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月考
一、选择题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在
飞行 2177 秒后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将在 7个月后到达火星,飞行过程包括发射、
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六个阶段。读图回答 1~2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着陆火星表面进行科学探测的“天问一号”属于天体
B 地火转移阶段的“天问一号”属于天体
C 通过制动捕获进入绕火星飞行阶段的“天问一号”与火星、地球共同组成新一级天体系统
D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天体
2、关于火星的正确叙述是( )
A.自转方向和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大得多,表面有大气层
C.自身能发光的球状天体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1
下图是尼日尔河流域简图,下表是尼日尔河五个水文站测得的多年平均水文数
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水文站 年径流量(立方千米) 年输沙量(万吨)
马西纳 41 177
迪雷 30 100
尼亚美 27 350
洛科贾 73 1290
奥尼查 182 5800
3. 造成尼亚美水文站年径流量略小于迪雷水文站的主要因素是( )
A. 年降水量 B. 下渗和蒸发 C. 工农业用水 D. 湖泊调节
4、 洛科贾水文站及其下游河段年输沙量明显大于其他河段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覆盖率低 B. 上游来沙多 C. 地势起伏大 D. 年径流量大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图中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E、W、N、S分别表示
东、西、南、北),当太阳位于 A点时,高度角为 44°,北京时间为 6时,读图完成下题。
2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6、此日该地( )
A.太阳从地平正北方向升起 B.白昼开始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由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成,发源于该湖泊的阿巴伊河是
尼罗河的主要源头之一。下图示意塔纳湖位置及附近地形,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 枯水期在阿巴伊河河道中最可能见到的岩石是( )
A. 石灰岩 B. 玄武岩 C. 大理岩 D. 花岗岩
8. 塔纳湖和阿巴伊河的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下列左图为我国某河谷地貌分布图,右图为左图沿着 A-B 线所作的河谷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题
3
9、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 、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B、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岩溶广布,峰林众多
10、猜测该河流可能是
A、岷江 B、黄河 C、淮河 D、珠江
11、图中沙质沉淀物可能出现在
A、 河流左岸、A岸 B、河流凸岸 、A岸
C、河流右岸、B岸 D、河流凸岸、B岸
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用厚厚的冰砖筑
成冰屋来适应严寒的气候。冰屋直径平均约四五米,“深挖坑、高筑台”是内部的显著特点。
下图为冰屋的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冰屋保暖防寒的原理,正确的是( )
A. 冰砖能将太阳辐射透射进室内
B. 出入口能阻挡冷空气进入室内
C. 运用冰的导热性,使室内外热量及时交换
D. 巧妙运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
13. 冰屋各结构的主要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台方便储藏物品 B. 窗户上的冰砖反射阳光,增加光照
C. 深坑用于生活起居 D. 出入口设置低矮,可躲避野生动物
14. 出入口最适宜的朝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4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秋季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15~16题。
15、此时甲地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6、如果图中 M 线为锋线,则下列沿乙—丙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沿 45°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其横坐标表示东经度,纵坐标表示气压(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
17、如图所示季节,①②地气候
18、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同为高温期 B.同为低温期
B. C.同为高温多雨期 D.同为低温少雨期
18、下面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与②地气
候相符的是
5
读尼泊尔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该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地形 C. 矿产资源 D. 交通
20. 该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 生产规模大 B. 商品率高
C. 种植小麦和饲养绵羊相结合 D. 机械化水平低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 20米,据此完
成下列各题。
2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A.80m B.100m C.120m D.140m
2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南流向西北
6
2020 年 10 月 10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奋斗号”随母船-起,从海南三亚(18°N,
109°E)启程前往世界最深的海城开展深潜作业。该海域位于三亚以东 3500km、以南 770km 处。
北京时间 11 月 10 日 8 时 12 分,“奋斗号”成功下潜至 10909m 的海底。旧金山(37°N,122°W)
的中国留学生一直通过电视直播关注着本次深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奋斗号”抵达的海底的地形是( )
A. 大陆坡 B. 洋盆 C. 海沟 D. 洋中脊
24. 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A. 板块张裂 B. 板块碰撞
C. 海水侵蚀 D. 海水沉积
25.“奋斗号”抵达海底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母船上的人观察到太阳位于西南方
B. 旧金山的人观察到太阳位于东南方
C. 母船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旧金山的正午大阳高度
D. 当日母船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旧金山
“回南天,满窗泪”。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我国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
呼,通常指每年春天三四月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
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
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回南天”的产生原理是( )
A.冷空气南下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
B.暖湿空气北上遇冷空气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凝结形成水珠
C.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多,达到饱和状态,易在一些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
D.冷空气退去后,暖湿气流使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
后形成水珠
27.“回南天”常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夏季,决定性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水汽多少 C.光照强弱 D.气压变化
7
图 a中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 b为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示地区( )
A. 7 月降水较少 B. 受信风控制 C. 沿岸暖流经过 D. 地处南半球
29. 图中的河流( )
A. 7 月接受湖泊补给 B. 自西北流向东南
C. 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D. 秋冬易发生凌汛
土壤潜在蒸发量是指土壤在供水充分条件下,由蒸发作用所消耗的水量。下
图是某地土壤水量平衡各月收支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该地 5-11 月土壤
实际蒸发量
A.约等于降水量
B.大于降水量
C.大于径流量、降水量之和
D.等于径流量、降水量之和
31.符合该地水平衡状况的
是
A.森林带 B.草原带
C.荒漠带 D.苔原带
8
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绵延 2000余千米,海拔 1000~3000米,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 4374米。发
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见图 4).据此完成下题。
32.阿尔泰山地区降水较多,其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33、.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是①防洪减灾②发展旅游③城镇供水④农业灌
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友谊峰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的自然带是
A.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高山草甸带
B.山地草原带、荒漠带、山地森林带、高山草甸带
C.荒漠带、山地森林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甸带
D.山地森林带、荒漠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何带
棉花是一种喜热、好光、耐旱、忌渍的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海南岛是我
国棉花种植试验基地。为加快繁育进程,规避自然灾害,依据海南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科技
人员选择 3个区域周年种植棉花,顺利实现了海南岛内一年三代轮回种植棉花的目标(见图 2).
