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29 08: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中)
1.(2分)首先通过实验证明蜜蜂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科学家是(  )
A.法布尔 B.廷伯根 C.弗里施 D.劳伦兹
2.(2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下列运动形式与其依靠的结构对应错误的是(  )
A.骏马奔跑﹣强健的四肢 B.鱼类洄游﹣鳃
C.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D.大雁南飞﹣翼
3.(2分)下列动物在水中生活的是(  )
A.海马 B.野牛 C.水牛 D.山羊
4.(2分)下列五种动物中主要运动方式是爬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5.(2分)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关节能够活动
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6.(2分)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蜜蜂采蜜 D.小鸡长大
7.(2分)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惊弓之鸟、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蜜蜂采蜜、小猫吃奶、小鸡啄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8.(2分)蜜蜂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  )
A.触觉 B.声音 C.舞蹈 D.激素
9.(2分)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
B.母狼有较强的哺育能力
C.母狼对人的报复行为
D.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10.(2分)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看是先天性行为,从功能看是社群(社会)行为,判断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  )
A.与生俱有,数量多 B.与生俱有,分工合作
C.学习获得,数量多 D.学习获得,分工合作
11.(2分)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
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④笼子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分)“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 D.植物←青虫←燕子
13.(2分)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14.(2分)下列属于我国珍稀的爬行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褐马鸡 D.扭角羚
15.(2分)制作馒头、面包等,以及在酿酒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微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根霉菌 D.放线菌
16.(2分)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17.(2分)将少量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进行恒温培养,培养基上就会形成细菌的菌落,这是因为细菌(  )
A.没有细胞结构 B.细胞内有叶绿体
C.有成形的细胞核 D.进行分裂生殖
18.(2分)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较,细菌细胞所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④ B.②③ C.② D.④⑤
19.(2分)真菌的特征是(  )
A.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B.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C.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20.(2分)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细菌病毒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C.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D.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
21.(2分)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A.冰箱中无空气
B.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
C.冰箱中无微生物
D.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2.(2分)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  )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
23.(2分)一位母亲生了龙凤胎,两个孩子来自于(  )
A.两个受精卵
B.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
C.一个受精卵
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
24.(2分)如图中,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2分)如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解读该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脑部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长
B.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
C.青春期开始时脑部生长已基本完成
D.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26.(4分)三刺鱼借助于鳍和发达的尾部在水中运动。在生殖季节,雄鱼会在河床上筑一个小巢,雄鱼和雌鱼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产在巢中,并在水中完成受精。在繁殖期间,雄鱼的腹面变为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攻击。
请根据资料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三刺鱼在水中的运动只靠鳍来完成。   
(2)三刺鱼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3)雄三刺鱼的腹面会变为红色与遗传物质无关。   
(4)雄鱼相互间发生猛烈的攻击是属于攻击行为。   
三、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33分。“[]"内填序号,“”上填相应的名称,序号和名称全对才给分、
27.(11分)如图为长骨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2]   、[7]   和[3]   三部分。
(2)骨膜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为骨组织提供    ;骨膜内层的    ,对骨的    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3)[3]   存在于[4]是    和[5]   空隙内。成年后,   中的红骨髓成为黄骨髓,失去    功能。
28.(6分)随着共享单车的投放,绿色环保的骑车出行又成为许多人的首选,请回答:
(1)蹬踩单车,需要运动系统的    、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如图,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   ]   ,使骑行时关节更加    。
(3)骑行时,肌肉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中进行的    ,此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物和    。
(4)骨骼肌的收缩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29.(8分)如图是小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4]应处于    的过程,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    动作。
(2)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片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牵拉    ,绕过关节完成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的作用。
(4)援鄂医疗队返回时,我们向英雄敬礼,此时你的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30.(8分)某班级同学在春游时认真观察并记录了公园中槐树林中的生物种类,观察到的昆虫有红蜘蛛、草蛉、蚜虫、七星瓢虫,此外,林中还可以看到麻雀和喜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食物网简图表示。据此回答问题。
(1)这个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2 )槐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红蜘蛛、蚜虫是危害槐树的害虫,它们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麻雀和喜鹤,则红蜘蛛和蚜虫的数量会    ,从而危害槐树。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4)除此以外,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循环。
(5)喜鹊和草蛉之间具有    和    关系。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3分)
31.(5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开来。“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主要侵犯并瓦解人类的    系统。
(2)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人体主要呼吸器官    受到损伤。
(3)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
32.(8分)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腌制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过量时,会引导中毒甚至死亡。如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
(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 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 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 8% 0.5 2.0 1.8 1.6 1.5 1.2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浓度    的盐水。(填“较高”或“较低”)
(3)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它的生殖方式是    。
