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 宋代的农业 B. 唐朝的金融 C. 元朝的外交 D. 明朝的经济
2.(英)安格斯 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提到:“1700-1820 年,中国的 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 22.3%增长到 32.9%”。其原因有()
①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②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庞大
③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迅速④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惯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南宋时期,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然而,清代中期以来,广东的潮州府、惠州府、浙江的杭州府、湖州府等著名产粮区都变成了缺粮区,福建、苏南、徽州等地的粮食缺口更大。据此可以推知,清代中期以来这些地区
A. 社会经济出现急剧衰退 B. 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C. 赋税制度变革成效不大 D. 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4.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反映了当时( )
A. 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 B. 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 D.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5.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A. 封建土地兼并严重 B. 对外贸易发达
C.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D. 社会性质变化
6.明朝中后期,不仅政治危机严重,同时也出现了思想危机,旧有的理学教条已不可能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危机。为“挽世道,救人心”,“辅君淑民”,一位思想家结合其一生的政治实践经验,建立起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位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王阳明 C.黄宗羲 D.王夫之
7.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红尘滚滚,奈何不了一往情深;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不乱一心。”这种对“人欲、人性”的揭示反映了
A.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发生重大转变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民间思想借助文学作品广泛传播 D.中国文化内涵多样性
8.明清时期,土地利用得到深入发展。与水争田和与山争地,仍然是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的主要途径。土地的深入利用还促进了桑基鱼塘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甘薯、玉米、花生、马铃薯等新作物也传入我国。这表明
A.明清之际商业较繁荣 B.中外交流内容广泛
C.社会的人口压力加大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9.许多明清小说比较成功地描摹了人生世情,其中有一部通过描写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0.自明朝中期起,中国在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属于“新现象”的表现的是
A.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的兴起 B.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普遍种植
C.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解体 D.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在各部门普遍存在
二、选择题
11.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强调治学的目的是要寻求治理国家拯救社会的根本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观点
徐光启 “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永世利”
黄宗羲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徐弘祖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顾炎武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2.阅读下列材料:
关于明清历史,学者著述颇多且各有侧重。如《明代特务政治》、《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明代官营手工业的研究》、《明清社会转型研究》、《走出理学清代思想的内在理路》等,这些书名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对《明清时期专制制度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一书所反映的明清时代特征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论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
1.D
2. 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封建专制、小农经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故③错误。题干“中国的 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 22.3%增长到 32.9%”强调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长期领先世界,结合所学,传统手工业的优势使得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农耕文明的长期发展都是原因之一,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3.D
【解析】题干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的重要产粮区,到清代中期后已经变为严重的缺粮区;结合所学可知,清代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而成为缺粮区,故D正确。清代中期,潮州、杭州等地区的社会经济并未出现急剧衰退,故排除A。B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且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故选D。
4.D
【解析】依据“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明显增加,故D正确。A项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新的生产方式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B。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经完成,故排除C。故选D。
5.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从而使得此时期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工商皆本”学说较为流行,可见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成为当时思想转变的根源,故C正确。AB两项均与题干信息无关联,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6.B
【详解】
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在继承和发展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即阳明心学,故答案为B项;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人,排除A项;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排除C项;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唯物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排除D项。
7.B
【详解】
《红楼梦》对“人欲、人性”的揭示反映了明清时期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B正确;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未发生重大转变,故A错误;C错在“广泛传播”;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故D错误。
8.C
【详解】
根据“与水争田和与山争地,仍然是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的主要途径。土地的深入利用还促进了桑基鱼塘的形成与发展。……”可得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政府充分利用土地,以及引进高产作物,以缓解人口压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商业无关,排除A;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强调中外交流,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松动,排除D。
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因此A正确;B属于农业领域发展的表现,不属于新现象,B排除;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C排除;明清时期雇佣关系仅是在局部地区、局部行业,D排除。故选A。
11.时代背景,对顾炎武的认识进行论述。
明清时期,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针对上述问题,以顾炎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反思传统社会,倡导“经世致用”,探索国家出路。
结合三人主张及社会进步意义进行论述。
徐光启全面总结中国传统科技,并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强调科技要服务于社会,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黄宗羲以民为本,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色彩。
徐弘祖实地考察名山大川,写成《徐霞客游记》,践行经世致用学风。
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践行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主张,我们应当立足当下,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详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从顾炎武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题干中所列三个人物各自主张的进步意义以及论述这的主观感受三个角度分析。时代背景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处于明末清初时期,这一时期哦,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针对上述问题,以顾炎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反思传统社会,倡导“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即主张“经世致用”,探索国家出路。对于题干中所列的三个人物的思想主张和意义而言,徐光启全面总结中国传统科技,并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强调科技要服务于社会,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黄宗羲以民为本,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色彩。徐弘祖实地考察名山大川,写成《徐霞客游记》,践行经世致用学风。最后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具体而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践行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主张,我们应当立足当下,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2.明清时期属于封建社会晚期。
