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 “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
一、导入
同学们,1+1=?
可能大部分同学会说等于2。
然而在老师看来,如果那一是一滴水和一粒种子的话,可以是:一株苗,一朵花,一棵树,一片草原,一季美丽的春天……如果那一是一支笔和一张纸的话,可以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一段故事,一个精彩的人生……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即使同一个事物,观察认识感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会千差万别。所以说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答案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 费 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一起来体会创造力的奥秘。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会独立、自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依靠创造性思维,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文中围绕“创造性思维”谈了哪些内容。
(二)明观点
阅读文章,同学们会发现,本课的导入别具一格。作者在开篇列举了四个图形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开篇好在哪里?有何用意?
好:作者通过图形提出问题,这种开头的形式很新颖;同时,这个问题本身也令人耳目一新,因为问题的四个答案全部正确,既有趣又引人深思。
用意:作者认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显而易见地得出结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进而,在下文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展开论述。
既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寻求第二种答案,或者说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呢?这就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问题二: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问题三: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在文中勾画出有关问题的关键语句。
相信同学们都已在文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
问题一: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将课文中的话整理并概括一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方面: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第二方面: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第三方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在此,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问题二: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并未直接回答这一问题。
而是通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这两个疑问句将议论引向深入。
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是自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像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物也都如此。
最后总结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问题三: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在文章的在最后一段,作者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只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通过以上问题的梳理,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应该有了整体把握,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作者不是一下子就亮出中心观点,而是在论述过程中,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地进行阐发。
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观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三)理思路
明确了文章的观点,接下来我们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这里,老师提示同学们一点,作者在论述观点时,利用了多个过渡句来勾连文章。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度阅读文本,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思考:这些过渡句有何特点?对作者观点的表达有何好处?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在文中勾画过渡句并思考以上问题。
我们一起看一下,文中的过渡句主要有:
文章开篇:“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
第四段:“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六段:“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第九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同学们观察一下,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所使用的这些过渡句有哪些共同特点呢?不难发现,文章的这些过渡句,常常使用关联词、总结性词语、或设问句等关键性词句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
那么,作者是如何以此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个过渡句:“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其中“对上面这个问题”自然承接作者在开篇用图表提出的问题,又通过关联词与设问句“那么,D又怎么样呢?”引起下文对“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合理性分析。
通过这个过渡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开篇,即:从“用图表提出问题”过渡到“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个过渡句:“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大家看,这个过渡句采用了总结性词语、关联词、设问句来连接上下文。
“可以说”实际上是对上文“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承接。作者又不局限于图形问题,推而广之,我们丰富又复杂的生活也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这句话提纲挈领地给我们总结出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那么”是对下文的引起。自然转换到对下一个问题的论述上来,并用一个设问句“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来揭示出下文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个过渡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前两部分谈到的主要内容,即: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过渡到“创造性思维要具备哪些条件”。
第三个过渡句:“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作者先说“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此”照应上文中作者谈到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点明积累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
“但这并不是说”一出现,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作者的观点在下文会出现变化。
果然作者在下文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不光要积累知识,更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所以这个过渡句让我们了解了创造性思维的非常重要的要素,即:
从“积累知识是必备条件”过渡到“不光要积累知识,更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第四个过渡句:“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作者通过两个设问句,自然地将议论引向深入。“不过”是对上文内容的转折,暗含着上文中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同时又引出下文要谈论的内容即“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并就此总结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依据,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所以这个过渡句让我们了解到文章的后半部分内容,即:
从“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过渡到“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分析了这些过渡句,我们回到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这些过渡句对作者观点的表达有何好处?
这些过渡句,将所要阐述的问题逐层推进,不断深入阐发,体现出作者纵向深入的论证思路。
通过以上过渡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梳理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本文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点明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探讨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最后指出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四)辨材料
理清了文章的论证思路,我们发现,作者在阐述每个层次时,都运用了丰富的材料。或依靠材料来引出观点,或对观点进行论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文的材料既有图形题,又有名人事例,此外,还有心理学专家小组的调查研究结论,这些材料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这里提示同学们注意的一点是,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时,作者用了谷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两个名人事例,同学们思考:作者在证明这一观点时,为什么要选用两个事例呢?这两个事例在证明观点时是否有所侧重?
通过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侧重于“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则侧重于“尝试”,两则事例从两个不同层面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
可以说,作者在选择材料证明观点时,既注重选择材料的丰富性,又注重论证的层次性。使要证明的观点更加清晰、透辟。
(五)写作特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本文在论述关于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时,有两个特点:
1.运用了形式新颖的材料。
我们在学习过的议论文中,接触的“材料”,主要是生活事例、历史史实、名人名言、真理道理等,从某个层面上说,都是文字意义上的叙述性材料。本文不仅有这些文字叙述性的材料,还运用了图表这种以往议论文中较少见的材料。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用一个带有四个图形的表,让人们“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之后分析了四种回答都正确的“答案”,引出对“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的反思,由此将话题自然地引到了对固定思维模式的解放(即创造性思维)上来。图表相比于文字意义上的叙述性材料,更加直观。
2.模拟读者立场,回答读者所需、所疑。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善于将读者假想于眼前,并从读者的立场来设想问题,予以解答。比如开头用图表抛出四个图形和问题,作者是这么说的:“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再如,作者讨论完创造性思维所需的关键要素后,用问句“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将议论引向深入,这两个问句恰恰针对了普通读者读完前文后会产生的想法: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但那是“天才”们的事,和我无关。
正是由于作者在论述问题时基于读者立场,所以他阐述的观点和运用的材料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三、反馈评价
学习了本文,同学们可以看到,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材料来证明观点。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内容。
从社会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天才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请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可以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
同学们,你的资料库里储备了哪些人物呢,不妨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吧!