(4)制作时,将备好的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    。除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    ,其目的是为了控制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中)
1.(2分)首先通过实验证明蜜蜂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科学家是(  )
A.法布尔 B.廷伯根 C.弗里施 D.劳伦兹
【分析】奥地利学者康勒德 罗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据此解答。
【解答】解: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他对蜜蜂的色觉进行研究,用的是实验法。
故选:C。
【点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了解一些生物学家的事迹。
2.(2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下列运动形式与其依靠的结构对应错误的是(  )
A.骏马奔跑﹣强健的四肢 B.鱼类洄游﹣鳃
C.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D.大雁南飞﹣翼
【分析】生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不同。
【解答】解:A、斑马靠四肢奔跑,正确;
B、鱼类靠鳍游泳进行洄游,错误;
C、蚯蚓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正确;
D、大雁靠翼飞行,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类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和运动器官。
3.(2分)下列动物在水中生活的是(  )
A.海马 B.野牛 C.水牛 D.山羊
【分析】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海马生活在水中,具有鳍和鳃等特征,为鱼类,A正确。
B、野牛、水牛、山羊都是一种陆生哺乳动物,BCD错误。
故选:A。
【点评】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2分)下列五种动物中主要运动方式是爬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解答】解:①扬子鳄、③海龟属于水生爬行动物,在水里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是爬行。②蛇属于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
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运动方式是跳跃、游泳。
⑤鲨鱼属于鱼类,运动方式是游泳。
故选:A。
【点评】掌握动物运动的方式是关键。
5.(2分)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关节能够活动
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一般要跨域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解答】解: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正确。
B、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能够活动,正确。
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具有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正确。
D、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的内容。
6.(2分)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蜜蜂采蜜 D.小鸡长大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解答】解:A、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A正确。
B、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C、蜜蜂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小鸡长大不属于动物的行为,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
7.(2分)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惊弓之鸟、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蜜蜂采蜜、小猫吃奶、小鸡啄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惊弓之鸟、尺蠖拟态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C、蜜蜂采蜜、小猫吃奶、小鸡啄食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8.(2分)蜜蜂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  )
A.触觉 B.声音 C.舞蹈 D.激素
【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解答】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距离远近和方向。因此蜜蜂告诉和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舞蹈动作。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
9.(2分)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
B.母狼有较强的哺育能力
C.母狼对人的报复行为
D.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解答】解: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表明动物有哺乳后代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10.(2分)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看是先天性行为,从功能看是社群(社会)行为,判断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  )
A.与生俱有,数量多 B.与生俱有,分工合作
C.学习获得,数量多 D.学习获得,分工合作
【分析】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可以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行为的目的可以把行为分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社会行为、节律行为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蜂群为蜂王、雄蜂、工蜂三种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因此,判断蜜蜂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与生俱有,分工合作,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并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11.(2分)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
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④笼子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选项①②④均可采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而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不能采用实验法的方式研究动物的行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12.(2分)“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 D.植物←青虫←燕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植物→青虫→燕子。
故选:B。
【点评】对食物链写法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A、竞争关系出现“你死我活”的现象,此消彼长,与图示不符,错误;B、捕食关系“先增加者后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与图示不符,错误;C、据图分析,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一致的,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正确。D、寄生关系:寄生虫大量繁殖时,宿主受损,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与图示不符,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14.(2分)下列属于我国珍稀的爬行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褐马鸡 D.扭角羚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A、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符合题意。
C、褐马鸡属于鸟类,分布在我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不符合题意。
D、扭角羚 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分布范围 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 外形特征 体型粗壮,体长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体重250千。大型食草动物,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15.(2分)制作馒头、面包等,以及在酿酒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微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根霉菌 D.放线菌
【分析】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如制酒要用到酒曲,蒸馒头用酵母菌,据此作答。
【解答】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
故选:A。
【点评】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6.(2分)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正确。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17.(2分)将少量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进行恒温培养,培养基上就会形成细菌的菌落,这是因为细菌(  )
A.没有细胞结构 B.细胞内有叶绿体
C.有成形的细胞核 D.进行分裂生殖
【分析】(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2)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细菌分裂时,细菌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解答】解:细菌的繁殖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因此“将少量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进行恒温培养,培养基上就会形成细菌的菌落”,这是因为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使细菌数目增多。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菌落的概念和细菌的繁殖方式.
