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9 09: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1—27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2分)下列措施,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使用新能源车 B.提倡垃圾分类
C.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D.骑自行车去上班
2.(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少量液体 B.加入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物质 D.倾倒液体物质
3.(2分)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灰石和盐酸混合
B.冰块融化
C.连续加热汞
D.蜡烛燃烧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做霓虹灯 B.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C.氧气做燃料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5.(2分)二百年前,(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6.(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发白光,放热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生成
7.(2分)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铁+氧气→三氧化二铁 化合反应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氧化反应
C.水氢气+氧气 氧化反应
D.碳+氧气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8.(2分)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据报道某日哈尔滨市道外区空气污染指数是183,当天道外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A.轻微污染 B.轻度污染 C.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
9.(2分)下列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B.
C. D.
10.(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B.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C.没有污染的空气是纯净物
D.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11.(2分)下列关于“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样品,集满后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取出倒放在实验台上
B.向玻璃片上呼气,可以比较出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C.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可以比较出氧气含量的多少
D.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比较出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12.(2分)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案设计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酒精和水 白糖和盐 二氧化碳和空气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品尝 溶于水 闻气味
方案二 用手“掂量”比较密度 点燃 观察颜色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13.(2分)下列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用后马上清洗
B.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只能用于过滤和加热的实验操作
C.漏斗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可以防止试管被烧损和腐蚀
14.(2分)小冰需要用量筒量取8mL水,他读数时犯了如图所示错误(俯视读数),会导致他称量得到的水的实际体积(  )
A.大于8mL B.小于8mL C.等于8mL D.无法确定
15.(2分)下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比错误的是(  )
A.氧气比氮气 7:26
B.氮气比二氧化碳 2600:1
C.氧气比二氧化碳 700:1
D.稀有气体比二氧化碳 3:94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题,共40分)
16.(5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的符号是    ;
(2)写出一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同的物理性质    ;
(3)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    ;
(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    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5)有的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如动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都包含物质的    。
17.(5分)无水乙醇俗名酒精,可以用符号C2H5OH表示,它是实验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根据标签内容回答问题。
(1)请归纳出酒精的性质    ;
(2)酒精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为证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可以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
18.(3分)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概念。如果我们用、和分别表示三种物质,请你回答:
(1)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A”或“B”或“C”或“D”)图。
(2)图A物质与图B物质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图物质,则该变化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你的判断依据是    。
19.(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
(1)如果按实验时能否用于加热来分类,上述仪器可以分为一组的是    (填序号),分类依据是    。
(2)实验室一般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是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在水中溶解的很少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氧气有    溶于水的性质。
20.(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化学实验室,根据自学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想要制取氧气,他们得到了老师的许可和帮助。请你参与:
(1)如图是老师帮助安装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其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    ,根据该仪器的用途,可以判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    ;
(2)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得出高锰酸钾是一种    (填“固”或“液”或“气”)体;
(3)加热高锰酸钾得到氧气的同时还会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固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最多可能有    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
(4)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分析   。
21.(4分)如图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的反应及转化关系,用“—”表示两种物
质能够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能供给呼吸。
(1)若B为淡黄色固体,C为一种空气污染物。
①C的化学符号为    ;
②A和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若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且在A中燃烧时需要缠绕成螺旋状。
①C的化学符号为    ;
②B的细丝在A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    。
22.(8分)小冰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集气瓶内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是为了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3)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4)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5)小冰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下列序号);
A.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速度过慢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弹簧夹没有夹紧
D.红磷量不足
(6)瓶中燃着的红磷熄灭了,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根据实验现象请你分析得出关于该物质的一点信息    。
23.(5分)如图是充气包装的小食品,它的内部填充的是什么气体呢?勇往直前学习小组同学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同学们提出了下面几种猜想:
小冰同学的猜想:氮气
小城同学的猜想:氧气
小美同学的猜想:空气
小丽同学的猜想:二氧化碳
【分析思考】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1)   ;
【设计实验】为验证猜想,几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了袋内气体样品,大家合作探究,顺利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方法及操作 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现象得出的结论
