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结学情调研生物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结学情调研生物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29 17: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2020 级)十月份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增加体内水分
C.增加体内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2.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
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
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4.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 a、b、c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1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 A、B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激素 C的释放量比之前有所增加
C.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会形成渴觉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7.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只能运输到特定靶细胞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失去效应
D.某些腺体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靶细胞
8.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 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见书上的文字
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9.图中 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B.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C.该图可表示从安静状态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
D.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热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热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10.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机能。Ⅰ和Ⅱ是神经元细胞
膜上 GABA -的两种受体,GABA 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 Cl 进入突触后膜,然后 GABA 被主动泵回突触
前神经元,并被 GABA 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 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科
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 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ABA抑制突触后膜兴奋,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B.受体Ⅰ、受体Ⅱ分别位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
C.GABA可在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
D.可通过促进 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改善睡眠
11.2017年,三个美国科学家因揭秘生命的“生物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物钟实质上是生物
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钟。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
B.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脑干中
C.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不存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
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将增加
12.胎萌是指种子未脱离母体即发芽。下列关于种子胎萌和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施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种子萌发会受到抑制
B.抑制与脱落酸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会引起胎萌
C.外施脱落酸,可抑制脱落酸受体缺失突变体发生胎萌
D.离体的水稻成熟胚,可在无激素的MS 培养基上萌发
1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辅助性 T细胞、B细胞、E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 E细胞并产生抗体
C.E细胞和M细胞的细胞质内 RNA种类有差异
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1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插条上应保留相同数量的芽和叶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插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用于插条,可能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15.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3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痉挛毒素与抑制性递质竞争受体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B.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C.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全来自 B细胞
D.对于感染者,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
17.下图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的雄激素能被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处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D.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18.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
D.细胞丙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19.下表是两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液化验单的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4
项目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
患者 1 低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患者 2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A.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分泌 TSH
B.患者 1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促进垂体分泌 TSH,导致其 TSH高于正常值
C.患者 2体内 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
D.给患者 2静脉注射 TRH后检测 TSH的含量,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
20.猕猴桃果实采摘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所测得果实内的 ABA(脱落酸)及其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所发生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猕猴桃采摘后,乙烯释放增加,果实硬度减小,加快果实的成熟
B.ABA 的释放可有效促进果实的软化,促进果实的成熟
C.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过程受 ABA、乙烯等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第 6天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骤降后又升高,此变化不利于果实成熟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5分)
21.(9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参与调节的生命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节过程中涉及的信号
分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2)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 A的分泌活动以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腺体 A表示的
器官是____________;其分泌的激素 a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在炎热环境中出汗过多,则激素 b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
(4)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 c、d作用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5
22.(12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细胞毒性 T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
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另一方面,辅助性
T细胞活性也下降,则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量会减少,影响了 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细胞毒性 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其中 FasL 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细胞毒性
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细胞
毒性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__________
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 T 细胞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当
HIV 刚进入体内感染辅助性 T 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而在被 HIV 感染的辅
助性 T细胞中______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辅助性 T细胞成为相应细胞毒性 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
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 +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的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ACh)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 Na 通

过,也允许 K 通过,当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时,则突触后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 Ca2+为研究 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 Ca2 内流,之后引发
_________________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 将 能 迅 速 结 合 Ca2 的 药 物 BAPTA 注 入 突 触 小 体 内 , 同 时 电 刺 激 突 触 前 神 经 元 , 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 Ca2+
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6
23.(12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 2中的 1表示________________,形成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图 2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 1表示一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 3中的 Y来自感受器,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针刺激后,
手指未缩回。其原因是 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应具有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作用,而 X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作用。这一过程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
级神经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5)直接刺激图 1中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24.(10分)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调节过
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血糖升高 + ――→ 血管内壁相关感受器 ―→ 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 ―→ 胰岛 B细胞
分泌
――→ 胰岛素
+ +
――→ 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 血糖浓度降低
(1)图中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长期高糖
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
变”)。若从重吸收的角度开发一种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新药物,该药物应具有________(填“增加”
或“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数量的效应。
(2)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______________。抗利尿
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水量增加,
请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该现象发生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
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
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