18.(2分)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较,细菌细胞所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④ B.②③ C.② D.④⑤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
【解答】解:洋葱表皮细胞虽然是植物细胞,但叶绿体只有在绿色植物的绿色部位才有,因此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④真正(成形)的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植物细胞的细胞结构.
19.(2分)真菌的特征是(  )
A.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B.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C.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菌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真菌的结构、生殖方式的特点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真菌的特征,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0.(2分)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细菌病毒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C.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D.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解答】解:A、肝炎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是动物,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宿主为大肠杆菌”,错误;
B、D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错误;
C、病毒个体微小,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而不是肉眼可见,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
21.(2分)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A.冰箱中无空气
B.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
C.冰箱中无微生物
D.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分析】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据此作答。
【解答】解: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冷藏法的知识。
22.(2分)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  )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所以取该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1.6克,占2/3,由此判断该动物约处于成年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时期骨的成分。
23.(2分)一位母亲生了龙凤胎,两个孩子来自于(  )
A.两个受精卵
B.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
C.一个受精卵
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性别遗传,解答时可以从生长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人的性别遗传图解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龙凤胎,是一男和一女性别不同,因此两个孩子来自于两个受精卵。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24.(2分)如图中,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此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解答】解:图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
卵细胞由卵巢排出以后,进入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受精作用发生于输卵管内。
故选:B。
【点评】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25.(2分)如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解读该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脑部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长
B.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
C.青春期开始时脑部生长已基本完成
D.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童年期,性器官的发育特点是发育缓慢。人体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年龄段是10﹣20岁,在此阶段,会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孩会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解答】解:A、人体脑部生长最快的年龄段是0﹣5岁,青春期是生殖器官发育迅速的阶段,由图可知,曲线①表示脑部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长,A正确。
B、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B正确。
C、青春期开始时脑部生长已基本完成,C正确。
D、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但图中不能得出此结论,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注意会分析图形,总结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26.(4分)三刺鱼借助于鳍和发达的尾部在水中运动。在生殖季节,雄鱼会在河床上筑一个小巢,雄鱼和雌鱼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产在巢中,并在水中完成受精。在繁殖期间,雄鱼的腹面变为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攻击。
请根据资料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三刺鱼在水中的运动只靠鳍来完成。 × 
(2)三刺鱼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 
(3)雄三刺鱼的腹面会变为红色与遗传物质无关。 × 
(4)雄鱼相互间发生猛烈的攻击是属于攻击行为。 √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解答】解:(1)鳍是三刺鱼的运动器官,有尾鳍、臀鳍、腹鳍、胸鳍和背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鳍起到协调作用。
(2)鱼类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卵生,因此三刺鱼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
(3)三刺鱼的雄鱼到了交配季节腹部会变成红色。红色是一种信号刺激,可引起雄鱼彼此之间猛烈的攻击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4)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因此,雄鱼相互间发生猛烈的攻击是属于攻击行为。
故答案为:(1)×;(2)√;(3)×;(4)√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33分。“[]"内填序号,“”上填相应的名称,序号和名称全对才给分、
27.(11分)如图为长骨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2] 骨膜 、[7] 骨质 和[3] 骨髓 三部分。
(2)骨膜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为骨组织提供  营养物质 ;骨膜内层的  成骨细胞 ,对骨的  长粗 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3)[3] 骨髓 存在于[4]是  骨髓腔 和[5] 骨松质 空隙内。成年后, 骨髓腔 中的红骨髓成为黄骨髓,失去  造血 功能。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由长骨的解剖结构图可知:[1]血管,[2]骨膜,[3]骨髓腔,[4]骨髓,[5]骨松质,[6]骨密质,[7]骨质。据图解答。
【解答】解:(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2]骨膜、[3]骨髓 和[7]骨质三部分。
(2)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3)[3]骨髓存在于[4]骨髓腔和[5]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扁骨、不规则骨和骺端松质骨中的红骨髓终生有造血功能。
故答案为:(1)骨膜;骨质;骨髓。
(2)营养物质;成骨细胞;长粗。
(3)骨髓;骨髓腔;骨松质;骨髓腔;造血。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识图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8.(6分)随着共享单车的投放,绿色环保的骑车出行又成为许多人的首选,请回答:
(1)蹬踩单车,需要运动系统的  骨 、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如图,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 ⑤ ] 关节软骨 ,使骑行时关节更加  灵活 。