向样品1中放入燃着的木条 立刻观察到(2)    小城和小美的猜想错误
【反思评价】小丽同学认为通过上面的现象还能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请你评价小丽的结论(3)   ;
【交流讨论】经过研讨,最终几位同学增加了实验2,他们的操作是(4)   ,会观察到(5)   的现象,通过现象最终确定只有小冰的猜想正确;
【实践总结】这样包装的目的除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外,也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所用气体既要考虑经济性、也要考虑环保等因素。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27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解答】解:A、使用新能源车;故选项错误;
B、提倡垃圾分类,能减少空气污染;
C、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不能减少空气污染;
D、骑自行车去上班减少汽车尾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胶头滴管先挤压胶头排净空气后伸入液体中。
B、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3.【解答】解:A、石灰石与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冰块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
C、连续加热汞,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4.【解答】解:A、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C、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D、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阿伏加德罗和道尔顿总结出了原子分子论。
故选:A。
6.【解答】解: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不会发白光。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导管口不会有连续均匀的气泡生成。
故选:B。
7.【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
B、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二氧化碳+水。
C、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正确,不属于氧化反应。
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正确,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空气污染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状况越好,51﹣100属于良好,151﹣200属于轻度污染,大于300属于重度污染,150<183<200;
故选:B。
9.【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A、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故A正确;
B、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氮肥的主要原料;
C、没有污染的空气中含有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故C错误;
D、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故选:C。
11.【解答】解:A、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样品,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
B、向玻璃片上呼气,可以比较出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C、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滴入空气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2.【解答】解:A、铁块可以被磁铁吸引,被磁铁吸引可以鉴别,质量大的是铁块,同体积,用手“掂量”能比较密度可以鉴别;
B、酒精有特殊的味道,但实验室不可品尝鉴别,水不具可燃性,可以鉴别;
C、白糖和食盐均易溶于水,因此溶于水和观察颜色不能鉴别;
D、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可以继续燃烧;用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
故选:A。
13.【解答】解:A、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不能清洗;
B、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底座较大,一般常用于过滤,还可用于其他操作;
C、漏斗用作加液器,故C正确;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故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如果仰视液面,若俯视液面。小冰需要用量筒量取8mL水,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
故选:B。
15.【解答】解:A、氧气比氮气=21%:78%=7:26,故选项错误;
B、氮气比二氧化碳=78%:0.03%=2600:3,故选项错误;
C、氧气比二氧化碳=21%:0.03%=700:1,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比二氧化碳=5.94%:0.03%=94:3,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题,共40分)
16.【解答】解:(1)水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2)由图可以看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同的物理性质是均为无色气体,说明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3)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外焰;故答案为:外焰;
(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5)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食物的腐烂、农家肥的腐熟等属于缓慢氧化。
17.【解答】解:(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所以酒精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酒精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2H5OH+O4CO2+H2O;
(3)为证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将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则说明有水产生;
故答案为:(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无色、透明,易挥发;化学性质是:能燃烧;
(2)C3H5OH+O2CO2+H2O;
(3)干而冷的烧杯。
18.【解答】解:(1)能表示混合物的是C图,是因为其中含有两种物质。
该故答案为:C。
(2)图A物质与图B物质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图物质,则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化学;生成了新分子。
19.【解答】解:(1)试管和烧杯是可以加热的玻璃仪器,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而量筒和集气瓶是不可加热的玻璃仪器。
故答案为:AB;可加热的仪器。
(2)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能;不易溶于水。
20.【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中最多可能有:没有分解完的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
(4)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实验结束后,请你分析、试管外壁有水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酒精灯;加热;
(2)固;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三;
(4)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等(合理即可)。
21.【解答】解:A能供给呼吸,则A为氧气;
(1)①B为淡黄色固体,C为一种空气污染物,C为二氧化硫2;故答案为:SO2;
②A和B的反应为氧气和硫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为S+O6SO2;故答案为:S+O2SO2;
(2)①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且在A中燃烧时需要缠绕成螺旋状,C为四氧化三铁3O4;故答案为:Fe4O4;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火星四射,放热。
22.【解答】解:(1)装置中集气瓶内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是为了便于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故答案为:便于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吸热降温。
故答案为: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吸热降温。
(4)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放热,打开弹簧夹。
故答案为:产生白烟,放热。
(5)小冰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故答案为:BD。
(6)瓶中燃着的红磷熄灭了,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氮气;难溶于水或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
23.【解答】解:【分析思考】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
故答案为:空气。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结论小城和小美的猜想错误,则可能的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燃着的木条熄灭。
【反思评价】氮气或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不正确,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交流讨论】要确定只有小冰的猜想正确,那么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如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向样品2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