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孙中山(1866—1925)
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奋斗了一生。
1.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的活动开拓了一个新阶段:提出了具有较全面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2.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使之获得了新的历史特点。
孙中山简介
3.他的晚年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
孙中山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后继者许多有益的东西。
孙 中 山
简 介
辉煌( ) 南麓( )
叱咤( )风云 坐落 坡陡崖峭( ) 突兀( )险峻( ) 草莽( )
巉( )岩 嵯峨( )可歌可泣 断垣( )颓壁
huáng
lù
chì chà
qiào
wù
mǎng
chán
cuó é
yuán
jùn
汲( )取 淳( )朴气氛( ) 灵柩( )竣( )工 莽苍深邃( )栽种 安详肃穆( )琉( )璃 镌( )刻
jí
chún
fēn
jiù
jùn
suì
liú lí
juān
mù
鳖( ) 田圃( )
纤( )细入微 陡然 参错( ) 栩栩如生
穹窿( )
biē
pǔ
xiān
cēn
qióng lóng
标题: 巍巍中山陵
题解:
1.表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2.(1)指的是中山陵建筑规模的巨大。
(2)也指孙中山先生伟大的品格和不朽的精神。
默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本文可以划分为 层:
第一部分(1):中山陵的墓主和方位。
第二部分(2-4):中山陵园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方案的择优和兴建情况。
第三部分(5-11 ):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
四
第四部分(12 ):建国以来党和中央对陵园十分关注。
1.为什么孙中山的陵墓会选在南京东郊的中山南麓?
A.钟山雄伟高大险峻、风景优美
B.是孙中山生前的愿望
2.孙中山先生的陵园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 3.被选中的原因有哪些?(方案的特点)
1.中山陵的总体区域规划是怎么样的?周围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感情?
2.陵园的总平面布局是怎么样的
A.“陵园依南北中轴线……联为一体”
B.安详宁静、庄严肃穆。也体现孙中山先 生的精神万年长存。
C.寄托了人们对孙山先生的崇敬之情。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完成下面一张示意图
动手练一练:
填写示意图
北
石牌坊
墓道
小屋
陵门
石阶
碑亭
石阶
祭堂
墓室
小屋
平 台
石牌坊
石牌坊
缓长的坡道
天
下
为
公
陵 门
碑 亭
石阶
祭堂前平台
祭堂前平台,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
祭堂外观
祭殿
祭堂室内
祭堂室内,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为黑色大理石,左右
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室内正中偏北,是一尊大理石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坐像,雕像端坐平视,神
态安详,栩栩如生。
墓室外观
祭堂后面是高8.4米,直径13.7米的墓室。
墓室内部
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及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就安放在这个圆形凹穴中,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
理清顺序
从第6—11段看,介绍中山陵是按什么顺序?
从第7—11段看介绍中山陵是按什么顺序?
归纳说明方法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里面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试找出几处,并说明其作用。
归纳总结
中山陵在建筑方面怎么体现“巍巍”这一特征。
孙中山“巍巍”的精神又从文章的那些地方体现出来?
A.选址方面
B.建筑方面
中山陵的设计方案
石牌坊
祭堂
陵门
课堂小结
1.特点
2.顺序
3.方法
4.语言的准确性
限制性词语
表示猜测的词语
课堂小结
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了中山陵的大体布局,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到了华夏文化的魅力。
中山陵以它庄严肃穆的气氛,永恒的生命,写照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高大形象。
读文看图做导游……
每小组选中山陵中你们感受最深的景点,选出一位组员帮助他(她)以导游身份,用说明性的文字向全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