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9 09:0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英国女王任命鲍里斯·约翰逊为首相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鲍里斯·约翰逊(首相)
在英国,女王和首相,谁掌握着最高权力?
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6岁继位,在位的68年间,经历了12位美国总统、15位英国首相、31位日本首相、10位法国总统……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目的。它通常是以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而告结束。
概念解析:
又称“议会君主制”或“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 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议会的来源
12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
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
坦公国的全部领地。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自由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无地王约翰”
John Lackland
(1)1215年,颁布《大宪章》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议会的来源
1215年国王与贵族签订《大宪章》
第12条:无全国公意许可,不得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
第61条: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具有随时召开会议否定国王命令的权力,也有采取一切手段强迫国王改正错误的权力。 ——摘编自《大宪章》
《大宪章》确立了 “ ”和“ ”的基本原则,
被认为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根源。
(1)1215年,颁布《大宪章》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议会的来源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主要职权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议员由每个郡从年满21岁、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男子中选举产生,任期5年。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成为下议院的议员。
英国上议院
英国下议院
早期议会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
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2.16世纪,王权(都铎王朝)与议会斗争的新情况
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在英格兰推行重商主义,发展海外贸易。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的海上优势,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毛纺织手工工场遍及英国城乡,资产阶级成长起来。不少贵族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成为“新贵族”。
“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议会不但没有停止活动,它的作用反而得到加强,为王权服务。主要由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议会下院,在王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总是无条件地批准国王提出的法令;世袭贵族由于得到国王大量封地,由他们组成了上院对王国也是俯首听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伊丽莎白一世
(1533-1603)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封建贵族
旧贵族
新贵族
(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
新兴的资产阶级
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
经济上: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骑士
平民
政治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能满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吗?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3.17世纪,王权(斯图亚特王朝)与议会的较量
詹姆士一世
(1603-1625年在位)
1603年,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死后没有子嗣,作为女王的表外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英格兰与苏格兰共载一君。
阅读课文,说说詹姆士一世的言行:
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造成怎样后果?
苏格兰
詹姆士
英格兰



北爱
尔兰
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自封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导者,正式成立了英国国教会,即新教教会(圣公会)。
特点:不承认罗马教皇的领导地位;只认可《圣经》;宗教仪式相对简单等。
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宗教改革
基督教
1054年
天主教
东正教
天主教
1517年
基督新教
西敏寺
知识拓展:宗教改革
查理一世是詹姆士一世次子,1625年继位.他继续无视英国议会的传统,任意征税。议会反对,他便解散了议会。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1625-1649年在位)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内容: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1.背景: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结果: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长达11年),议会和王权激化。
自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后,英国成为了一个信奉新教的国家。可是查理一世却娶了个信奉天主教的王后,由此上演各种冲突。
1637年7月,查理一世强令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目的是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愤怒。1638年苏格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了起义,并于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
为筹集资金镇压起义,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但议员们抨击国王的专权,查理一世派军对闯入了议会,挑起了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查理一世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查理一世
(1625-1649年在位)
材料一:16世纪末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队伍日益壮大,经济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而来自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的苏格兰地区的詹姆斯一世和其子查理一世对英格兰的国情极不适应。他们鼓吹“君权神授”,顽固推行专制主义政策,迫害清教徒,推行专卖制度,甚至解散议会,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现实原因:
(2)阶级基础:
(3)历史传统:
(4)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强;
“王在法下”的法律传统和议会制度的政治传统;
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君主专制政策,使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1)开始: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过程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斯图亚特
王徽
议会上议院
1640年重开议会议会
提出限制王权
(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发展: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在1642年—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国王的军队。1644年7月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1645年6月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648年8月底,内战宣告结束,国王查理被抓获。
(3)高潮: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过程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建立共和国;
1649年5月19日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查理一世成为了英国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国王。
根据议会设立的高等法庭的判决,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月30日被斩首。
材料一: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4)军事独裁: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过程
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653~1658);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克伦威尔在内战中为打败王军立下汗马功劳。内战后,他对外兼并苏格兰,远征爱尔兰,发动对荷兰战争。
1653年他驱散议会,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凌驾于议会之上。革命虽然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陷入群龙无首状态,这给王党复辟提供了机会。最终,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材料一:“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二: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它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尼·克鲁奇
知识拓展: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立下汗马功劳。他处死查理一世,废除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国有名无实,为封建王朝复辟提供了契机。
总之,克伦威尔是集革命者和独裁者于一身的革命领导人。
(5)王党复辟: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为了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采取了妥协——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邀请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做英国国王。
查理二世
(1630-1685年)
查理二世复位前曾许诺:赦免一切革命的参加者,保证宗教信仰自由。但他即位后背信弃义,逮捕、杀害反对君主封建政权的人,对曾签署查理一世死刑的人一个不赦,没来得及逃走的28人全部逮捕,13人处以绞刑,15人终身监禁。连已死的人也不饶过,把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从坟墓中掘出,施以绞刑,枭首示众。1685年查理二世无嗣而亡,52岁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
(5)王党复辟: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詹姆士二世
(1633-1701年)
詹姆士二世是一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继位后更是倒行逆施,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的反抗。
1688年从英国王宫传出消息,据说王后生了一个男孩。詹姆士二世以五十几岁的高龄诞下孩子,这对当时的英国民众来说简直匪夷所思。男婴的出现导致英国王位不再可能被传递到两个新教徒女儿手中,英国国教的地位遭到严峻考验。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宫廷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官威廉到英国执政。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又称“不流血的政变”。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光荣革命”中“光荣”在哪里?
①形式:和平手段(没有流血 );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光荣革命达到了革命的结果,避免了革命带来的破坏。
(6)结束: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
威廉和玛丽加冕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时间
1649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光荣革命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1653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39
概括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革命爆发
1640
革命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启示:任何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689年
三、颁布《权利法案》(巩固革命成果)
1.时间:
2.颁布机构:
3.目的:
英国议会
限制国王的权力
4.内容: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议会主权
5.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英国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限制王权
课后活动:阅读上述《权利法案》条款,思考《权利法案》是如何限制王权的。
1.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一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军事权
保障议会权力
国王的权利由法律赋予,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制度
王权来源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方式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
法律赋予
王权限制议会
议会限制王权
国王
议会
人治
法治
思考:《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体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1.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体现了欧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国内: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知识拓展: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不丹、巴林、卡塔尔、科威特等。
非洲:毛里求斯、莱索托王国、摩洛哥。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等。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丹麦女王
玛格丽特二世
荷兰女王
贝娅特丽克丝
挪威国王
哈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王
卡洛斯一世
日本
明仁天皇
封建的英国
(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的英国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
过程
意义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
1660年复辟君主制
结束:1688,光荣革命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沃尔特说:“议会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从实质上说明( )
A.拥有实权的议会可以随意处死国王 B.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作用
C.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D.英国继续推行君主专制制度
2.有学者指出:“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列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
A.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B.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
C.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D.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3.下面漫画创作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表明英国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