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配套资源(课件(共38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配套资源(课件(共38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30 20:15:43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 语文
一、导入
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建国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的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港澳回归,奥运举办,一带一路,天眼运行,让世人抬头仰望。尤其是2020年的抗疫成功,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伟大的祖国,以实力和自信引领世界,乘风破浪。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二)文体知识
驳论文
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
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
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正面立论,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
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三)写作背景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注释1:“文中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
删去了。”
(四)细读赏析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在文中勾画出来。
批驳观点
主张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仔细阅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思考:文章是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30年代的公开报纸: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注释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
其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
注释3: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人”,以祈祷“解救国难”
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
法会”之类。
注释4: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
社论《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
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
之域。”
先是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把希望寄托于“国联”
后来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开篇连续列举以上三个“事实”,既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客观性,进而引出要批驳的论点。
仔细阅读课文第三到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对方薄弱环节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又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进行论证?
他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
自欺力:求神拜佛
≠自信力
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
驳论证
直接批驳
认真阅读课文第六到第八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的?
作者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一方面是“从古以来”,即历史的层面。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另一方面是“这一类的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即现实的层面。
从数量上看:现在也何尝少呢?
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
大家所知道。
间接批驳
论点
论据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中国脊梁
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
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间接批驳
阅读第九自然段,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等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状元宰相”: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
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五)结构梳理
一、提出对方论据和论点
二、直接反驳
论据
自夸“地大物博”
信国联
求神拜佛
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去的是“他信力”
发展的是“自欺力”
三、间接反驳
论点
论据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四、得出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中国的脊梁
(六)问题探究
本文语言具有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特点。
其一,这篇文章用词精准,说理生动,有讽刺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二,文章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反馈与评价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结合这段文字,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中国的脊梁”。
“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谭嗣同
李大钊等
孟子
海瑞等
王进喜
邓稼先等
焦裕禄
袁隆平等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舍身求法
为民请命
四、课后作业
请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会,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五、结束语
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掌握了驳论文的写法,另一方面领悟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八十多年前那个贫瘠凋敝、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但警钟长鸣,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有确信,不自欺,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 “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导入
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建国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的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港澳回归,奥运举办,一带一路,天眼运行,让世人抬头仰望。尤其是2020年的抗疫成功,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伟大的祖国,以实力和自信引领世界,乘风破浪。
然而,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中体会鲁迅先生严谨缜密的论证,尖锐犀利的语言,以及对谬论的深刻批驳,还有对“中国脊梁”的肯定与讴歌。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二)文体知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杂文的文体知识。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具体而言,本文又是一篇驳论文。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
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
其中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间接批驳一般可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
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同学们阅读文本,会发现课文中有一些加点的语句。请大家看课下注释1:“文中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这也正能显示出作者当时的写作处境。同学们思考一下:检查机关为什么要删去这些语句?这样的删节,对作者的表达,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和损害?
(四)细读赏析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细读赏析,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批驳对方错误观点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相信同学们已在文中找到了答案:
作者在文中要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主张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通过阅读,同学们可以看到,鲁迅并没有在开篇简单、直接地指向题旨。而是采用了近乎迂回的、层层剥笋的方法来反驳。
下面,我们逐层研读课文,共同来感受鲁迅是如何一步步揭露敌论的虚伪与荒谬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思考文章是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文中并未直接提出批驳的观点,而是从近两年公开的文字谈起,摆出对方的主要论据。我们结合课下注释,一起看看当时公开的文字是如何记载的。
30年代的公开报纸中自夸: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同学们看课下注释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其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
再看课下注释3,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人”,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之类。
于是,正如课下注释4中所写,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论《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异族的侵略,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官员究竟是如何应对的:他们先是总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把希望寄托于“国联”;后来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尽力逃避了。于是,就有部分知识分子发出“慨叹”,也就是鲁迅先生要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仿佛那时的中国真的没有希望了。
作者开篇连续列举以上三个“事实”,既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客观性,进而引出要批驳的论点。
批驳对方的观点,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才能击中要害。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三到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对方薄弱环节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又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进行论证?
