表现出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以物喻人。接着看下一句。
生:苏轼是由月亮悟到人生。月亮有阴晴圆缺,同样的,人生有悲欢离合,自古就是,所以不必悲伤。
师:是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世间没有永远圆满的事情,有欢聚就有离别,有快乐就有悲伤。这是由月思人,是苏轼由眼前的月亮悟到的人生哲理。有研究者谈到“他的哲思每每是他对眼前情景的反省”。苏轼很善于由眼前之景得出哲理。比如《题西林壁》。
屏显:
李 白:由人比己
刘禹锡:以物喻人
苏 轼:由月思人
师:其实,这些诗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豁达,也传递出了诗人自我开解的过程。
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两位有些像啊?
生:苏轼和刘禹锡。都是悟到了人生哲理。
师:所以,他们看开了,放下了。而李白的情感还有反复。
不论如何,他们最终都表现出了乐观、积极、旷达的情感。请齐读:(指导学生读出豁达,读好三个虚词。)
2.二悟其达
屏显:
二悟其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如果说上面的句子是间接表达豁达之情,那么这三句是?
生:直接表达。
师:就叫做直抒胸臆。三位诗人都直接表现出面对苦难乐观豁达的精神。大家结合诗句品品这三个副词,根据理解为这三位诗人的豁达排个队。
生:李白排第一。“会”是终将的意思,他已经被皇帝赶出京城,可能再没有机会实现政治理想了,但他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自信心十足。
生:“暂”是暂且,在酒宴上,诗人要暂且凭借这杯酒振作精神,那下去之后,诗人也是会振作自己的精神的。能够在苦难面前振作精神,我觉得刘禹锡应该排第二。
师:那就是说苏轼排第三了?
生:我觉得苏轼排第一,他懂得了悲欢离合是世间常态,于是他的内心平静淡然,只是希望亲人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一轮明月。这才是真正的超然旷达;第二是刘禹锡,他能振作起精神面对以后的生活;李白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并未放下,所以他排第三。
师:有理有据。这几位同学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排序的。前面的同学是根据豁达的程度来排的,后面的同学是根据豁达是否现实来排的。
这些是老师的理解:
屏显:
李白豁达。他的豁达是坚持。被“赐金还山”如何?被赶出京城又如何?前路困难重重又如何?他会经历风雨而痴心不改,他会放下苦闷执着追求,他会冲破一切阻力继续努力。他坚信,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
刘禹锡豁达。他的豁达是放下。二十三年的凄凉光景已经过去,曾经的“战友”已经离世……这一切已尘埃落定,无法改变。于是,他放下过去的辛酸,收藏起曾经的悲凉,振作精神,积极进取,继续生活。
苏轼豁达。他的豁达是看开。朝中风起云涌,他被迫出京任职,与弟分别七年之久,中秋团圆亦不能相见。可世界不就是这样吗?那月亮有时缺,必定也有时圆,人生有分离,必定也有欢聚,有逆旅,也定然有顺遂。于是,他的心如止水,惟愿亲人平安康健,惟愿他们能共享人间一轮明月。
3.再读诗歌
师:让我们带着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再来齐读诗歌。要将这三首诗的情感波澜读出来。
(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五、总结提升学其人
师: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李太白坚持理想,刘禹锡放下过去,积极进取,苏东坡超然物外。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自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也会有苦闷、悲伤、失落,那时,你最希望自己像哪位诗人呢?
生:李白。永不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生:苏轼。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随缘自适。
生:刘禹锡。积极进取。
……
师:同学们,无论你愿意像谁,请记得:在人生的困境面前,豁达是最好的态度。最后,让我们在朗诵中结束今天的新课。
屏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