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试管号 3%
H2O2 控制变量 点燃的卫生香检测
实验处理 H2O2分解速度(气泡多少)
1 2ML 常温 不明显 不复燃
2 2ML 90度水浴加热
3 2ML 滴加3%氯化铁2滴
4 2ML 滴加20%肝脏研磨液2滴
少量
不复燃
较多
发亮
大量
复燃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无关变量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
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用产生气泡数目多少表示
加入试剂的量;
实验室的温度;
氯化铁和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等
1号试管
2,3,4号试管
2号:90度水浴加热
3号:加入3%的氯化铁
4号:加入20%肝脏研磨液
物质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首要的条件是
相互碰撞,但相互碰撞的分子不一定发生反应,只有具有一定能量的分子相互碰撞才会发生反应。
即:常态 +能量 活跃状态
分析:2号试管比1号试管内反应迅速
的原因?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
反应的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4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是否获得了能量?为什么反应速度比2号试管快?
75
54
29
没有催化剂催化
用胶态铂催化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
活化能(KJ/mol)
条件
在20°C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分析:
(1)3、4号试管中反应速率快的原因。
(2)4号试管比3号试管内反应速度快说明了 。
该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2.酶的本质
阅读教材P81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许多化学家认为
发酵为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活动无关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整
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
些物质在起作用。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
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
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起作用
酵母细胞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
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巴斯德
李比希
比希纳
萨姆纳 切赫和奥特曼
酶是蛋白质
少数RNA具有催化功能
酶的本质(概念):
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场所是 。
判断:酶只能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
其中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酶的特性
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比较Fe3+和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特性
H2O2 过氧化氢酶 H2O+O2
CO(NH)2 脲酶 CO2+NH3
淀粉 麦芽糖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淀粉酶
蛋白酶
肽酶
酶的特性
工业生产葡萄糖:
淀粉 HCl 245kPa 140~150°C 葡萄糖
人体消化道内:
淀粉 葡萄糖
淀粉酶 麦芽糖酶
37OC 常压 pH为6.5~7.5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阅读P83~84
提出问题:pH的大小能否影响 酶的活性
温度高低能否影响 酶的活性
作出假设
选择所需的材料用具
设计实验步骤检验假设(表达方式不限)
预测实验结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