同学们可以看到,在这一部分,作者就前文列举的三个“事实”展开了具体分析:
首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由炫耀“地大物博”,到求助外国人,看似是两个极端,但二者实际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作者认为,这并不是一种自信力,而是一种“他信力”。
然后,在失掉他信力以后,又“逐渐虚玄起来”,求神拜佛,借此“麻醉着自己”。——这种自我麻醉,在作者看来就是现在正在发展着的“自欺力”。
所以,在作者看来,这些中国人根本谈不上“失掉自信力”的问题。他们现在叫嚷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这样,作者就抓住了对方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不成立,不合逻辑的。
这种通过驳论证来直接驳斥对方观点的方法,就是直接批驳。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并不是一味地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在直接批驳之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这样,由现象到本质,由“他信力”到“自欺力”,层层推进,最后,就推出了本文的中心概念“自信力”。这样的展开过程,正显示着鲁迅思维与论证的周密性,值得同学们仔细品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六到第八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的?
作者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那么,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体现在哪里呢?
一方面是“从古以来”,即历史的层面。
鲁迅在文中说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需要同学们注意与讨论的是,作者如何评价他们?鲁迅说:“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里有两层意思需要同学们理解。
其一,这些人在中国“正史”里常常是被遮蔽、掩盖的。因为中国正统的、官方书写的所谓“正史”,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里只有大人物,而无小人物,没有普通民众和为民请命的人的历史。
其二,鲁迅坚信,尽管有遮蔽,这些人的光耀是“掩不住”的。因为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鲁迅给出这样的评价,分量很重,其意义也很重大:因为中国人的自信力,必须建立在对这些“脊梁”的信赖和依靠的基础上。
难道只是历史的层面存在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吗?鲁迅告诉我们:
另一方面是“这一类的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即现实的层面。
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在当下社会现实中的现状如何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
从数量上看:现在也何尝少呢?
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说明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不少,他们“有确信”,具有真正的自信力;他们“不自欺”,没有半点“自欺力”,这既是对上文的呼应,也是鲁迅文笔周密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一直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中,但却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因而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鲁迅认为我们中国从古至今就有未失掉自信力的人在。这些人尽管身陷严峻的现实处境,却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甚至是舍命求法,他们有确信、不自欺,进行前仆后继的战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脊梁。
至此,鲁迅先生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这就是间接批驳。
文章至此,本可结束。但鲁迅还要再做提升,提出了一个“如何论中国人”,如何观察和看待中国,即去哪里可以找到“中国的脊梁”的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第九自然段,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一起看一下: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等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文中所说的“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
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不仅是“自信力的有无”,“要论中国人”也是如此,是只看“状元宰相的文章”,还是“自己去看地底下”,这既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历史观、世界观、立足点的问题。而鲁迅的结论:要“看地底下”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由此而建立起中国的自信力。
鲁迅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对我们当下如何认识中国社会及未来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结构梳理
同学们在细读赏析文章之后,已经对全文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采取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批驳全面深刻,十分有力。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全文的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对方论据和论点。
先指出对方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
接着指出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通过驳论证的过程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
指出对方失去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
第三部分:明确树立自己的论点,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
提出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论点: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人,这些人正是中国的脊梁。
第四部分: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六)问题探究
本文不仅有严谨的论证结构,语言也是非常精彩。本文语言具有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特点。
其一,这篇文章用词精准,说理生动,有讽刺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二,文章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至此,同学们也可以体会出检查机关删掉加点语句的原因了吧。这些加点语句,一句句掷地有声,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显现出他们的行为,是多么荒诞和愚昧!
三、反馈与评价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这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请同学们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结合这段文字,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中国的脊梁”。
相信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了“中国脊梁”的最佳人选,在和大家分享之前,我们先来看何为“脊梁”。
“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A、“埋头苦干的人”:指执著于某一事业,不求名利,不畏艰险,脚踏实地,奋斗不息的人。如:焦裕禄、袁隆平等。
B、“拼命硬干的人”:是为完成某一项事业,有韧劲、有耐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怕流血牺牲的人。如:王进喜、邓稼先等。
C、“为民请命的人”:是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安危,而奔走呼告的人。如:孟子、海瑞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为追求真理,果断舍弃自己利益乃至生命的人。如:谭嗣同、李大钊等。
无论过去,抑或现在,这些“中国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满怀正气改天换地,谱写出一篇篇被后人传颂的时代壮歌。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的顽强意志,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他们的担当精神。他们心系国家,情系民众,变法图强,济世安民;他们不惧挫折,脚踏实地,前赴后继,直面死亡。他们,没有理由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四、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认真完成作业:
请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会,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五、结束语
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掌握了驳论文的写法,另一方面领悟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八十多年前那个贫瘠凋敝、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但警钟长鸣,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有确信,不自欺,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