下面,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些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事实论据材料:
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以苹果落地的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以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现,大半是他在街头闲逛时,留意一些“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想法”后产生的;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
同学们可以课下继续搜集查找资料,积累更多相关的事实论据材料,进一步理解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请同学们用下面这道题,检测一下自己对观点和材料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
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个观点,他在班级搜集了这样三则材料作为论据,请你帮他选择一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材料一:李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脑、勤用手、勤用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材料二:张洁同学曾一度放松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这一学期以来,在师生的帮助下,他开始勤奋学习,并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都当天完成。他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材料三:邓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了吃。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认真思考,给出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相信同学们已有了自己的选择,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材料一虽有“三勤”,但请同学注意这里的“勤”,不是勤奋,而是指次数多,经常。侧重于“多”,即多用手、多用脑、多用口,成绩才能好。
材料二侧重于“今日事今日毕”才能取得好成绩。
材料三才是强调“勤奋”问题。
所以材料三才是“业精于勤”的合理论据。
相信通过这两个问题,大家对于议论文中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吧!
四、课后作业
学习了本文,希望同学们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会用独立、自主的意识思考,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人类比之这个世界最难得可贵的,就在于自身无穷的想象力,这想象力让文学艺术精彩纷呈,长存不败。
同是春雨,杜甫喜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韦应物却哀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同是乌江亭,杜牧慨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却质疑“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同是赤壁,苏轼高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一个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古今诗文中有很多出于同一题材,但由于作者角度不同,彰显出不同立意的句子。同学们,可以课下再搜集整理一些,分享给大家。
五、结束语
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地论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知识、活用知识等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不断前行的。二十一世纪刚刚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影响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更多的创新精神,人人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共39张PPT)
19.谈创造性思维
九年级 语文
一、导入
1 + 1 = ?
一滴水 + 一粒种子 = 一株苗,一朵花,一棵树……
一支笔 + 一张纸 = 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即使同一个事物,观察认识感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会千差万别。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会独立、自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自己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课的导入别具一格。
思考:这样的开篇好在哪里?有何用意?
(二)明观点
问题: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资料
这样的开篇好在哪里?有何用意?
(二)明观点
好:开头的形式很新颖,这个问题本身也令人耳目一新。
用意:作者认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显而易见地得出结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既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寻求第二种答案,或者说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呢?这就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问题二: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问题三: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问题一: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问题二: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通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这两个疑问句将议论引向深入。
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问题三: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本文的观点: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请同学们再度阅读文本,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思考:这些过渡句有何特点?对作者观点的表达有何好处?
(三)理思路
文章开篇: “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
第四段:“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六段:“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第九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这些过渡句有何特点?
常常使用关联词、总结性词语、或设问句等关键性词句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
“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
“那么,D又怎么样呢?……”
过渡:从“用图表提出问题”到“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合理性分析。
“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过渡: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到“创造性思维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过渡:从“积累知识是必备条件”到“不光要积累知识,更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过渡:从“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到“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这些过渡句对作者观点的表达有何好处?
这些过渡句,将所要阐述的问题逐层推进,不断深入阐发,体现出作者纵向深入的论证思路。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
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论证思路:
(四)辨材料
文中材料:图形题,名人事例,心理学专家小组的调查研究结论。
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时,作者用了谷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两个名人事例,思考:作者在证明这一观点时,为什么要选用两个事例呢?这两个事例在证明观点时是否有所侧重?
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尝试”
两则事例从不同层面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
(五)写作特色
1.运用了形式新颖的材料。
我们在学习过的议论文中,接触的“材料”,主要是生活事例、历史史实、名人名言、真理道理等,从某个层面上说,都是文字意义上的叙述性材料。本文不仅有这些文字叙述性的材料,还运用了图表这种以往议论文中较少见的材料。
1.运用了形式新颖的材料。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用一个带有四个图形的表,让人们“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之后分析了四种回答都正确的“答案”,引出对“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的反思,由此将话题自然地引到了对固定思维模式的解放(即创造性思维)上来。图表相比于文字意义上的叙述性材料,更加直观。
2.模拟读者立场,回答读者所需、所疑。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善于将读者假想于眼前,并从读者的立场来设想问题,予以解答。
比如开头用图表抛出四个图形和问题,作者是这么说的:“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2.模拟读者立场,回答读者所需、所疑。
再如,作者讨论完创造性思维所需的关键要素后,用问句“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将议论引向深入。
正是由于作者在论述问题时基于读者立场,所以他阐述的观点和运用的材料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三、反馈与评价
从社会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天才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请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可以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
牛顿
瓦特
潘嘉顿
诺贝尔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个观点,他在班级搜集了这样三则材料作为论据,请你帮他选择一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材料一:李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脑、勤用手、勤用
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材料二:张洁同学曾一度放松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这一学期以
来,在师生的帮助下,他开始勤奋学习,并给自己立了
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
任务,他都当天完成。他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材料三:邓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
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了吃。
四、课后作业
苏 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杜 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 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杜 牧: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春雨
乌江亭
赤壁
同一个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古今诗文中有很多出于同一题材,但由于作者角度不同,彰显出不同立意的句子。同学们,可以课下再搜集整理一些,分享给大家。
五、结束语
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地论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知识、活用知识等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不断前行的。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更多的创新精神,人人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