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5.3细胞呼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02 21:1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能量
ATP
ADP +Pi
ATP水解酶
ATP合成酶
反应式
ATP ADP+Pi+能量
ADP+Pi+能量 ATP
酶 ATP水解酶 ATP合成酶
能量来源 ATP内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动物是细胞呼吸,植物为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场所 活细胞内各处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贮存在ATP中.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课前检测
1.写出ATP的结构简式及中文名称。
2. ATP释放的能量来自哪里?
3.如何检测呼吸作用产生了CO2 、酒精?
4.写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
1.A-P~P~P 三磷酸腺苷
2. 高能磷酸键
3.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自主学习情况反馈
★优秀个人:崔明洁(个人加3分)
问题:1.对于线粒体的各部分结构认识不清。
2.对于细胞呼吸的过程理解不到位。
27班
1 6
2 7
3 8
4 9
5 10
自主学习情况反馈
★优秀个人:张银雪 陈纬璐(个人加3分)
问题:1.对于线粒体的各部分结构认识不清。
2.对于细胞呼吸的过程理解不到位。
28班
1 6
2 7
3 8
4 9
5 10
学 习 目 标
1.熟记ATP结构简式及与ADP的转化过程,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提高分析对比实验的能力。
2.自主学习,通过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
3.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自主学习(3min)
阅读课本93-96页
(1)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2)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及过程、定义。
(3)有氧呼吸同有机物在体外的燃烧相比有何不同?
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
1mol葡萄糖分解大约能合成多少ATP?
(4)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方程式。
(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合作探究(6min)
(1)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2)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及过程、定义。
(3)有氧呼吸同有机物在体外的燃烧相比有何不同?
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
1mol葡萄糖分解大约能合成多少ATP?
(4)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方程式。
(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展示内容 展 示 点评
1.画出线粒体结构图,标明各部分名称 1、2组前
2.列表分析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物质变化、能量释放情况及氧气参与情况。 5 、6组
合作前
3.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并标明氧元素的去向。 7、8组 后
4.列举出能进行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生物或细胞并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9、10组 合作后
3

展示点评
4

外膜
内膜

基质




含有 需氧呼吸有关的酶
有氧呼吸:活细胞在O2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CO2和H2O等物质,
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 主要场所
C6H12O6(葡萄糖)

4[H]
2丙酮酸
能量
散失
2ATP
能量
散失
2ATP
6CO2
6 H2O

20[H]
6O2
12H2O

散失
34ATP
能量
有氧呼吸的过程
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一生物课件
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的过程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物质变化 C6H12O6 →2丙酮酸+4[H] 2丙酮酸+6H2O
→6CO2+20[H] 24[H]+ 6O2
→12H2O
能量释放 少量(2ATP) 少量(2ATP) 大量(34ATP)
O2 的参与情况 无 无 有
注意:
①CO2中的O来源于呼吸底物C6H12O6和H2O
②生成的H2O中的O来源于空气中的O2
③能量去向: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约40%)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2870KJ能量,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1161/30.54≈38molATP
1.无氧呼吸指活细胞无需O2参与,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成为酒精和CO2或
乳酸等物质,同时释放较少能量的过程。
2.无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
3.无氧呼吸的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2)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
酒精和CO2或乳酸等物质
4.1mol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196.65KJ能量,
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61.08/30.54≈2个ATP
无氧呼吸
Ⅰ.大多数高等植物某些部位、酵母菌等微生物
C6H12O6 2C2H5OH+ 2CO2 + 能量

类型
应用:酿酒工业(乙醇发酵)
Ⅱ.高等动物剧烈运动,乳酸菌等微生物
玉米的胚、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
C6H12O6 2C3H6O3 + 能量

②类型
应用:酸奶制作、泡菜制作(乳酸发酵)
1.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2mol ATP )
2.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或细胞:乳酸菌、哺乳
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无线粒体)
3.无线粒体的生物不一定进行无氧呼吸
若以葡萄糖为底物,则细胞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归纳为:
大多数植物、
人和动物、
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酵母菌等
注意:
(1)1mol C6H12O6有氧呼吸产生24【H】,38个ATP
(2)在第二阶段产生CO2
(3)O2在第三阶段参加反应,产生大量能量
(4)生成物H2O中的O完全来自O2中的O
(5) 1mol C6H12O6与6molO2反应,产生6molCO2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1mol C6H12O6无氧呼吸,产生2molCO2、2molC2H5OH或2molC3H6O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抑制厌氧菌的无氧呼吸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封闭(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花盆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烂根
5.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需及时清理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6.提倡慢跑:剧烈运动使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巩固落实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ATP的结构、各部分含义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能量的来源、去向
3.如何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酒精
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 →丙酮酸;②丙酮酸+H2O→CO2+[H];③[H]+ 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
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
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依据可以是:
A.有无二氧化碳的产生 B.有无酒精的产生
C.有无水的产生 D.有无ATP的产生
当堂检测
C
C
C
学科班长总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2.本节课表现优秀的小组及个人
3.本节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