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
2.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3.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 ( )
A.阅读 B.调查 C.实验 D.计算
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炭燃烧 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汽车尾气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6.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凝固 B.爆炸 C.生锈 D.熔化
7.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A.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用湿抹布盖灭 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 D.逃跑
8.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让黑夜如同白昼,可以向天空发射一种照明弹,该照明弹选用的主要材料是 ( )
A.铝片 B.炭粉 C.铁粉 D.镁粉
9.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银白色金属
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11.下列实验操作:①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清洗后放回滴瓶中,②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低部,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④没有容器,在量筒中配制食盐水。其中 ( )
A.只有②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正确
12.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玻璃杯时,确定玻璃杯洗干净的标准是 ( )
A.玻璃杯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玻璃杯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玻璃杯已经洗净
1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5g砝码,再把游码移至0.4g处达到平衡,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 ( )
A、5.4g B、4.6g C、5.6g D、4.4g
1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15.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 )
A.空气和天然气 B.氧化镁和氧化铜 C.水和植物油 D.酒精和食盐
16.下列仪器装了液体药品后,能直接加热(不需垫石棉网)的是 ( )
①试管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蒸发皿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7.下列说法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 )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B.纯天然物质配成的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铝锅烧菜比较好
D.含硫的物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18.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洁净能源 B.物质气、液、固三态互变的条件
C.合成新的物质 D.防治环境污染
19.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一1 080C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2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初三化学第一章 单元检测答卷
成绩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
2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和 、 和 、 和 。(6分)
(2)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 。 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 材料。(3分)
(3)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1分)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主要是由于受到硫的氧化物污染所致;
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所引起的。
(4)将下列左边的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用直线连接(2分)
a.高能燃料 ⑴制造计算机芯片
b.半导体硅晶片 ⑵航天飞机的防热瓦
c.石英砂 ⑶制造光导纤维
d.高强度陶瓷 ⑷火箭的动力
e.钛合金材料 ⑸制造航天航空器
22.(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5分)
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Cl2消毒时的臭味。试概括一下Cl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
。
②化学性质 。
(2)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
仪器A的其他用途
加热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②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观察到固体逐渐 ,试管口有 ,且有 气味的气体产生。如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将会看到 。
③若试管中的药品是铜绿,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④若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需增加 。
23.完成下列表格(12分)
元素名称 镁元素 氮元素 钙元素
元素符号 H O Fe
物质 氧气 石灰水 碳酸氢铵
化学式 CO2 NH3 HCl
24.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写出根据什么性质区分该组物质,并写出该性质的类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6分)
物质 根据性质 方法与结论 性质类别
镁条与铜丝
水与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题
25、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你认识吗?请用它们的名称回答以下问题。(5分)
(1)D是 ;
(2)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
(3)量取液体,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
(4)用于贮存和收集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5)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
26.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6.8g)。 (3分)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2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7分)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
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⑷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资 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石蜡的熔点30-70℃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初三化学第一章 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C D B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A C D B C B
21(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法、用途 (6分)
(2)结晶牛胰岛素、材料、纳米 (3分)
(3)答案:①②③④ (1分)
(4)略 (2分)
22(1)答案:⑴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 (2分)
⑵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 (2分)
(2)略(每空1分) (11分)
23 (12分)
氢元素 氧元素 铁元素
Mg N Ca Fe
二氧化碳 氨气 氯化氢
O2 Ca(OH)2 NH4HCO3
颜色不同可燃性不同 紫红色的为铜丝点燃可燃者为镁条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通入二氧化碳现象不同 用玻管不断向清液中吹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者为石灰水 化学性质
24 (6分)
25(1)是 平底烧瓶 ;(2) 药匙 (5分)
(3) 10 mL 量筒 (4) 集气瓶 (5)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 ↓ ↓↑ ↓ ↓
26 表格2分 游码图略1分 (3分)
27 ⑴小 (1分)
⑵a,外焰 (2分)
⑶C (1分)
⑷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1分);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1分);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1分)
A B C D E F G H I
外焰
内焰
焰心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