(3)骑行时,肌肉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中进行的  呼吸作用 ,此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物和  氧气 。
(4)骨骼肌的收缩要受  神经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答】解:(1)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蹬踩单车,需要运动系统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使关节更加灵活。
(2)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关节更加灵活。
(3)呼吸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把有机物当做燃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骑行时,肌肉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此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物和氧气。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故答案为:(1)骨;
(2)⑤关节软骨;灵活;
(3)呼吸作用;氧气;
(4)神经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9.(8分)如图是小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4]应处于  收缩 的过程,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  屈肘 动作。
(2)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片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  肌腱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骨骼肌收缩 牵拉  骨 ,绕过关节完成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支点 的作用。
(4)援鄂医疗队返回时,我们向英雄敬礼,此时你的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
【分析】图中1和2相当于骨,5是关节,3肱三头肌,4肱二头肌,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结叫骨连结。
【解答】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是屈肘动作,屈肘时4肱二头肌收缩,3肱三头肌舒张。
(2)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4)敬礼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1)收缩;屈肘。
(2)肌腱。
(3)骨骼肌收缩;骨;支点。
(4)收缩;舒张。
【点评】此题考查了骨、骨骼肌、关节的位置关系以及运动的产生,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的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30.(8分)某班级同学在春游时认真观察并记录了公园中槐树林中的生物种类,观察到的昆虫有红蜘蛛、草蛉、蚜虫、七星瓢虫,此外,林中还可以看到麻雀和喜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食物网简图表示。据此回答问题。
(1)这个食物网共有  8 条食物链。
(2 )槐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生产者 。红蜘蛛、蚜虫是危害槐树的害虫,它们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消费者 。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麻雀和喜鹤,则红蜘蛛和蚜虫的数量会  增多 ,从而危害槐树。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起着重要作用。
(4)除此以外,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物质 循环。
(5)喜鹊和草蛉之间具有  捕食 和  竞争 关系。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链条数:从植物开始,求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此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即:槐树→红蜘蛛→麻雀;槐树→红蜘蛛→七星瓢虫;槐树→红蜘蛛→草蛉→麻雀;槐树→红蜘蛛→草蛉→喜鹊;槐树→蚜虫→草蛉→麻雀;槐树→蚜虫→草蛉→喜鹊;槐树→蚜虫→喜鹊;槐树→蚜虫→七星瓢虫。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中槐树属于植物,为生产者,红蜘蛛、蚜虫等为动物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例如:在该生态系统中,麻雀和喜鹊以红蜘蛛和蚜虫为食,如果大量地捕杀麻雀和喜鹊,则红蜘蛛和蚜虫为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增加,给槐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4)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在自然界中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喜鹊以草蛉为食,喜鹊和草蛉之间是捕食关系;而喜鹊和草蛉都以蚜虫为食,因此它们之间又是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1)8。
(2)生产者;消费者。
(3)增多;生态平衡。
(4)物质。
(5)捕食;竞争。
【点评】数食物链的个数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就不容易出错。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3分)
31.(5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开来。“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主要侵犯并瓦解人类的  免疫 系统。
(2)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人体主要呼吸器官  肺 受到损伤。
(3)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的  基因 多样性。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2)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人体主要呼吸器官肺受到损伤。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遗传(基因)多样性。
故答案为:(1 )蛋白质;遗传物质;免疫。
( 2 )肺。
( 3 基因。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2.(8分)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腌制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过量时,会引导中毒甚至死亡。如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
(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 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 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 8% 0.5 2.0 1.8 1.6 1.5 1.2
(1)本实验的变量是  盐水浓度 。
(2)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先上升后下降 。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浓度  较高 的盐水。(填“较高”或“较低”)
(3)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乳酸菌 ,它的生殖方式是  分裂生殖 。
(4)制作时,将备好的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  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影响乳酸菌的发酵 。除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  一样 ,其目的是为了控制  变量 。
【分析】通过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根据实验步骤及表中数据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实验过程中变量要唯一。
【解答】解:(1)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盐水浓度。
(2)据表中数据可见:不同时期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盐水浓度较高的盐水。
(3)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4)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加水封坛的目的是: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影响乳酸菌的发酵.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除去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一样,从而保证变量唯一。
故答案为:(1)盐水浓度。
(2)先上升后下降;较高。
(3)乳酸菌;分裂生殖。
(4)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影响乳酸菌的发酵;一样;变量。
【点评】注意设计实验时要有对照实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