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02 22: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表的形态。
基本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海拔高,起伏大,坡度陡
海拔低,起伏小,坡度缓
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海拔低
表面平坦或略起伏,边缘陡峻,海拔高
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
横 断 山 脉
湖 南 武 陵 源
内 蒙 古 高 原
中国地势特征
中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影响
气候: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带来丰沛降水。
河流:影响流向,自西向东汇入海洋。
水能: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形成巨大水能资源。
交通
河流起到沟通东西的作用。
高大地形起到阻挡作用。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地形复杂多样
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
山、块状山
山脉
山脉的延伸方向——山脉走向
山脉走向:
东—西向
南—北向
西北—东南向
东北—西南向
弧形
东—西向
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南—北向
横断山脉
贺兰山—六盘山
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东北—西南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向
阿尔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弧形
喜马拉雅山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名称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太行山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名称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祁连山 青藏高原
昆仑山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我国地形复杂,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各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利
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五种地形的比重
—— 山区面积广大
山地
丘陵
崎岖的高原
山区
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
10%
19%
33%
12%
26%
119°
36°
68°
94°
43°
山区开发利用的不利条件:
1.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2.坡度大,土层薄,不宜耕种
3.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4.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云南阮阳梯田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发展旅游优势大
有力于发展多种经营
高山草地发展牧业
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林业
和缓坡地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丰富
森林
矿产
中草药和动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