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7
25.(12分)由于环境的污染,雾霾天数在一年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出行,
对植物的生长同样造成了严重影响,如:雾霾中的颗粒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
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
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脱落酸 一般抑制 促进
乙烯 抑制 促进
(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
“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落叶纷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脱落酸(ABA)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有一种隐花色素 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
了研究 ABA 与隐花色素 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
合成 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MS 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 ABA的 MS 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
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体中的脱落酸常常合成于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其主要作用是抑制__________________、促进
叶和果实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却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最可能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测,CRYl 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通过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种子对 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做出这种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十月份检测试卷 8
高二(2020 级)十月份检测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
浓度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
水而变形或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 A 血浆中的电解质和组织液基本相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高,A错误;
细胞内液外渗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水肿,B正
确;正常情况下,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些酶就会从肝细胞里
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C正确;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
证细胞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D正确。
3. 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及神经
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处理,进而传到大脑皮层、对刺激
有感觉;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肌肉)没有应答,运动障碍,B项正确。
4. C 午餐后,人体中的血糖含量上升,为 a曲线,然后胰岛素含量上升,为 b曲线,而
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为 c曲线。
5. B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可注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皮下注射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大脑皮层受损的
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B错误;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婴幼儿缺乏
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胰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D正确。
6. D 题图中的 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
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
减少,同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
7. D
8. C大脑皮层 V区受损,患者看不懂书上的文字,C错误。
9. D当人体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增加,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
温保持稳定;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减少,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
等,体温仍然保持稳定,且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散热量的变化应早于产热量的变化,A、B
错误。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且大于散热量,体
1
温略微上升,通过机体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保持稳定;当停止运
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产热量减少且小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下降,通过机体调节,
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回归到运动前安静状态下的体温,因此 A表示产热
量,B表示散热量,C错误。开始发热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在持续发热的
一段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但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在退热的过程中,
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热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热的过
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D正确。
10. D GABA与受体Ⅰ结合后引起 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所
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GABA 与受体Ⅰ结合,引起 Cl-进入突触后膜,则受体
Ⅰ位于突触后膜上;GABA与受体Ⅱ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则受体Ⅱ位于突
触前膜上,B正确;向兔大脑皮层的侧视区注射 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
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推测 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C正
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机能,
如果促进 GABA 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会使 GABA 的降解增加,GABA 含量降低,对兴奋性
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不利于睡眠的改善,D错误。
11.D 胰腺中存在局部生物钟,而胰岛属于胰腺的内分泌部,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
糖平衡的胰腺生物钟失调有关,A错误;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
在于下丘脑中,B错误;人体各组织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
含有的基因相同,C错误。
12. C
13. C 由图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 B细胞,辅助性 T细胞、B细胞和记
忆 B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A错误;记忆 B细胞只能识别一
种特异性抗原,二次免疫时,只能被同一种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不
同种类的细胞内的 RNA种类有所差异,C正确;E细胞是浆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参与体液
免疫过程,只能产生抗体,无法与靶细胞结合产生细胞因子,D错误。
14. A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
调节剂的浓度,各组除了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A错误。
15. C 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 错误;由图可知,对照组未经单侧
光处理,其胚芽鞘能直立生长但不弯曲,B错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能感受光刺激也
没有生长素来源,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C正确;单侧
光处理会使 IAA先发生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D错误。
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16. D由题意可知,痉挛毒素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A
错误;破伤风杆菌及其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都属于抗原,B错误;预防破伤风时,第二
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可能来自记忆 B细胞,也可能来自 B细胞,C错误;对于感染者,
应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D正确。
17. ACD 神经递质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
分子为神经递质,故 A正确;受体具有特异性,激素随着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能与
含有特定受体的靶细胞结合,故 B错误;人体胰岛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存在于细胞
内,与图甲表示的机制相似,与图乙表示的机制不同,故 C正确。
18. AB 题图中的细胞甲为 B细胞或记忆 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细胞丙为巨噬细胞,
其中甲和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但乙不能接受抗原刺激,A错误。
19. ACD 患者 1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 TS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其 TSH
含量高于正常值,B错误。
20. AC 由图可知,猕猴桃采摘后,乙烯释放增加,果实硬度减小,结合乙烯的生理作用
可知,乙烯有加快果实成熟的作用,A正确;由图可知,由于猕猴桃采摘后 1~4 d内,ABA
释放增加,果实硬度减小,4 d后,ABA释放减少,果实硬度继续减小,所以无法得出 ABA
有促进果实软化和成熟的生理作用,B错误;第 6 d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骤然下降,此后又
迅速升高,此变化不利于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5分)
21.(9分) (1)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 激素、神经递质、血糖等(答出两种即可) (2)
甲状腺 全身组织细胞(3)增多 (4)相抗衡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下丘脑参与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等;调节过程
中涉及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血糖等。(2)图中腺体 A表示甲状腺、激素 a为甲状腺
激素、激素 b为抗利尿激素、激素 c、d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
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3)若人体出汗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
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尿量减少,保持机体水平衡。
22.(12分) (1)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细胞因子 (2)FasL 靶

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或裂解) 一、二 Fas (3)Na 内流 (4)①突触小泡 ②动作电位无改变,
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23.(12分)(1)负→正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3)单向
3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5)不是
24.(10分) (1)不属于 增加 减少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后,
可能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
白的数量,最终促进了对水分的重吸收 (3)增加 不合理;应该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血液中
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解析 (1)从图示看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分泌过程为神经调节,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糖
尿病患者尿量会增加,减少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利于降低患者血液中血糖浓度,开发新
药物应具有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转运蛋白数量的效应。(2)渗透压感受器位
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水
量增加,可以从水通道蛋白数量、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提出假说解释该现象。(3)乙醇抑制抗
利尿激素的释放,过量饮酒后,抗利尿激素减少、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从实验的
验证目的来看半小时后应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25.(12 分) (1)不同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2)①摘去顶芽 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脱落酸 乙烯 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度过寒冷的冬季 (4)①细胞分裂 衰老和脱落
②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③降低 在相同浓度 ABA 的影响下,野
生型种子中含有 CRY1,其发芽率比突变型高,说明 CRY1能够降低种子对 ABA 的敏感性
4
同课章节目录