9
34.海南岛成为我国重要棉花种植试验基地的优势区位是
A.市场需求大 B.海运成本低廉 C.劳动力充足 D.光热资源丰富
35.海南岛开展棉花种植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就业 B.培育良种 C.增加产量 D.出口创汇
下图为南极大陆外围大洋洋流分布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图中①洋流是( )
A. 南赤道暖流 B. 西风漂流 C. 秘鲁寒流 D. 南极环流
37. 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域磷虾、鲸鱼等渔业资源分布最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8. 蒙古包身呈圆柱形,顶呈拱形的原因是( )
A. 占地面积小,节约空间 B. 易于建造,搬迁方便
C. 不易被吹倒,利于雨雪排散 D. 内部空间大,适应游牧生活
39. 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下列选址原因正确的是( )
①春季低洼处,牧场融雪早,牧草返青早②夏季高地,冰雪融水多,水源充足③秋季岗地,凉
爽通风,且不易积水④冬季阳坡,温暖避风,减轻人工取暖量
10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0. 关于图中河流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B. 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C. 河流流速快,含沙量大 D. 河道弯曲,支流少
41、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
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
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9 个国家之间。这些国家大
多为发达国家。波罗的海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
于航行的冰封期,从每年 11 月初起,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波罗的
海在上世纪 50 年代以前近海捕捞业和养殖业较为落后,到上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出现了一个
较大的增长期,其后渔业产量增长有限。波罗的海位置如图
1、波罗的海盐度很低的原因。
11
2、许多海洋沿线的近海捕捞业和养殖业非常发达,但波罗的海周围国
家的近海捕捞业和养殖业却没有想象中的繁盛,分析其原因。
3、在上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渔业出现了一个短暂增长期的原因有
哪些?
42、合掌造是日本农村传统民居的一种建筑方式,为木造建筑,屋顶以茅草覆盖,
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下图),右图甲地山区是合掌造的主要分布区。合掌
造其房梁为东西走向,朝向东、西两侧的墙壁厚度大,坡度也很大,并向下延伸
接近地面,开有门窗的两面墙壁分别朝向南、北。
12
(1)结合右图分析日本降雪东少西多、南少北多的原因。
(2)分析合掌造东、西两侧墙壁厚度大、坡度大的原因。
(3)分析合掌造选择轻木料、茅草等作为建筑材料的合理性。
13
43、据刚果河流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刚果河下游几乎没有支流的原因?
2、刚果河含沙量低的原因?
3、刚果河河口没有三角洲的原因?
14
高二地理 10月月考答案
1-5BABDB 6-10ABBBA 11-15BDBDC
16-20ABDBD 21-25BACBC 26-30DADBA
31-35CBDAD 36-40BACCD
41、(1)这是因为海区闭塞,只有一个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接,与大西洋
的水体交换少;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颇多;地处中高纬度,蒸
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
(2)波罗的海为半咸水,既不适宜淡水鱼生长,又不适宜咸水鱼生长;
周围河流多发源于高维度高山,带给海洋的无机盐含量低;海域温度低,
浮游生物少,鱼类生长缓慢;沿岸国家工业发达,海洋运输业发达,海
水污染严重,水质差。
(3)人口增加,海洋产品需求量增大,短时内的过渡捕捞,一定程度
上增量了渔业收获;适宜半咸水生长的鱼类新品种的培育;人类活动增
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增大,水土流失加剧,注入波罗的海的径流所含
营养盐类增加;
15
42、(1)冬季,西北季风掠过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遇到日本西海岸山脉的阻挡,
在西海岸大量降雪,而东海岸处于背风坡,降雪少;北部冬季寒冷漫长,降雪时
间长,多于南方。
(2)日本为季风气候,冬季的西北季风风力大,气温低,墙壁厚重才能有效阻挡
冬季寒冷气流;冬季雪量大,墙体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防止积雪压塌房屋。
(3)日本火山地震活动多发,轻木料和茅草等能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损伤;周
围山地树木、茅草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轻木料和茅草价值低,成本低。
43、
(1)刚果河下游干流两岸为高原地形,且受离岸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干流两侧河岸海拔高于周边,径流无法向河流汇聚。
(2)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区,植被覆盖率高,降水时起沙率低;河流中游为盆
地,河流在盆地中流速缓慢,泥沙大量沉淀。
(3)植被覆盖率高,且经过中游盆地的泥沙沉淀,河流含沙量低;下游从高原山
地的峡谷中流出,在入海口处流速较大;沿海大陆架狭窄且坡度较大,不利于泥
沙沉积;附近沿岸本格拉寒流将泥沙带往其他海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