一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后又利用宦官牵制内阁,造成宦官参政,同时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强化皇权;清朝时期,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高度发展。风力水车等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瓷器、纺织等行业的官营手工业享誉世界;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城镇商业和市镇也得到极大发展;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不但专制统治大大加强,同时也造就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阐释可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废除丞相制度、内阁制度出现、军机处的设置)、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领域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第四单元 第15课
明清经济与文化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时间:明朝后期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品种:玉米、甘薯
②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③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①高产粮食
作物的引进
▲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
2
3
4
知识链接
(2)手工业
——出现手工工场
明朝后期
南方
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
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时间
地点
行业
特点
趋势
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商业
——明清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盛世滋生图》(局部)
此图为清人徐扬所绘,反映了清朝中期苏州商业的繁荣景象。
时间
表现
自明朝中期起
①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和晋商)
③兴起工商业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小结: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明清政策阻碍社会进步转型
政治
经济
外交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实行“闭关锁国”(当时西方国家大步迈入近代工业文明)
文化
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
1.明清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生
产
力
农 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2.明清政策阻碍社会进步转型
经济
基础
上层
建筑
决定
反作用
陆王心学
人物简介
概念
内容
王守仁,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
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了陆王心学。
1、陆王心学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李贽——离经叛道
人物简介
思想
李贽,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著作有《藏书》、《焚书》。
批判传统道德,提倡男女平等,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批判理学,提出“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反对绝对权威。
2、李贽的反传统思想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人物简介
思想
别号梨洲老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著作有《明夷待访录》。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3、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
人物简介
思想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经世致用,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
3、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深化理解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代表人物 思想 评价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
批判“私天下”
提出“众治”、经世致用
进步性
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②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提出“工商皆本”
局限性
①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
②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
提出“循天下之功”
知识拓展
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
2.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3.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礼乐纲常制度与西学东渐之风;
4.社会: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和世俗化倾向。
评价
1.陆王心学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明末清初思想家虽具有进步性,但始终未突破传统的桎梏。
深化理解
明清时期思想变化的背景及评价
1.小说
(1)元末明初
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武松打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三、小说与戏曲
(2)明清中期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3)清朝中期
曹雪芹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明清时期小说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
(3)文化下移,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2. 戏曲
(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舞台演出:昆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清朝乾隆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袁绍 吕蒙 程咬金
《磐河战》 《贾家楼》 《走麦城》
1. 传统科技: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
四、科技
2.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2. 西学东渐: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利玛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南宋时期,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然而,清代中期以来,广东的潮州府、惠州府、浙江的杭州府、湖州府等著名产粮区都变成了缺粮区,福建、苏南、徽州等地的粮食缺口更大。据此可以推知,清代中期以来这些地区
A. 社会经济出现急剧衰退 B. 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C. 赋税制度变革成效不大 D. 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D
【解析】题干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的重要产粮区,到清代中期后已经变为严重的缺粮区;结合所学可知,清代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而成为缺粮区,故D正确。清代中期,潮州、杭州等地区的社会经济并未出现急剧衰退,故排除A。B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且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故选D。
2.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A. 封建土地兼并严重 B. 对外贸易发达
C.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D. 社会性质变化
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从而使得此时期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工商皆本”学说较为流行,可见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成为当时思想转变的根源,故C正确。AB两项均与题干信息无关联,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3.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 私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 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B
【解析】题干未涉及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不选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题干“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反映江南农户不再以农耕为主,而以家庭手工业为主,逐利市场,体现的是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故B正确。明清之前的私营手工业就已经有所发展,故不选C。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不选D。故选B。
4.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B. 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
D.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C
【解析】C项中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反映明清时期苏州的手工业领域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新现象,符合当时世界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故C正确。A项反映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不能体现世界发展的趋势,故排除。B项体现了明清货币经济的主导地位,故排除。D项反映了江南丝织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
5.明末,欧洲一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宗教文化,也带来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下列著作与此相关的是()
①《四库全书》 ②《几何原本》 ③《泰西水法》 ④《本草纲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据“明末,欧洲一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宗教文化,也带来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可知是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结合所学可知,《几何原本》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明清时期传入中国;《泰西水法》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介绍西方农田水利技术的著作,集欧洲古典水利工程学之精华。故②③正确。《四库全书》和《本草纲目》都属国内科技著作,故排除①④。故选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